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分析
2021-01-03宿彩艳
宿彩艳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山东·潍坊 370700)
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思想道德层面备受关注和重视。对职业院校而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表现,双方可从艺术审美以及思想观念等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重视度。当前时期,国家已经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直接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认知,增强自身综合素养。
1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基本内容
1.1 基本概述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在设立初期是为了给予艺术工作人员以及艺术特长生一个专门的培训课程,简单被称为是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教育,为其传授艺术类别的生活技能,教授他们一些专业性的艺术理论知识,并在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前往艺术博物馆参加艺术实践,致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艺术设计专业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认知以及艺术修养。[1]思政教育则是职业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以国家基本理论知识、国家新型发展战略以及民族精神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职业院校教学生意图应用该门课程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对社会具有责任、担当的优秀青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大学思政教育课程是从多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最终目的具有一致性,该种特征为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机会。
1.2 优势
1.2.1 思政教学
对于思政课程教学来说,该项工作的出现在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帮助家长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帮助青少年期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认知观,致使学生在校园学习中能够利用先进的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在学成之后为祖国报效[2]。在素质教育推进中,学习并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要积极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己的爱好,帮助学生树立起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下,教师所教学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一般是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为主,文字性以及理论性过强,有时学生根本就不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政知识,只能浅显的了解,反而更没什么效果,思政教育仅仅流于形式。面对该种情况,主要是源于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3]久而久之,还会出现一些抵触心理。职业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将二者的教学知识共同融合在一起,直接拓宽传统思政课程教育的教学渠道,革新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致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新的突破,让艺术课程愈加丰富,不再仅仅只是生活的消遣,同时也体现设计源于生活、服务于大众的专业理念。
1.2.2 专业课程教学
对于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而言,该类别的课程意图培育具有较高艺术审美的学生,致使艺术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提升,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由于该类别的学生可在学习中掌握到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但其实际所能够理解到的艺术强度和深度在于个人的领悟力,间接性是由学生本身学习中的自身接受能力以及个人想法所决定。在原有专业课程学习中,往往由于课程内容过于深奥,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甚至长久的学习只能略懂皮毛,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学习水平也难以提升。
2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缺陷
2.1 缺乏健全的融合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不受重视,加之校园内部职能部门分工不够明确,该项工作往往被忽视。部分职业院校甚至未能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缺乏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致使双方存在一定的脱离。有些虽然建立融合管理体制,但效果并不好,仅仅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保障体制机制,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衔接滞后,更别说共同发展。
2.2 课程之间的融合效果并不好
国内的职业院校所执行的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融合措施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标准,加之应试教育下的“教书不育人”等理念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二者之间的融合,融合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部分学校即使艺术教育中掺杂着思政课程的内容,但停留在表面上,只是一些基本道德理念的融合,更别说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挖掘。除此之外,部分学校没有对思政教育做好深入研究,导致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缺乏对思政思想升华,学生根本就没能察觉到二者已经开始融合。
2.3 学校缺乏重视性
以我国职业院校的基本情况可知,领导者的政治素养普遍偏低、历史责任心低,有些一味追求利益,致使其对国家最新出台的政治政策难以准确理解,或者仅仅只能理解一些皮毛,但却过度解读。加之学校不够重视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职能部门没有将该项事件提上日程,甚至未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更别说给予其一些政策扶持了。
2.4 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增强
职业院校中担任艺术教师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水平,艺术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已经达标,但思想政治素养往往偏低。由于艺术人员有时痴迷于自身的专业课程知识,往往存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匮乏的情况,不了解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正确,这种情况无法使得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讲解必不可少,却会忽视对学生艺术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双线教育。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融入思政教育课程知识的能力,课程教学过于慌乱,很难让学生信服。
3 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课程融合举措
3.1 加强学校的重视性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结合需要以学校的高度重视作为基础。只有提升职业院校领导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其政治理解能力,帮助其深入理解国家所出台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培养领导者的历史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才能够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工作,确保实施的措施有正面影响作用,甚至解决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
3.2 拓宽艺术教育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渠道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施政课程的结合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一味只讲解自己相关的课程知识内容,可适当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尽可能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案例,以案例讲解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讲解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不仅需要列举国家优秀革命英烈,更需要将艺术设计专业的优秀学生作为基础案例,鼓舞学生积极学习,保持一颗上进的心,慢慢的延伸到艺术文化层面。
3.3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
若想帮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对学习感兴趣,这样学生不需要他人督促便会自主的前往图书馆或者网络寻求知识,远远强于被动学习的效果。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课程知识的结合,学生在其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只有激发学生的热情参与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
3.4 培育高素质的专职教师
职业院校需要培育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的课程评价职能,优化课程评价认知体系,结合我国内部的课程融合具体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一些艺术公共教育的优势,增添课程的独特特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逐步重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结合。为加强二者之间的结合进程,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以此推动国内职业技能教育的持续性发展,规避一些安全隐患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