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2021-01-03任阿妮

企业文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法律

文|任阿妮

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重点内容之一,是国有企业对外经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企业各方面管理有着密切关联。为保证国有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活动能够受到法律保护,加强合同管理,做好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研究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以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界定为切入点,通过对合同风险管理内容的分析,对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以及防范举措展开全面性探讨,旨在提高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水平,防范合同法律风险、规范对外经济行为,为国有企业对外竞争,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合同在企业合作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以及维持作用,是约束合同双方行为、保证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提高合同管理规范性,确保合同管理中所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识别与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损失发生。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相关内容的研究力度,期望能够在有效提高,合同管理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切实达到提高企业之间合作质量的目标,进而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一、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界定

就法律效益以及合同约束性而言,合同是保证双方合作关系良好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展开合同管理显得极为必要,合同已经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对外业务往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实践中企业发生的争议和纠纷,多数因为合同管理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到位引起的,企业处理纠纷时,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有时还要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成为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法律风险的管控,以及防范力度,建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实施风险防控措施,达到降低合同法律风险的目标。

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内容

(一)制度风险,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管理工作开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约束作用以及指导作用,如果管理制度制定以及实施存在问题,会影响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较为常见的制度风险,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签约随意性较大、不能完全履行审查职责、权限设置不科学等。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也就没有相应的激励和追责机制,导致管理制度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二)程序风险,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合同管理属于系统性工作,需要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事务管理部门等协调配合,只有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程序以及监督体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管理程序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展开监督体系建设,导致合同签订以及履行等环节,并没有得到全方面监控,致使合同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需要进行完善和加强。

(三)文本风险,合同文本规范性不足

合同文本是合同内容的载体,是展现合同内容的形式,如果合同文本存在不规范内容,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合同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语言表达不精确,都关系到合同双方切实利益,会对企业合法权益以及合同约束力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合同签订双方之间,强弱关系过于明显的状况。通常情况下,合同初稿方掌握着编制合同内容的主动权,考虑每一条条款的内容,在促进完成合同内容的前提下,能充分维护自己利益,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在发生纠纷的情况下,获得有效补偿。

(四)履行风险,注重签订轻视履行

因为受到不可逆性以及合同条款争议等方面因素影响,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各种风险问题,会导致合同条款内容,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状况。企业重视合同签订,但对合同履行有所忽视的状况,直接增加合同履行风险,激化合同签订双方之间矛盾,对国有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五)意识风险,风险防范意识不高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法律防范意识,是规避各种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对风险进行掌控的重要方式。目前,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还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状况,没有真正认识到,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或存在着对于风险识别以及分析等内容,理解有所偏差的问题,导致出现防范意识薄弱问题。

三、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

(一)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为保证各项管理法律风险,能够得到妥善控制与防范,企业需要构建起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一方面,优化合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总法律顾问发挥履职担当,法律风险防范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依法治企能力和合同管理水平。对合同展开统一风险评估以及分析,做好各项合同风险处理方案,积极推行执行效果评估机制,确保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流程,能够得到切实优化与高质量执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合规,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加强合同管理全过程风险控制

1.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控制,加强对合同相对方资信调查

建立健全合同相对方资信调查机制,制定合同对方资信风险评判标准,突出对涉外企业、民营企业、首次合作企业,以及重大合同合作对方的资信调查工作,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对合同签订方展开资信调查。也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聘请专业机构的方式,对合同签订方的主体资信情况展开调查,重点调查企业资质资格、企业信用、资产负债现金流、涉法涉诉等情况。明确其合同履行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基本信息,确定合同主体信用度,以此为基础判断是否与其签订合同。同时,还需要对客户提供的履约证明展开分析与研究,确定签订主体是否具有诚信,以便在发现签订主体存在信用度差,或履行能力不足时,及时终止合同签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2.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控制,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合同审查

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国有企业通过构建统一的合同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合同风险管控,贯穿合同整个生命周期,完善合同法律审核程序、强化合同签署流程控制、有效发挥黑名单作用、全面覆盖合同风险防范点与管控点。同时,对合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与汇总统计,对合同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展开识别,对数据信息分析手段的合理运用,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优化,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效率。

3.合同履行时的法律风险控制,全程监督合同执行履行情况

合同生效后,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履行合同,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履行内容,对却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内容时,要重新履行审核与审批程序。因此,必须对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展开全面监督与管控,强化合同履行情况实时监控,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内容执行或其他方面状况。例如:合同相对方出现经营状况恶化,特别是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或其他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履行不安抗辩权,展开相关调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并与对方展开及时沟通,以便妥善处理相应问题,做好损失控制,确保合同履行质量以及效益,以便顺利完成合作活动。

(三)设置标准格式合同文本库,规避合同文本风险

为保证合同文本规范性,企业可通过设置标准格式合同文本库的方式,对合同文本风险形成有效规避。建立健全格式合同文本库,对经常性重复发生的合同业务,制定标准格式合同文本并定期更新,对格式合同文本库进行动态化管理。

(四)强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组建合同法律风险防控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其能够真正认识到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专业防范团队的方式,建立一支专业的合同管理员队伍。加强合同管理员的组织管理,加强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合同管理员业务素质。同时,也可通过聘请专业律师的方式,保证合同管理过程中,各种法律事务与问题的处理质量。

鉴于合同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管理,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合同全过程风险控制,通过构建专业合同管理员队伍团队,实现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与控制,保证各项风险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发生风险及损失的可能性,能够被控制在最低,进而实现最优化合同管理模式,确保合同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开展,以便为国有企业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法律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