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1-01-03孟艳芳
姜 欢 孟艳芳 史 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江苏·无锡 214105)
1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简述
1.1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
独立学院中积极开展经典的思政理论课,打造“金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政理论课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独立学院思政教育教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建设好美丽中国,加强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的重要课程。
1.2 共青团第二课堂
共青团第二课堂是深化共青团改革的新举措,是高等教育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直接教育引领学生,扩大影响力,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获得社会认同的良好举措,也是优化共青团的工作理念,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提升各项水平的有力抓手。
1.3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意义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都是以培养重要拔尖学生人才为首要任务。思政理论课以传统的课堂大班教学为主,但以此模式开展的教学途径、方法较为单一,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存在局限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偏差。共青团第二课堂作为思政理论课的补充与延伸,其教学的全面性和灵活性较好地弥补了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的短板。协同与育人工作能够充分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第二课堂相互配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第一课堂中的局限可以通过多样的第二课堂去化解,第二课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与技术保障需要第一课堂提供基础。
2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之间的现存问题
2.1 对二者协同育人的认知不彻底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这致使在开展中偏重第一课堂,加之共青团第二课堂进行过程又受到时空、部门之间的协调等众多因素限制,致使开展第二课堂的工作人员无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起来,使得出现两大课堂分离的状况[2]。
2.2 二者协同育人体系不完善
独立学院思政教育课的育人体系逐渐完善,从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课程安排、教学评价、教育质量等方面趋向成熟。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独立学院中运用时期还不够长,但制度方面已经相对健全,但是在独立学院思政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的教育育人方面,依然存在独立个体的具体情况。原因主要是两个课堂涉及很多部门,育人体系综合设置和工作人员均各自开展实施,影响了两个课堂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2.3 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育评价绝大多数情况只涉及课堂教学的专任教师,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相对片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开展共青团“二课”未制定考核评价机制相关标准。而且,思想政治课的老师的职称会更加重视于教学评价、科研工作量等内容,涉及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较少。
3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设立
3.1 增加共青团第二课堂路径,充分发挥思政教育重要功能
3.1.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五四青年节、建党周年、雷锋日等重要、特殊节日,及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国家重要会议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及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提高思政教育的优良效果。在新时期,共青团中央为巩固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提升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情怀,推出了“信仰公开课”等各项主题活动,此类活动的深入推进开展,使活动更加有效。
3.1.2 引导大学生来积极并主动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大学生活中,社会实践会不断提升和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二课形式之一。社会实践可以很好的将理论化作时间,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独立学院应有一套完备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课程体系。使得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设置合理的学分管理制度。列入教学工作计划中,采取“专业化”的形式,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独立学院的思想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独立学院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3.1.3 依靠大学生社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
学生加入社团有利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发展与提升,创新实践的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社团也是独立学院开展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之一。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等思想政治理论型社团,不断加强大学生社团学习,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社团在育人成效方面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强化思想引领类社团的建设,正确引导兴趣型社团,鼓励创新创业类社团。充分挖掘和配备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进一步对学生社团开展正面的教育引导和专业的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团活动与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3.2 加强认识,健全管理保障机制
3.2.1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保障
独立学院应树立预防风险意识,高校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应当提高思想意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组建以思政、宣传、学工、教务、团委和二级学院团委的共青团第二课堂工作组,统一对全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工作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将共青团第二课堂纳入到学校教育大纲。
3.2.2 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共青团第二课堂的开展需要有充裕的经费保证,独立学院应为第二课堂安排专项经费,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能顺利运行。加大对思想引领、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方面的投入,加强对重要社团的扶持,使各项活动高质量开展。现阶段独立学院共青团“二课”各项活动费用来源渠道较少,基本来源于学校。社会对独立学院开展活动的费用支持也较低,如果想要独立学院第二课堂长效发展,经费是重要保障。上级或相关部门要为独立学院“二课”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提高活动经费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活动有序正常开展,从而提高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3.2.3 强化师资的配备
加强第二课堂师资的配齐、配强工作,目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专业的教育引导。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配备健全,但共青团第二课堂的专业指导教师配备还不够。部分教师只能兼职,首先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其次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所以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只是依靠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会带来一些弊端,时间不够充裕,专业水平不够等,所以应充分调动所有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教师监督管理,出台相关的政策与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融入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充分融合,对于第二课堂的指导教师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来保障第二课堂活动高质量地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