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探析

2021-01-03张志邬思源

青年发展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张志 邬思源

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这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使劳动教育再次受到广泛重视。近两年来,学界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丰富,出版了一些论著,但从总体上来看,学界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上,大多集中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课程体系构建及意义等方面,对于高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尚不充分,相关研究成果较为匮乏①有关高校劳动教育的著作主要有:刘向兵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郑银凤的《“95”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等。有关高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主要有:郑萌萌《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启示》(载于《劳动文化研究(3)》,中国会议,2021.02)、汪萍《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与进路选择》(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12期)。。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当下,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不仅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进行理论探讨,更需要总结经验,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劳动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梳理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史,总结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启示对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

劳动教育是一个涵盖目的、内容、任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概念,由于学界对劳动教育内涵解读的视角不同,致使对于劳动教育的界定并不统一。概而言之,“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1]。在高校劳动教育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对高校劳动教育要求的不同,本文将高校劳动教育划分为探索时期、调整时期、实践育人时期、完善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时期(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其时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要求,许多高校都是自发组织学生参加劳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后,我国于1958年确立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高校坚持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推动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广泛开展。但在急躁冒进的社会心理推动下,“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持续影响,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不清等情况均反映在了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并不完备,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

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来看。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始终根深蒂固,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这些长期存留的错误思想亟待清除,在此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中主要有两大目标: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二,促进知识分子劳动化。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将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将劳动教育列为正式课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建设中早有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吸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经验,推动高校广泛开设生产劳动课。在建国初期的文科课程改革中,一些文科专业将劳动设置为必修课程,这是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2]。1958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确立后,各类高校均将生产劳动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设置生产劳动课讲授生产劳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

建立校办工厂、农场,实施勤工俭学。1958年1月,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一文提出勤工俭学的意义在于:“实行勤工俭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体力劳动的锻炼,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加强和劳动人民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3]文件还对勤工俭学的形式、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说明。鉴于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刘少奇也特别指出:“我们希望,各地学校的领导上和青年团组织,都能把组织学生参加课余劳动、提倡勤工俭学看作是今后学校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加强领导,使它健康地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4]随后,勤工俭学开始在大中小学中广泛推动实施。勤工俭学作为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也一直延续至今,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

推行半工(农)半读。为了贯彻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学生的升学问题,纠正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改变学校脱离实践、脱离生产劳动的状况,刘少奇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即在实行全日制学校教学制度和八小时劳动制度之外,推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1958年后,高校在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引下开始试办半工(农)半读高校,“据教育部1965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办有半工(农)半读学校4000多所,学生80多万……有8个省份先后举办了半工(农)半读的高等学校。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试办半农半读的37所,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15%”[5]。作为高等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之一,半工(农)半读实际上是对勤工俭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大力推行促进了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高校学生参与实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文件,在一些高校中已经开始实行生产实习制度,起初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促进毕业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自1963年起,为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高校要求广泛推动实施毕业生劳动生产实习制度,要求实习以体力劳动为主。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制度,是促进青年知识分子劳动化、革命化的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措施。”[6]同一时期,高等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点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毕业生劳动生产实习制度还具有促进毕业生克服错误的劳动观点,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风尚和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等作用[7]。自这一时期起,实习制度被赋予促进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进行劳动教育的双重意义。

“文革”期间,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坚持开门办学,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开门办学过程中,高校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学工、学农、学军,广泛调动大批学生到工厂、农村参与劳动。“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也直接影响了应届大学生的毕业和中学生的升学,面对大量的就业人口,“在极‘左’思潮影响下,青年学生又被当作接受‘再教育’的对象,于是上山下乡成为主要出路”[8]。上山下乡成为“文革”时期进行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实践中,高校根据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北京大学哲学系彻底进行教学改革,将参加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中,实行半工半读,把课堂搬到农村,使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检验理论。”[9]上海高等学校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华北化工学院一学期开办了12 个工厂,华东师范大学一学期开办了11 个工厂,华东纺织工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参加建厂劳动。学校开办工厂不仅使学生有了参加生产劳动的基地,还促进了学校将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10]。高校通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半工半读、实行勤工俭学等方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劳动教育热潮。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途径,形成了勤工俭学、生产实习等诸多影响至今的方式。然而,由于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存在着片面理解,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着体力劳动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师生过多地参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学习和教学时间偏少,打乱了教学秩序”[11]。这一时期由于受“左”倾错误的持续影响,加上对劳动教育“度”的把握不清,致使劳动教育在实施中出现了偏差,出现了大跃进等内容。例如:“上海水产学院学生,拜渔民为师,上船、下厂、下渔村,劳动很有成绩,10天就完成99项科学研究项目”[12]。因此,这一时期高校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而且由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定位不清,导致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些问题发展到“文革”时期更加凸显出来,劳动教育实际上成为改造知识分子、贯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手段,致使劳动教育逐渐被工具化。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调整时期(1978—199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推动了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恢复与调整,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校劳动教育在目标上不断纠正偏差,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方式方法,进入了调整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3]从目标上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教育不再作为改造知识分子的手段加以强调,而更加注重发挥其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的作用,劳动教育逐渐回归育人的本质。1984年9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主要目的,是接触工农,接触社会,养成劳动习惯,树立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同时,通过劳动,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14]这也体现出改革开放后对劳动教育认识的转变,表明劳动教育的目标逐渐回归正轨。

从方式上来看,调整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中首先是继承以往的劳动教育方式,即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生产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劳动,同时也特别强调开展生产劳动要结合学科特色。1984 年9 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要求:“工科和农科的大部分专业,应结合教学改革,通过同校外工矿企业、农场、农村组成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同有些企业、专业户(重点户)建立参加实践和劳动的网点,逐步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和所学专业对口的生产劳动。文科专业,应加强同工厂、公社、商店的联系,把教学、科研与社会应用结合起来,结合社会实践参加生产劳动。”[15]从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规定时间看,198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中劳动时间的具体分配是:实习及专业劳动四年制为10 至14 周,五年制为14 至18周;公益劳动(包括农业劳动,建校劳动等)四年制为3周,五年制为4周[16]。可以看出,调整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及时间安排日趋完善与合理。

这一时期,邓小平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问题特别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17]因此,除了在继承以往劳动教育的方式外,为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调整时期高校探索并尝试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1987年6月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和1987年9月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国发〔1987〕88 号)两大文件的下发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在社会实践中推行劳动教育。

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一些高校结合学科专业开设了针对性的劳动课程,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了劳动实践。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将劳动分为集中农牧业劳动、公益劳动、专业劳动三大类,设置集中农牧业劳动Ⅰ、集中农牧业劳动Ⅱ、农事操作Ⅰ、农事操作Ⅱ四门必修课,在课程实施中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18]。中国矿业大学安排学生到三大矿务局开展实习和生产劳动[19]。在暑期社会实践中,1988 年山东全省50 多所高校的95000 余名师生赴全省130 多个县(区)2000多个乡镇的4720个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共完成项目4965个,其中公益劳动和其他项目2034个,走访劳模、先进英雄人物800多人次[20]。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体现出这一时期高校对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视。

调整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目标逐渐明晰,劳动教育的实施及方式日渐规范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完成,改变了原有劳动教育中的错误认识,劳动教育在目标上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劳动观点的培养。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安排也日渐合理化,改变了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过多的状况,在方式上既注重继承以往劳动教育的经验,又强调结合学生的学科及年级特点、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探索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新途径,实现了劳动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发展。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时期(1992—2012年)

经过十余年的恢复与调整,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这一时期社会实践作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被明确提出,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成为高校推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推动了高校劳动教育进入了实践育人时期。

从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来看,1996年4月,国家教委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2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2]可以看出,融合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坚持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要求,推动劳动教育的目标逐渐走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培养。

这一时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两大方式:一是开展校内劳动实践;二是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一定的劳动实践。1993 年2 月,《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23]《纲要》从教学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1994年6月,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要求:“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24],文件突出了社会实践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中的作用。2012年2月,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包括生产劳动等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25]。这一时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借助社会实践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高校将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的时间并不统一,但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开展了校内外劳动实践。例如,遵义师范学院在1994 年开设了校园劳动课,2001年后把劳动课纳入教学计划,在校生平均每学年参加一周校内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区公益劳动[26]。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组织学生建设标本园,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为导向,开展生产实习和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向农民[27]。

实践育人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江泽民指出:“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28]胡锦涛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29]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高校劳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在目标上更加体现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方式上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就劳动实践本身来说,开展劳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接受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但从实践效果看,有些高校存在劳动实践形式化,缺少参加社会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实践活动没有充分的开展起来等问题[30]。此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专门性活动的育人效果。劳动教育手段的相对弱化,加之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劳动重要性认识的淡化,致使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

(四)高校劳动教育的完善发展时期(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立足新时代,劳动及劳动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和地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讲话为指引,高校劳动教育在目标上增添了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要求,在方式上不断拓宽途径,高校劳动教育进入了完善发展时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劳动的价值与作用,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意义等方面对“劳动”进行深刻阐述,致力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为新时代进行高校劳动教育创造了条件。在劳动观念方面,习近平提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31]。在劳动精神方面,习近平特别强调在新时代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他指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32],“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33]。在劳动习惯方面,习近平青年时期在梁家河插队时始终坚持劳动,坚持自我磨炼,这为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也使他认识到在劳动中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的重要性,习近平的体悟也体现在其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他提出:“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34]在劳动意义方面,习近平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与发展目标来阐述劳动的价值。一方面,从中华民族取得的历史成就看,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35];另一方面,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目标来看,习近平认为:“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36]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进行劳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的制定及实施指明了方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遵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37]这一表述从观念、精神、习惯三个方面阐释了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是对以往劳动教育目标的升华和完善,彰显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南。

高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除了在目标层面进一步完善外,在方式上也坚持多措并举。《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提出“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38]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举措。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举措细化为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个方面[39]。

这一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天津大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通过建设劳动课基地,开展体验式劳动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劳动实践,打造“爱劳动”的校园文化等方式进行劳动教育[40]。西安交通大学广泛开展了校内劳动、公益活动、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等劳动教育活动,以西迁精神为支柱,挖掘学校文化资源,设置劳动教育第二课堂、新生养成等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表明了劳动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宽,促使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有了新面貌[41]。

较之以往的高校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目标更加完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还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继续将价值观教育与劳动能力培养相结合,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对以往劳动教育在目标层面的继续深化;其次,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方式多样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继承了高校劳动教育探索、调整、实践育人时期形成的教育方式,将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等硬性约束与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劳动教育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再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彰显时代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的传统形态与新形态的统一,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特别是要求在劳动教育实施中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这也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层面的鲜明特色;最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现实意义。从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内在地蕴含着对幸福劳动的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42]。新时代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自身的时代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历经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主要体现在:

(一)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劳动教育的理论,但明确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43],这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所说的教育是指有组织的、专门的学校教育,所指的生产劳动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他在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后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是给使用劳动的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44]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方面,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5]这表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中蕴含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追求。从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历程看,改革开放前劳动教育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渐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当前,习近平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强调继续“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46],也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贯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历史经验表明,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指导,只有如此,劳动教育才能发挥其全面育人的作用,也只有如此,劳动教育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求劳动教育方向不出现偏差

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为指导,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实践。劳动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虽然出现过偏差,但引导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目标是明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也日渐明确了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根本导向,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指引,强调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充分彰显了劳动教育方向的正确性。“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劳动教育也正是由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逐步明确了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发挥其全面育人的功能与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人”探讨劳动问题,认为劳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指出了劳动对人的意义,他提出:“它(指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7]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的对象与主体都是“现实的人”,它的最终归宿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劳动教育的推动实施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又要立足于“现实的人”的自身的劳动。从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教育在一定时期被视为进行阶级改造的工具,这导致了劳动教育目标的偏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逐渐回归受教育者本身,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也注重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这真正使劳动教育回归了育人的本质,彰显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四)坚持以思想引领实践,促进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层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高校在实践中也常常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起到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198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从加强劳动教育等四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48]。1986 年7月,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让学生在学习时期就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活动包括实习、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勤工俭学、军事训练等方面,要使这些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纳入教学计划。”[49]在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以增强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劳动教育的显著特色与优势。

(五)坚持以时代发展为导向,促使劳动教育适应满足时代需要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劳动教育因时而变。从高校劳动教育的使命来看,劳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还要与不同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相衔接,顺应国家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时代要肩负起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从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中要求广泛开展农业劳动教育、工业劳动教育等生产劳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强调将高校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进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则要求“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50]。不同历史时期高校劳动教育方式、目标的差异性,凝练出劳动教育目的要朝向时代发展要求,内容要融合时代因素的历史经验。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高校在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与方法,在七十余年的发展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宝贵的教训,在新时代深入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更需要在把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式方法,明晰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

(一)澄清地位:协调好“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高校劳动教育的相对独立地位

在高校劳动教育探索时期,陆定一在全国教育厅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了劳动教育的定位:“我们的劳动是德育,是培养无产阶级思想,革命思想,懂得社会斗争,联系实际。劳动是德育中的重要部分。”[51]“20世纪90年代后,中央倾向于将劳动教育视为包含在广义的德育、智育和体育之内的要素,否定了其独立提出的必要性,从而恢复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传统说法。”[52]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劳动教育定位不清,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广义的德、智、体之中导致了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也导致了劳动教育目标不够明晰。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被明确提出,凸显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和在教育体系中的相对独立地位。今后高校劳动教育在具体实施中也必须要吸收历史经验,在把握劳动教育相对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程,注重融合德智体美等内容,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的功能,更好地推动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相结合。

(二)内部发力: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及实施体系,确保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位

高校劳动教育在探索时期就注重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校内工厂、农场作为学生进行劳动的场所。在调整时期,进一步注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安排不同形式的劳动活动,合理分配各种劳动的时间,1984年9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提出“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载入学生成绩档案。学生生产劳动的考核成绩,应作为评选‘三好学生’、颁发学位证书的依据之一”[53],要求学校教育、后勤和政工给予支持与配合,高校劳动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实施及保障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劳动教育被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课程在部分高校课程体系中逐渐“失踪”,校内专门性的劳动教育场所也逐渐减少,难以充分保证高校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缺失、实践场所的缺乏、实施过程得不到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劳动能力弱并且形成了歪曲的劳动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启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在吸收以往劳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建立更加完备的劳动教育实施保障体系,注重合理地制定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创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位。

(三)外部配合:统筹高校与社会合力,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高校作为学生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更应密切与社会的协作,在劳动教育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格。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劳动教育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宣传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崇尚劳动的风气,校外工厂、农场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校内外密切配合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逐利风气盛行的消极影响,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群体中忽视劳动、不尊重劳动现象的出现。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科学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风尚,注重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对劳动精神及劳动模范的推崇为高校推行劳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动实施离不开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特别是学校与社会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因此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企业、社区提供更多劳动教育的机会和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继续推动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劳动教育合力,拓宽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也是高校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亟待发力的重要环节。

(四)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国外劳动教育的经验,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更好地开展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高等学校同生产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苏联大学生的劳动包括:“学习、科学活动、社会政治工作,参加工地和农业生产队的公益劳动,以及日常生活和校内的自我服务活动。要求通过课内和课外活动培养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5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途径,为此后的高校劳动教育奠定了基础。当前,许多发达国家也广泛开展了劳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美国的大学广泛开展服务学习以促进劳动教育,一些学校利用学生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校外考察,促进解决饥饿问题、艾滋病问题、流浪失业人员等问题,通过社区参与,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55]。可以说,吸收借鉴国外劳动教育的经验既是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历史启示,也是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需要。这也表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只有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劳动教育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完善,进而更好地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