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的思考

2021-01-03马丽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教学大学

马丽娟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特别是当前的SPOC、翻转课堂以及大学MOOC等线上教学资源日趋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则应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探索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有效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

1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这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上网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习惯,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有利条件。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结合,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从长远看,这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化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环境逐渐网络化、数据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知识传播和学习的渠道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加速融合流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时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和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重视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尤其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改的要求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下的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富有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力,还能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率。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片面化地重视英语知识能力的传授以及训练,这样就难以保障落实好英语的工具性的实践应用。同时,一些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不够熟练,有些教师对线上教学软件、线上教学平台应用较少,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交流,不能将最新的网络资源应用到教学中,知识陈旧,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会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难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2.2 学生课堂参与感低

一部分教师还难以摆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主要是则是通过英语教材、PPT课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为课堂主角,学生呈现出典型的被动化学习模式,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从实际需求来有效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然会对于机械化填鸭式教学感到没有丝毫的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提升英语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生活中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自然会和时代脱轨,也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灵活的思维方式以及广阔的视野要求。大学生热衷于了解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丰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全面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网络信息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则应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好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3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更新观念、顺应趋势,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应对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广大英语教师要顺应信息科技发展要求,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在坚持学生为主体原则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之路。

3.1 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首先要与时俱进,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广大英语教师则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拓展知识视野,使自己具备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这样方可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师生互动的空间更广阔,教师要不断反思,探索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要求。此外,教师要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教学策略和教学行动中培养更开放、包容的思维。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与时俱进,坚持开展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教育方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3.2 加强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产生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广大英语教师则是承担着英语教学的设计者、规划者以及实施者的重担,教师重视自身的信息化综合素养,处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保障合理化充分利用好相应的网络工具,更好地提供符合主题内容的各项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学习互联网基本技能操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涌现,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应用,教师要学会先学习平台的操作应用。此外,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内容,积极开展相应的微课、慕课的制作,能充分利用好各种在线学习平台,保障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更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方可全面带动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3 优化教学模式

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先进理念,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符合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重视实现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能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全面构建良好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主题内容,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能有效实现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使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互融合发展,合理化拓展相应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时间。

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则应积极融入相关的直播、微课、慕课、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全面落实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可以积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在线MOOC教学项目,并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英语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相应的合适学习材料。在具体的MOOC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应重点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能有效开展重点化的启发、答疑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构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力求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保障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采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将灵活性、趣味性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能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还能实现预期的素质教育目标。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手机APP功能,将其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借助于微信中“词达人”的单词训练功能,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单词记忆活动,并将相应的趣味性游戏融入其中,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混合模式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并非万能,也应认识到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信息化技术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但难以完全取代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要求下,不能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以及交流,这样才是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体验的重要方面。

3.4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

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情况,学校的管理单位则应结合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保障提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结合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则应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合作教育资源平台的逐步完善,从而更好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则应全面重视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积极开展各方面的硬件维护,保障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网络共同体的平稳发展。最后,学校还应发挥好监督管理的作用,落实好各项信息化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从而保障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5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则应保障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合理化设置,不仅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全面落实好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以便能综合性有效检测相应的教学成效,从而保障积极丰富相应的评价内容,并给予教师有效的反馈,能实现教学体系的更加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尝试多元化评价方案,能有效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从而更好地展示出学生的学习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情况,广大英语教师一定要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重点加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在此过程中,则应充分发挥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辅助作用,构建良好的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全面地保障构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英语教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