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
2021-01-03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武高飞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武高飞
辅导员的职能涵盖大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专业化的发展是高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极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变迁和完善,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全新需求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能更好地为完善辅导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新时代的研究角度看待辅导员工作,提供新的改革思路。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而新形势下,要想改变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思想不稳、队伍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就需要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需求,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立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机制。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背景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历了大约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地高校在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辅导员的行事作风和道德准则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贯彻针对性展开思政教育活动的原则,辅导员同时要在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关心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这都得益于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整体结构的优化也随之进行,个体职业路径逐渐清晰,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整体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是因为很多辅导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全新的大学生教育需求。因此,在当下这个强调全面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的关键时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要科学厘清功能定位,准确把握发展内容与要求,深入探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
(二)现状与问题
经过查阅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有许多关于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职业认同感缺失的情况,由于队伍组成不够稳定,有些辅导员工作几年就选择调离原单位或是转行,辅导员对岗位重要性认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是流动机制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所导致的。大多数高校会选择录取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在这个前提下,可能会出现辅导员岗位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的情况,由于事务性工作繁杂,辅导员难以树立威信,缺乏管理力度,由于辅导员工作涉及层面过于广泛,导致大多数人对辅导员工作缺乏职业化认知。同时,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方法老旧,不够专业化,经调查发现,辅导员大都较为年轻,对职业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因此辅导员队伍中缺乏有思政教育工作经验的年长辅导员,此外,辅导员老师人数配备不足,一个学院多个年级只能配备一到两名辅导员老师的情况很常见,同时,辅导员工作方法老旧、缺乏适应性、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调查发现,大多数在职的辅导员都达不到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和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背景,实际上这类人才数量稀少,也极少有人投身于辅导员事业中,同时也很少有人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容易遇到困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难有成效,对相关知识的准备也略显不足。
(三)原因分析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严重恶化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而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辅导员素质不高、思想不够稳定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全新要求之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必将迎来制度上的改革,逐渐走向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确保严谨,从选拔辅导员的流程开始,重视辅导员学术背景,保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也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综合素质上。辅导员工作性质特殊,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需要辅导员提供思想指导,同时也需要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的辅导员能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因此,辅导员需要发挥自主性,结合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补充专业知识,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者以及第一线的实践者。只有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才能拓宽辅导员的后续晋升路线,辅导员成为一个具备长期发展前景的职业,才会有人不断投身其中,把辅导员工作作为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具有完整体系,并且工作内容独立而稳定,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辅导员通过多种方式,反复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辅导员老师需要以先进的科学观点为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为学生的发展与就业服务。
辅导员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班级管理,大学生行为规划管理也是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日常作息、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建设等,班级建设需要从基础抓起,高校辅导员需要强化班级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辅导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研究能力,因为肩负着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责,充分体现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其管理的大学生群体,因此辅导员有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一般要求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效率,需要通过研究找到解决对策,帮助辅导员解决自身角色认知问题,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助于辅导员提升自身素养,使辅导员队伍的结构更加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助于保持校园和谐,使校园氛围更和谐、友好。在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引导大学生一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措施
距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队伍应该以更全面的视角实现全新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当从职业化以及专业化的角度入手,在辅导员队伍中划分职能,凸显出团队合作的功能性。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将建立在辅导员职能分类以及强化其专业能力的基础上。
(一)国家政策的制定为专业化建设作出指引
我国正处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发挥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国家为了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利用相关政策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把握发展方向。国家出台的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都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教育人员的需求,国家政策始终贯穿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历程。事实证明,坚持实行国家政策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能够帮助辅导员正确分析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现实状况,增强坚持职业道路的信心。相关政策要求各地高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长期性的重大任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及长远规划,建设一套能够保证辅导员队伍工作稳健推进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二)激发辅导员的创造性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与持续创新的精神息息相关,创新精神推动国家不断发展,而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程中也十分需要创新思维作为发展动力,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创新与自我完善的历史。各行各业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为辅导员工作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信息化技术更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载体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辅导员工作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强化教育的实际效果。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也要注意建立和完善中长期战略,建设科学、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三)提高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对于将辅导员这一职业列入终身职业规划中的老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是必要的。辅导员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以外,还应该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辅导员的教育水平也会随着教育实践而发展完善。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各个方面,其教育效能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学生而产生的实际效益上。
从专业角度来看,辅导员老师应该具备本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也是整个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注意更新教育观念,使辅导员参与到锻炼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实践教育活动中,学校需要为辅导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重视辅导员老师的建议,要想提高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就要逐渐提高辅导员的学历,支持辅导员在管理方面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无可替代,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应建立在新时代的现实基础上,充分吸收发展积累的经验,放眼未来、勇于创新,面对辅导员职业发展、职业认知以及管理体系的建设等关键问题,要把握好基本的思想指导方向。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从高校、政府、辅导员三个方面入手,转变高校的教育观念,使之重视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作出的重大贡献,重视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为辅导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为辅导员提供专业化培训,这样才能防止人才流失。政府应提出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及思想指导方针,有效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期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在明确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既完善政策以事业留人,又畅通出口鼓励合理流动,使队伍建设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