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小学午餐帮厨背后的劳动教育

2021-01-03严意淑赵桂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午餐劳动日本

严意淑 赵桂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纵观中国教育的历史,劳动已贯穿其中。樊迟问稼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的轻视。由于封建社会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劳动一直不被重视。五四运动以来,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等著名的教育家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劳动和教育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曾说人类的本质是劳动。人类在不断的劳动中促进自身的进步和不断发展。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文。其中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以其完备的劳动教育法律著称。几年前,一部名为《日本小学生的午餐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的纪录片在网络上受到关注,通过该纪录片可以看到日本小学从午餐的准备到结束包含了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因此本研究试图以日本小学生午餐帮厨为例,探究日本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状况并提出对新时代中国小学劳动教育带来的启示。

1 日本的劳动教育

1.1 劳动教育的含义

关于劳动教育的含义,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看法。劳动教育也可以被叫做作业教育、劳作教育等。德国的教育家凯兴斯泰纳首次提出“劳作”的概念。日本的教育家小原国芳又深受凯兴斯泰纳的影响。小原国芳提出的全人教育就特别重视劳作教育。“劳”就是擦去额头上的汗,“作”不是“作业”的“作”,而是“创作”的“作”。教育的根本是劳作教育。“劳动”就是使身心劳累并努力工作。日本宪法规定“全体国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教育是和19世纪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相对,重视主动的生产作业体验,特别是以通过手工活动达到儿童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为目的的教育。

1.2 劳动教育的历史

当今世界劳动教育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劳动课程来开展劳动教育,另一种是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日本属于后者。

1886年颁布的《小学校令》首次在高等小学校中设立了手工和农业等科。以小原国芳为代表的教育家也相继开展劳作学校的实践。但是在二战前,随着全国教育军国主义化,劳动教育改变为以劳动奉献的方式呈现。二战之后,在《新教育方针》中提出了有关劳动教育改革的内容,同时在劳动中增加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的内涵。1947年,日本颁布的《教育基本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日本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劳动与责任。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进一步修改了《教育基本法》,指出将“完善人格”等作为教育目的,将“重视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作为教育目标。2011年实施的《小学指导要领》将有关劳动教育的知识内容融入到道德、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小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及参加劳动体验的紧迫感,其中的午餐帮厨便是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一环。

2 小学生午餐帮厨

2.1 午餐准备

在午餐开始之前,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午餐宣传资料、午餐环境、午餐值日生、配餐都是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午餐宣传资料。午餐宣传资料是日本特有的营养教育教材。在午餐宣传资料当中包含了食材的名称、食材的特征和生长状况、食材的流通、菜单等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午餐宣传资料可以学到食物的制作方法、当地鱼蛋肉类等的加工方法等等一系列的知识。例如,在大阪市N小学就曾展开关于午餐教材的研究。其中以5、6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快乐吃鱼健康生活”为教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中对午餐的兴趣、知识、理解程度等持肯定回答的人数要多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午餐宣传资料在午餐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接着是午餐的环境。一般来说,午餐是在教室当中进行的。但教室是学习的场所,而午餐需要一个吃饭的场所。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在午餐时,许多小学都会将课桌椅摆成“円”形或“コ”形。不同的摆法有助于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森脇弘子和岸田典子等在《女生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生活与其小学时期在饮食过程中愉快交谈的联系》一文中指出,在小学时期饮食过程中有愉快交谈的女生中产生“要考虑到环境”“自己动手做食物”等愿望的人占多数。岸田典子和上村芳枝在《儿童饮食过程中交谈的有无与健康和饮食生活的联系——以广岛县内市街地5-6年级学生为例》一文中指出,在饮食过程中,与家人有交流的儿童是不挑食的。因此,在学校午餐过程中创造一个干净的适宜交流的环境是必要的。

再次是午餐值日生的分配。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到午餐活动中的机会。午餐值日生的分配主要包括两个内容:谁来做?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值日表来明确任务。对于值日生以外的学生,教师也要明确任务。但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和学校自由制定值日表。

最后是配餐。当日的所有值日生必须在午餐活动之前学会配餐方法。他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餐。其中,负责配餐准备的学生需要督促全体学生戴好口罩和围裙,清洗双手。负责运送的学生要将食物和餐具从午餐中心运到指定场所。负责配餐的同学要做好准备,将食物按规定分配给每一位学生。

2.2 午餐

在午餐开始之前,会有值日生宣读当日的菜单。通过菜单的阅读,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的颜色和形状。长此以往,学生对食物不会产生陌生感,能够产生对食物的好奇和尊敬之情。接着会有值日生带领全班学生说餐前感谢语“いたたきます”。感谢有生命的食物滋养我们的生命,感谢将这些食物带给我们的人。

在午餐结束之后,全体学生要再一次说感谢语“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并且开展午餐打扫工作,感谢为午餐忙前忙后的所有人。餐前餐后的礼仪能够让学生尊敬食物。在不知不觉中,萌发对劳动的爱与尊敬。

午餐结束后,马上开展清扫活动。不仅要整理自己的餐具还要进行垃圾分类。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喝完的牛奶盒必须要压扁,孔朝上,防止液体漏出。使用过的勺子放回餐具收集处,由负责运输的学生运回午餐中心。最后将桌椅摆回原位,结束当日的午餐。

3 午餐中的劳动教育

3.1 劳动知识与技能

在午餐过程中,合理利用菜单、午餐宣传资料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学生通过了解食材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可以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比如,学校午餐用食品中心协会曾提供这样一份菜单:春日裙带菜、春日蔬菜烧汁炒面。当值日生介绍到这道菜的时候,学生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春天的气息。这些蔬菜只有度过严寒、通过劳动才能呈现出现在的美味。学生们通过这道菜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在午餐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学会了筷子的正确拿法以及垃圾分类等相关技能。

3.2 劳动习惯

通过值日生的带领,学生们学会了在餐前餐后说感谢语,养成了餐前洗手、细嚼慢咽、自觉整理餐具的习惯。通过菜单的阅读,学生们了解了食物的来之不易,逐渐改掉挑食的坏毛病。午餐过程中的交谈也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3 劳动环境和效果

午餐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任务,更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就离不开校长、营养教师、养护教师、家长、专家等的共同努力。通过简单的给食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素养和价值观。

4 对中国的启示

当前,中国的劳动教育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劳动教育的弱化、二是劳动教育的异化。通过借鉴日本小学午餐当中的劳动教育,对中国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改善措施。

4.1 劳动意识的升华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曾经说过:“时间改变了劳动的模样,但是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却不会改变”。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一育,其地位自不言而喻。因此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就必须要确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的观念,重视劳动教育。

4.2 关联知识的补充

日本小学午餐之前,都会有学生宣读当日的菜单。这样,学生可以知道真正的劳动是什么,自己与劳动是什么样的关系,进而对劳动产生兴趣。中国的小学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与其直接参加劳动,倒不如让学生从知识层面认识劳动。比如,劳动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劳动,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及劳动就在我们身边。

4.3 相关技能的强化

日本小学就利用午餐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从午餐准备到结束,劳动教育渗透在各个小的环节当中。中国的小学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文化节、午餐活动当中。搬运、扫落叶等活动虽然很简单,但却都是劳动教育。

4.4 教育主体的导入

劳动教育不再是指导教师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日本的小学午餐活动已经形成了从校长到营养教师的指导体系。中国的小学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招揽专家共同设计劳动教育。同时,也可以与大学开展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当然,除了学校这一主体之外,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5 结语

日本历来重视劳动教育,注重从小培养儿童的劳动素养,通过各学科及各种活动开展渗透劳动教育,小学生午餐帮厨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和日本相比,中国小学的劳动教育还有很多不足。本研究以小学午餐活动为例探究了日本小学教育的实施状况,并提出对中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当然,本研究只探析了日本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并未涉及到中学以及高校的劳动教育。毋庸置疑,有关日本劳动教育的探索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午餐劳动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井下午餐
《黄金时代》日本版
午餐
热爱劳动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