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在贬谪地,含悲念旧国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

2021-01-03刘为民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课外语文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尖山京华贬谪

⊙刘为民(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贬谪是不幸之事,但是文人的贬谪,却成就了诗歌的另一种繁荣—贬谪诗,中国古代诗坛词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805年八月,永贞革新匆匆谢幕,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迫害,柳宗元也未幸免,一贬再贬,三贬为柳州刺史。离群索居的柳宗元在刺史任上,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一个秋日,他与好友一同登山望景,本“登高欲自舒”,不料“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诗人触景伤怀,于是写下了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诗的第一句是写登览所见的景色,广西独特的风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诗,知海山多奇峰也。”(《东坡题跋·书柳子厚诗》)可见“海畔尖山似剑铓”,首先是写实,是贴切的形容。不仅仅是形容,同时又是引起下句奇特的联想的巧妙的设喻。剑铓似的尖山,这一惊心动魄的形象,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肠的感觉。

自永贞革新失败,“二王八司马事件”接踵而来,革新运动的骨干均被贬到边远之地。十年后,这批人有的已死贬所。除一人先行起用,余下四人与柳宗元破例召回京,又被复出为边远地区刺史。残酷的政治迫害,边地环境的荒远险恶,使他有“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感喟。“割愁肠”一语,是根据“似剑铓”的比喻而来,由山形产生的联想。三、四句则由“尖山”进一步生出一个离奇的想象。前面已谈到,广西的山水别具风格,多山峰;山峰又多拔地而起,不相联属。韩愈诗云“山如碧玉簪”即由山形设喻。登高远望时,无数山峰就像无数巨大的石人,伫立凝望远方。由于主观感情的强烈作用,在诗人眼中,这每一个山峰都是他自己的化身。又使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双眼睛眺望京国与故乡,是不能表达内心渴望于万一,而这成千的山峰,山山都可远望故乡,于是他突生奇想,希望得到一个分身法,将一身化作万万千千身,每个峰头站上一个,庶几可以表达出强烈的心愿。这个想象非常奇妙,它不但准确传达了诗人的眷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而且不落窠臼。它虽然离奇,却又是从实感中产生,有真实生活基础,不是凭空构想,所以读来感人。

这首诗中诗人跳动飞溅的情感波澜无法抑制,恰如“山洪陡发,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尖山京华贬谪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苏轼的贬谪生活
红色京华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胡尖山油田A17区块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
胡尖山油田采出水处理药剂研究与应用
胡尖山油田分注工艺技术改进与发展方向
张京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