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产才融合 外引内联 东丽区多举措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和人才高地
2021-01-03撰文中共东丽区委组织部
撰文/中共东丽区委组织部
本刊讯日前,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持续推进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建设新闻发布会。2020年12月,在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东丽区联合京津冀百余家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共同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联盟成立一年来,联盟成员增至150 家,聘请10 位院士为特聘专家,集聚科研人员2900 余人,初步形成了“联盟搭台、科学家助力、企业家唱戏”的生态格局,激发了联合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强化协同创新 加速推进校地合作共赢
东丽区抓住联盟建设契机,发挥区位优势和联盟资源效应,与中国民航大学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民航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战略规划、尖端制造、运行安全等领域,开展智慧机场、空地交通等多项合作,建设国家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共同打造新时代民航科技力量。
今年7月初,东丽区顺利举行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联盟产业人才对接会,完成交付3 万平方米办公孵化平台,助力科技园成功引进科技型企业14 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0 余名,并围绕国家和天津市“双碳”战略目标,着力解决能源、制造和运输产业发展痛点,与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新奥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双碳”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开展燃气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人才引领 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
东丽区搭建校企合作、产业协作、技术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一流人才”和“产业一流项目”强强联合,发挥联盟特聘专家顾问作用,畅通对接联系通道,邀请多个院士、专家团队到联盟进行项目考察、技术指导、科研攻关,推动开展航空应急救援、军民用高空飞艇、发动机研发等项目合作。
在东丽区的推动下,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研发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团队合作,成功研制高端智能自动铺丝机,有效破解航空航天高端复材结构件制造难题,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实现了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在东丽区投建等离子纳米抛光项目,支持纳米抛光技术专家于成泽团队开展叶片气膜孔精加工技术研发,解决高压涡旋叶片气膜孔加工技术“卡脖子”难题,为航天一院完成火箭发动机内抛光试验,成功突破核心零部件内流道抛光技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林峰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最大等温锻造液压机,实现各种难变形合金材料、复杂高端锻件锻造成形技术自主。
强化平台建设 推动联盟外引内联
东丽区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促进联盟各成员协调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联盟新落地项目100 余项、引进各类人才700 余名、转化科技成果200 余项。
建设京津冀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成功召开东丽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推进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源,建设中关村E 谷(东丽)航空产业智创中心,东丽区提供5 万平方米载体,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随着各类平台的不断完善,东丽区积极外引内联,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强化机制完善 提供精准定制服务
东丽区不断加强人才联盟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由区委书记和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共同担任联盟理事长,完善工作格局、健全联盟机制、做优生态环境、建立工作矩阵。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30 个成员单位纵向对接天津市相关部门30 个处室,联盟秘书处横向联系天津市各区,直接推动解决企业和人才实际问题。同时,对联盟实行运营市场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需求对接、人才引进等服务,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整合科技、金融等各类资源,建立政府服务团主动上门服务联盟企业,快速解决企业和人才相关问题百余件,解决企业和人才发展难题。
下一步,东丽区将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以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为抓手,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大力引育标志性人物、研发标志性项目、创新标志性机制、形成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建设世界航空航天人才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贡献东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