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
2021-01-03李紫川
【摘要】带状疱疹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其副作用大,并且不能很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预后差。采用西药联合针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关键词】带状疱疹;西药;针灸;治疗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左手臂疱疹伴疼痛2天,加重1天就诊。患者于2018年3月9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左手臂大量簇状疱疹,伴阵发性刺痛,左手臂无力,不能持物,活动不利,疼痛与活动、饮食及呼吸无关,无明显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程度尚能忍受。发病后未行任何治疗。3月10日水疱泛发至左颈部,左手臂疱疹疼痛同前,于是来我院就诊于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感到四肢乏力,神疲倦怠,口苦,无恶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不适症状。纳寐欠佳,小便黄,大便调。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水痘或带状疱疹接触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體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余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手臂和左颈部可见带状分布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其上簇集米粒至绿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可见血疱、大疱,部分血疱融合。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辅助检查:暂无。
2 治疗
西药治疗
2.1 抗病毒药物
大量的研究证实,在带状疱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疾病的病期和严重程度。抗病毒药物最常见的是阿昔洛韦(每天5次,每次800mg),阿昔洛韦作用机制独特,只在感染的细胞中被病毒的胸苷激酶专一性地在相应于C-5,羟基的位置上磷酸化成单磷酸或二磷酸核苷(在未感染的细胞中不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而后在细胞酶系中转化为三磷酸形式,掺入到病毒的DNA中,才能发挥其干扰病毒DNA合成的作用。由于该化合物不含有相当的C-3′羟基,为链中止剂,进而抑制DNA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我给本例患者应用上述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2 非抗病毒药物
转移因子属于细胞免疫促进剂的一种,主要是从健康人群的白细胞中提取所得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其既可释放干扰素产生抗病毒的作用,又可调节机体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使CD8+、CD4+数量处于动态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本病例中我还用了非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如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针灸治疗
该患者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属肝经郁热证。予针灸治疗,首先在疱疹局部围刺、浅刺,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数点,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然后再辨证取穴,以两侧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合谷、内庭为主。在实施针灸治疗过程中,我先嘱咐患者调整适合体位(以仰卧位作为主要体位),然后给予穴位常规消毒处理,针具选择30号毫针、1.5 寸毫针,再进行针刺,留针30min。其中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可以升阳益胃,固后天元气,是强壮保健要穴,此穴可提高免疫力。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因胆经循行于整个人体侧身部,故此穴可用于人体侧身部疾病的治疗。三阴交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常用穴。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双侧太冲穴配双侧合谷穴为四关穴,《针灸大成》:四关者,太冲、合谷是也;寒热、疼痛若能开四关者,两手、两足刺之。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清胃泻火、通经理气的作用。一天针灸一次。拔针后,以艾条循经灸阿是穴,以热引热,外透邪毒,灸至有温热感为宜,一次20min,一天两次。诸法联用,扶正祛邪,以达到治疗目的。并嘱其清淡饮食,放松心情,调畅情志,连续治疗。当天治疗一次后,患者表示左手立即比之前明显有力。3月13日复诊,左手臂及左颈部疼痛明显减轻,皮损处开始结痂,基底淡红,水疱变瘪,夜间可安睡。守前法治疗1周,疼痛消失,皮损处结痂无红肿,水疱干瘪,不影响睡眠,左上肢活动自如。
3 总结
带状疱疹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一直在不断增加,好发于老年或者是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主要因感染水痘引起,主要表现有皮肤红斑簇状水泡,局部神经疼痛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可归纳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疾病范畴,由于患者机体正气不足,而且邪气客于少阳,经络受阴邪侵袭,而郁于肌表;患者多合并情志不畅,干而郁热,且肝火郁肌表;而且,患者多伴有饮食失调,湿热蕴于脾经,湿热搏于肌表。本例患者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所致,因此在治疗时候主要是驱邪扶正,疏肝解郁泻火,故此可选用针灸穴位治疗方案。患者治愈后,随访至今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据有关资料表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其副作用大,并且不能很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预后差。患者可能会忍受数十年的神经痛折磨。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患者进行西药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娟,茅伟安.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5):298-301.
[2]彭章胜,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2020,(03):28-29.
[3]王明明,蔡圣朝.针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01):58-60,66.
[4]刘莹,针灸联合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9):72-74.
作者简介:李紫川,1993-,女,广西贵港人,医学学士,住院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B0E4188-213B-4A23-AC37-C7FE104C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