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1-01-02王敏
王敏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要学会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用生活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应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它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其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其良好发展的策略,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能促进该方法的良好应用,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学。
一、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正处于贪玩的年纪。对这些贪玩的小学生,要用游戏模拟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来设计游戏。比如,在学习自然数乘法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例如《小蛤蟆跳水》、让学生们通过计算蛤蟆的眼睛、腿、口等,表演情景剧,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利用这个小游戏,学生可以学会使用乘法,提高学习成绩。在游戏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注重游戏的趣味性、智力启发性,确保游戏的正确引导。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要体现生活化,教师可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内容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难以用实际现象模拟的情况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多媒体技术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可以更直观地表现生活的真实情况,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如学习《认识图形》,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播放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物体,并将学到的图形与物体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看物体的具体图形,并以此指出该物体属于哪种图形、以此加深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知。
三、创造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问题与探究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问题既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向和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根据教材的要求提出数学问题。这种提问方式,不仅没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浪费时间。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材中阐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充分发挥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如数学教材的学习与分析,教师应明确每一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程度、使學生正确掌握重点和难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影响他们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给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透过这种教学过程,不仅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提高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重要学科。小学教育中,以小学数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把数学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巨大魅力,以及超强的实用性,体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认识厘米和米”的时候,它本身定义就比较抽象,小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为减少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度,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小学生找出不同的厘米、米,如教室、操场、生活中等,将学生思维集中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分组探究,让他们在课堂上灵活地使用各种物品,如铅笔盒、课本、桌子、甚至窗户等。可供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能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五、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
利用生活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灌输教育,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数字加减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卖水果的情景、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卖水果的售货员,和买水果的、如售价一斤苹果2元,一斤香蕉3元;买了3斤苹果和2斤香蕉,让学生通过加减数字计算顾客总共花费多少钱。通过现实生活情景,不仅能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同时也能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语:
生活情景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把生活的元素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使学生在了解生活的同时,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教师应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理念,开拓科学创新教学思路,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59-160.
[2]李志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8(48):323.
[3]杜兰梅.魏超.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势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