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
2021-01-02何天皓
何天皓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0 引言
近些年来,教育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高校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于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给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因此,高校在后续发展时,就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并注重工作的开展形式,确保最大化的发挥出党建工作的开展意义,以此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接班人。本文就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 在高校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主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目标的完成离不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民,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而青年是民族发展的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更应将青年作为社会前进和政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积极在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常态,并且也逐渐成为了国家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关键举措。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党建工作,就能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撇弃自身的坏习惯和陋习,确保能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此就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只有学生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其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才会更加严以律己,才会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此也就能达到政党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求。
2 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特征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而互联网的出现,既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在不同时代下,党建工作的开展就具备不同的特征,但是工作开展的统一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下面,就针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规范性强
规范性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其中,高校党建工作在开展时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学生党员、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等,目的是通过培训的形式,来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且通过一些正规化的措施来加强对其的管理。因此,高校中的党建工作并非是随意进行的,而是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受相关制度和条例的约束,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出党建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以此就更有利于维护学校秩序。而在具体开展党建工作时,不应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应全面考量,从多个方面来建立一套具备自己发展特色,且受有关制度约束的管理机制,加强对高校党组织的管理,并努力发展更多群众为党组织成员,这样就能为党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力量。而党组织之间也应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和相互学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高校党建工作所具备的规范性,更是给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依据。
2.2 具备常规性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党建设的基础一环,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因此,常规性成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特征。其中,高校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更多专业性知识,提升其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就应从各个方面展开对大学生的引导和培育,要不断锻造他们坚毅的品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校党建工作较普通党建工作不同的是:其面向的对象更加具体,且培养目标也更加明确,主要就是给党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而为了更好的保持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连贯性,就应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始终,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党建氛围,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也就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3 系统性强
党建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关键。而对于党建工作而言,其并不是只有一个环节,而是具备较强的系统性,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且整个工作开展过程也较为复杂。其中,党建工作主要涉及组织、思想、制度作风等的建设,任何一个环节缺一不可。但是,党建工作内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而灵活变动,这样就更加增强了党建工作开展的灵活性。由于高校党建工作比较复杂,故就需要高校中的每位成员做出努力,无论是大学生、辅导员,还是党务工作者,都应从自身做起,积极为党建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高校在后续开展党建工作时,也应始终注重系统性这一特征,构建系统化的保障体系,以此就能更好的提升党建工作的开展水平。
3 高校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主要路径
3.1 加强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
党员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而要想构建较为完善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首先就是要做好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全面提升高校全体党员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思想觉悟。而管理工作的开展形式也应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确保发挥出管理工作的开展价值。因此,高校就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建立一个定期活动机制和学习机制,丰富党员的日常生活,多举办一些党组织活动,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党组织。此外,大学生认知能力较强,且对新知识吸收较快,而党建工作内容也应从开阔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不断的创新党建工作的开展思路,增强党建工作开展的趣味性,以此就会吸引更多党员参加,进而也就能逐步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3.2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党建工作队伍
一支高质量的党建工作队伍,可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并且还能严格把控党建工作开展的各项流程,这样就能提升党建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就应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党建工作队伍,确保给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化保障。对于党建队伍的构建,应始终坚持专兼相互结合和德才兼备两大原则,确保能够积极培养出一批学历高、思想积极、作风端正以及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党员教师队伍。此外,高校还应定期的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或者定时派遣相关党员教师去外地学习,借鉴其他党组织的优秀经验,以此来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新鲜的想法。
3.3 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虽然能够给党建工作提供更强的约束力和管控力,但是整体的构建都不能偏离学生这一主体,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常教育的培训机制,确保将党建工作变得更加日常化。其中,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一般较短,对于党组织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此时,就需要运用正确且科学的理论去引导他们,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党员意识,这样就能更好的突出党政工作的先进性。对于党员发展,还应建立一套较为严格的发展程序,加强对群众和党员的管控,在扩大党组织队伍的基础上还应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此外,对于党员的管控,并非是限制党员学生的行为,而是要确立一个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清醒且始终牢记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能够极大的释放自己的个性,这样整个党组织队伍才会具备较强的活力。
3.4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的考评体系还不完善,且许多考评内容还有失公平性,这样也就无法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因此,高校就应首先完善考评内容,不仅要注重考评标准的全面性,还应充分的体现出综合性,确保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单纯的从成绩这一方面考量,而是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从价值观、人生观、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考察,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励学生前行。此外,高校还应定期的对学生进行考核,提升学生的党员意识,让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以此就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对于有效的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水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能力、党员意识以及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在高校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主要意义和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特征,进而从加强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党建工作队伍、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四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最大化的发挥出其的应用优势,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