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2021-01-02文|高峰
文|高 峰
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规律和特点,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促使中心工作沿着正确轨道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大使命。
一、机关党建发展历程
建党百年,机关党建应主动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党中央工作部门的建立,机关党建开始起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机关全面建立起来,机关党建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改革开放时期机关党建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决心和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创了机关党建新局面,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机关党建面临的问题
(1)谋融队伍不强,与工作需要不适。党务干部缺编缺人,专职不专,兼职党务干部工作不深入,造成党务工作落实难、质量低。一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建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有人感觉压力大,不愿走上党务岗位,会干事的人越来越少;二是受编制限制,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多为兼职,有的党务干部面对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有想法、没办法,有思路、无举措,想干不会干;三是部分人在谋划工作、议事决策方面站位不高,就党建抓党建,不能很好地与业务工作联系在一起,存在干了干不好的倾向。
(2)促融活力不足,凝聚力感召力不强。不少单位专职群团干部编制少,党务干部兼职群团工作现象普遍,导致少数人思想上有误区,认为党建工作是党务干部、党员的事,与群众关系不大,致使党建工作“圈里转”。
(3)激融载体不多,创先争优氛围不浓。部分单位有路径依赖,党建主动性不强,争当先进、对标进位意识不足,满足于现状。尤其在品牌创建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品牌焕发生机不够,新品牌选树培养不多,党建工作影响力有限,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
(4)强融手段不硬,从严压力传导不足。有的党建责任制未全面有效落实,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考评不严不细不实,评价不够客观精准。
三、解决的主要路径
(1)抓好人才保障是谋融的基础。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党务岗位上,建立能够胜任新时代新任务需要的党务干部队伍。
(2)发挥群团作用是促融的关键。让党建活动实起来、党员群众动起来、工作干劲鼓起来、干事风气正起来,以组织凝聚力、党建影响力涵育滋养讲政治、勇担当、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3)丰富创优平台是激融的核心。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能定位,聚焦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晒比评”,推进各项业务工作走在前、做表率。
(4)坚持长管长严是强融的保障。把牢全面从严治党“牛鼻子”,树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瞄准问题精准制导、靶向施策,通过建章立制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四、几点建议与对策
(1)把握正确导向,加快党务队伍建设。首先,要按照“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的标准选人用人,建立激励机制,让党务干部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到“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到“干成事”上;其次,建立党建包联制度,按照人员多少搭配、质量强弱搭配,根据各单位(部门)性质混合编组,成立指导组,负责帮助、协调各组内部、各组之间建立互检互学互帮机制,开展经常性经验介绍、 现场观摩等活动,定期组织优秀案例评选,促进机关党建做大做强;最后,着眼紧跟时代要求、适应业务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基础性、专题性、创新性业务培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2)发挥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领导力。首先,创新融合平台。各单位(部门)建立党务业务联席机制,根据每月形势任务变化,把大事、难事、重点事、复杂事作为会议研究议题,除党政领导班子外,适当扩大到单位中层、业务骨干或党员群众代表参加,充分吸纳各方意见,通过抓党建、管大局、把方向,保证决策科学性、民主性,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加强机关建设提供保障。其次,办好思政大课堂。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机关学习日,每周末灵活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宣讲、议政论政、体验实践等活动,通过党员带群众抓学思用贯通,提升党建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最后,重视舆论引导。要营造激励先进、学习先进、崇尚先进氛围,强化正面宣传和示范带动。各基层组织平时要多提炼挖掘党员、干部中的好人好事,利用《先锋专报》、先锋岗、短视频等形式及时发布先进事迹,用典型磁石效应激发争先创优、事争一流;要慎终如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以支部为单元建立风险防控排查机制,设置文化墙、警示台,实时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精神,定期发布行业易发多发的问题线索、曝光案例,以案示警进行随机性教育。平时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和节假日、八小时以外违法违纪易发多发期,提前经常性预警,通过抓早抓小、抓经常,推动作风不断优化。
(3)发挥品牌效应,打造机关特色载体。按照“业务出色、党建出彩”的思路,谋划具有行业特点的党建活动,用组织影响力推进中心工作提质增效。例如水利行业将传承“大禹治水”与做好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秦小禹”党建品牌赋能河(湖)长制、河(湖)长治,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维护者,为推进全民治河(湖)走在前、做表率。农业农村部门借力人才聚集优势,办好“三农大讲堂”,根据“三农”需求及时送科学、送技术、送文化下乡,为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总之,要充分运用组织影响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各单位(部门)不断走深走实。
(4)落实从严要求,优化监督评价体系。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对党建制度落实和质量提升的导向作用,构建便于执行、便于监督的考评体系。对长期落后的追责问责,对不作为、不进取、不担当的党务干部坚决调整下来,绝不能让党务岗位成为庸政、懒政、躲政者的“休闲之地”,对一直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褒奖,优先提拔任用,通过抓两头带中间。首先,完善年底量化考核制度。结合每年书记述职,坚持党建业务工作同检查,综合评定党务工作服务业务工作成效。对普遍性问题党组(党委)统一制定措施,个性问题下达整改清单,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求进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建立中期评估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单位(部门)半年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及上年度量化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综合评定,并将结果纳入年度量化考评得分中,形成与年度考核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的进度。再次,建立定期调度制度。把一季一调度作为制度长期坚持,部署党建工作注重服务保障中心导向,谋划业务工作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双向发力,及时研判分析,随时掌握动向,了解融合中遇到的难题和取得的成效,为总结经验做法、指导帮建提供遵循。最后,搭建互联网智慧党建平台。借助数据手段采集基础工作、规定动作动态信息,提高经常性工作落实评价精准度,把“线上压力”转化为“线下动力”,防止歇歇脚、松口气。
党建与业务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机关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排头兵,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必须坚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工作导向,软件硬抓、虚功实做。部署党建要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误区,警惕脱离业务的“自我循环”,谋划业务要讲政治,借党建之力,找准融合路径,既不能脱离业务空谈党建,也不能只搞业务将党建边缘化,更不能二者割裂搞“两层皮”,党建与业务工作要紧紧捆绑在一起,始终坚持政治统领、思想同心、部署同步、目标同向、行动同力,以党建有力引领业务工作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