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陈 尹

(重庆市武隆区示范幼儿园 重庆武隆 408500)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增加,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幼儿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希望能够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生活方面的问题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很多是因为幼儿们自身必要的自控和自理能力缺乏,不能合理地处理心理层面的问题。一旦教师与父母没有与幼儿进行有效是沟通与引导,就极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心理,阻碍其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

(二)存在规则方面的问题

随着幼儿自身年龄不断增长,他们在心理上也会发生许多变化。独生子女在当前幼儿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很多父母对幼儿比较溺爱,使幼儿没有养成良好遵守规则的习惯,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进而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三)存在交往方面的问题

在幼儿家庭中,由于受到家长及隔代长辈过分的溺爱,使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很好地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当中。久而久之,幼儿们就会出现孤僻和焦虑的状态,甚至是恐惧心理,抵触与他人交往,形成自闭的性格。

(四)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由于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导致幼儿在家庭中无法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有的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存在错误理念,认为只要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就是对其最好的照顾。然而物质条件的优劣,无法起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甚至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形成不良影响。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健康教育环境,重视幼儿动态成长

传统形式下的学前教育往往只是重视开展幼儿理论知识教学,对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则是持忽视态度,尤其是没有给幼儿们创设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此,要想开展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创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1]。首先,对年龄较小、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要特别予以关注,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其次,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素养,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做到态度和蔼、循序渐进,使幼儿产生依赖感,从而使幼儿更好地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最后教师要针对幼儿年龄不断增长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做到细致地观察,改进与优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实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有所下降。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实行开放式、游戏式、合作式教学模式,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在开展“走独木桥”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保护,有效地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鼓励学生不断向前。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趣味性、竞争性亲子活动,如夹棒跳、走迷宫、过河跨跳等,加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这样幼儿可以勇敢地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还可以通过合作制作玩具,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家园密切配合,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关键教育内容,不仅是简单的课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支持[2]。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发育。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突出了家庭教育在幼儿身心成长中的作用,尤其在生活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很多幼儿父母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工作中,缺乏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关心。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幼儿父母需要在工作之余,抽空陪伴幼儿的成长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且父母不能在幼儿面前正常,避免为幼儿带来心理阴影。除此之外,幼儿家长需要加强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四)注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各个幼儿的特点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既要注重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又要关注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还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形式,如针对问题突出的幼儿,应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治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爱。当学生感到教师尊重自己、爱自己后,就会唤醒其内心的自信与自尊,也会从心底发出对教师的敬与爱,使班主任的号召力更强,这有利于培养友爱和谐的班集体,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会心态健康、生机勃勃、灵气闪烁,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以,教育的真谛在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有了爱,就会产生许多教育智慧,甚至会产生许多教育的奇迹。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