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某吹填岛礁红火蚁咬伤110例临床分析
2021-01-02毕新岭王玉连
张 敏 胡 芳 毕新岭 王玉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上海,200433
红火蚁是蚁科昆虫的一个属,极具危害性和破坏力,名称中的“火”是指咬伤皮肤出现剧烈痛疼如火烧的感觉,它的拉丁学名为Solenopsis invicta,意思是“无敌的蚂蚁”,以难以防治而得名。其体型与一般蚂蚁相近,但体型较大的兵蚁体长3~6 mm。红火蚁全世界已记载181种,海南常见的是热带红火蚁。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在20世纪30年代末侵入美国南方,并逐步蔓延到美国南部15个州,后欧洲、亚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都受到红火蚁的侵入。2003年10月,红火蚁入侵我国台湾,甚至有报道桃园县的一名女性遭到红火蚁咬伤后死亡[1]。2004年9月首次在广东吴川确认红火蚁伤人事件,随后红火蚁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影响到全国多个地区。笔者在南海吹填岛礁执行医疗保障任务过程中发现多起红火蚁咬伤事件,为做好岛礁官兵的卫生保障工作,调查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南海某吹填岛礁官兵被红火蚁咬伤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海某吹填岛礁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接诊的红火蚁咬伤官兵共11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2例。年龄19~39岁,平均(27.2±2.3)岁。近一年接诊红火蚁咬伤人数比2018年同期明显增多,有同期人数每月3~4人次,增加至每月10余人次。
1.2 方法 收集南海某吹填岛礁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岛礁医院卫生统计报表记录及对门诊接诊的官兵进行详细询问是否有红火蚁叮咬史,再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官兵发病情况,进一步探索防治方法。
2 结果
根据本次调查南海吹填岛礁海军官兵红火蚁咬伤共计110例。户外如草地、操场训练、站岗时被咬伤,叮咬部位为暴露处,手部41例、腿脚部60例、面颈部9例。临床表现为有两钳刺入痕迹,局部皮肤瘙痒、疼痛、丘疹、水肿性红斑、水(脓)疱或瘀斑,伴或不伴头晕、头痛、休克、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为方便诊疗临床分为:轻度过敏(皮肤型):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晕(风团)、丘疹;中度过敏(混合型):皮肤出现瘙痒、疼痛、丘疹、水肿性红斑、红晕(风团)、丘疹、水(脓)疱或瘀斑;重度过敏(复杂型):头晕、头痛,全身过敏反应、休克、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其中过敏性休克11例(10%)、中度过敏71例(64.5%),轻度过敏28例(25.5%)。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局部伤口清洗消毒,皮疹冷敷、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氯雷他定。重度患者静推地塞米松注射液或甲泼尼龙注射液,肌注肾上腺素[2]。均治愈。皮损一般在2~7天消退。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治疗后,当天症状均得到改善。
3 讨论
吹填岛礁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岛上部分土壤、花木来自广东、海南等地,是岛礁红火蚁入侵的重要渠道。红火蚁一旦受到干扰,会迅速出巢发出攻击行为,近年来国内外均有伤人的报道[3],其上颚钳住人的皮肤,腹部末端的鳌针对人体连续蛰多次,释放毒液。毒液成分如下:(1)毒液中95%为一种名为Solenamime哌啶类生物碱毒素,结构或为2-methy1-6-n-a 1kyl(oralkeny1) Piperdineso,该毒素有局部组织坏死、溶血、抗菌和杀虫的作用,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和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细胞坏死,造成咬伤部位的疼痛和脓疱反应,但不会引起免疫性过敏反应;(2)5%为水溶性蛋白质,胜肽(pep tide)小分子。红火蚁毒液含有少量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是造成过敏的毒素,目前已有4种蛋白质抗原(soli-4)被发现,都属于碱性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会引起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如其中含有的磷脂酵素(phospholipase)及玻尿酸酵素(hya ha roh ida s)可能和组织肿胀相关[4]。在我国对红火蚁毒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红火蚁蛰后出现火烧般疼痛感,2 h内出现叮咬部位红肿甚至出现烫伤般的水疱,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如果水疱或脓疱破掉,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这些都是红火蚁毒液造成的后果。我们分析南海某吹填岛礁官兵红火蚁咬伤110例临床病患的治疗经过和恢复情况及南海吹填岛礁特殊地域性环境条件,提出以下预防措施:(1)切断源头是关键,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严防红火蚁的扩散蔓延。驻岛防疫首先要找到蚁巢、做好标识和灭蚁的工作。(2)开展防止红火蚁伤人知识培训。有红火蚁的地方设立警示标志,不接近蚁巢,以防遭到蚁群的攻击。要穿能包裹脚趾的鞋、袜子、戴手套,鞋子外周涂上凡士林[5]。
红火蚁的危害严重,目前对红火蚁蜇伤后的患者多采用对症治疗[6],能控制病情。红火蚁侵入地区应该加强防护,减少被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