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技能教学改革初探

2021-01-02康玉李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药学研究生

康玉 李丹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

0 引言

学生培养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一环。和培养本科生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不同,研究生需要在建立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与国际接轨”,需做到“内外兼修”。“外修”即学校学院以及课题组提供给研究生的海外学习机会,在英语母语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显然是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这应当以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前提,即“内修”。根据笔者个人留学经历了解,我国年轻学生英语综合水平逐年提升,但在以提升科研能力为目标的海外留学生群体、特别是短期交流学生群体中,仍然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学生与国际同行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因此,非常有必要在研究生新生培养阶段,进一步加强学术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训练。也就是说,对于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应仅限于专业英语词汇和文献的储备,而更应注重培养线上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为全面建立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具体到医药学科领域,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现正处于进一步深化和国际同行合作、加深国际化布局的关键时期。目前从创新药物研发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以及研发投入角度来看,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到同国际领先地位间的差距。在药学专业培养方面,作为一门连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甚至计算机等的交叉学科,既需注重理论基础,又可偏重应用,不仅国内外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别,国际知名学校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也各有侧重。这些都提示我们针对药学相关专业开设实用性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又具有良好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笔者在本学院开设了旨在提升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技能的课程,现结合课程开设两年以来获得的初步经验,试从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1 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效果整体仍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即是课程内容的局限性和教学形式的单一。课程内容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内容设置多局限于专业词汇教学、文献阅读和写作。这样的内容设置针对本科生课程教学,即侧重于专业领域大同行常用词汇的扩充、读写综合能力等的通用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尚且合适,但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即更多面对小同行领域多维度学术活动和交流的专业学术英语技能提升,则显得片面。此外,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实用技能的有效提升,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常换来学生的敷衍完成。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目标是加强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具体目标包括:提升科技论文撰写能力,提高文献阅读效率,提升学术报告质量,了解学术研讨会形式和内容,了解学术同行间线上线下多维度交流的形式和方式,了解申请海外职位的基本流程,提高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质量。对于科学研究过程所涉及的活动获得切身体会和实战经验,开拓国际视野,加强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更新力和学术创新力。

2 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

在不改变原本课程设置的总学时(32学时)、不过多地无效占用学生课外时间的前提下,笔者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从技能培养来分,主要包括药学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所涉及英文的听、说、读、写训练;从学习目的来分,主要包括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方法、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术研讨会的口头表达、在线学术论坛交流、学术报告幻灯片制作和演讲、英文简历、求职信书写和面试。其中教学重点根据学术活动的主要性和重要性,设置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学术报告的准备这两个方面。教学过程采用全程多形式的中英文互动,并辅助多媒体技术模拟求职面试和国际会议研讨等场景,确保每位选课学生每堂课的高参与度。具体的课程内容分配如下:

(1)破冰之旅和兴趣激发,文献阅读;

(2)英语写作与交流实践专题讲座;

(3)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从构思到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框架、行文逻辑训练、作图表);

(4)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背景介绍、方法部分写作要求、结果与讨论、标题和摘要、与编辑的沟通);

(5)实验室中的英语(英语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操作、常用仪器、试剂和耗材的英语表述规范);

(6)在线学术交流活动和海外职位申请(英文简历、求职信和面试);

(7)学术报告的准备(幻灯片制作、学术报告poster&talk、问答);

(8)学术研讨会(学术微报告+问答+评分)。

下面针对以上课程内容设置中笔者总结的关键要点进行详述。

2.1 强调学生为课堂主体

本课程设置的最重要基础就是需时刻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成为主导的一方。比如,在首次上课时,专门预留时间通过英文交流进行破冰活动。近年来本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在20人左右,授课过程中可保证每位同学的对话时间。一般由教师自上课开始直接发起英文对话,即在上课铃响起时即刻将学生拉入全英文环境,营造氛围。起始对话内容为“拉家常”,从每位同学最熟悉的内容切入,包括不涉及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家乡、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等,在随机选取几位同学进行师生间互动后,逐渐引导学生两两之间到多人之间进行问答。就目前获得的课堂经验来看,一般在带入轻松日常的交流氛围之后,同学之间即可展开基于自己兴趣的自然对话,且由于同学间的英语水平差距不大,不容易产生自卑感而羞于表达。此时已从教师主导转向了学生主导,而教师只需要留意口语水平较弱的学生,适时控场,为他们创造机会。再比如,在文献阅读授课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教师选取例文进行授课,更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文献进行阅读分享。学生必然选择与自身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因此收获的文献阅读经验更加符合每位同学自身的科研需求。与之对应的,在论文写作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研究课题写出完整摘要,之后再由教师对每篇摘要进行点评。简历制作环节类似。这些环节的设置给整个课程的进行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随机因素,也对教师的实时抓取问题和控场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以近年来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学生能够有效获得个性化能力提升,反响良好。

2.2 实用场景模拟和沉浸式教学

本课程主要设置两个实用场景模拟,主要场景为模拟小型学术研讨会。近年来,“学术会议场景模拟”的教学方案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已获普遍认可,该形式不仅针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实力进行训练,还作为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必经活动,帮助研究生新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学术会议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的报告幻灯片质量和讲述能力,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扮演会议主持人,全体同学扮演听众,引导同学之间进行问答互动,完整再现学术研讨会实际场景。每位同学的口头报告需独立完成,这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自己的报告和幻灯片,并在研讨会全程关注其他同学的报告内容,并基于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另一个模拟场景为海外职位申请面试。此前授课过程中已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学术简历,并对每位同学简历进行点评,因而在海外职位面试场景模拟中,教师基于学生简历内容,进行提问,特别是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类,保证所有同学的参与体验。此外,在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的过程中,亦穿插日常生活相关话题(目前主要涉及音乐和美食两个通用话题),一是提高学生兴趣,二是针对不少海外留学生在生活上难以融入的现实问题,提供实用生活场景模拟。这一环节也备受学生欢迎。

2.3 创新的成绩评定

本课程设置重在突出所有学生全程高参与度,因此着重提高平时成绩比重。经过每届授课反馈的调整,目前是将最终成绩划分为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40%)。每位学生每堂课的临场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记录为平时成绩。作业为针对个人研究方向的摘要撰写和个人学术简历撰写。期末考核方式为微型学术研讨会,由每位学生做英文学术微报告,并进行问答(根据选课人数适当调整报告方式和时长)。考核成绩为学术报告分数(80%)+问答环节分数(20%)。在学术报告打分环节,同学间的问答分数由教师评定,综合考量提问同学和回答同学双方的表现;而每位同学的学术报告分数由所有听众(包括教师和除本人外的所有选课学生)共同评定,其中教师基于专业性考量设置权重高于学生。此设置最初实施时,笔者曾担心由于多人评分标准偏差导致对评分公平性产生影响,但实际实施后发现效果良好。在以往的传统形式学术研讨过程中,真正进行互动的只有演讲人和教师二人,而其他同学则参与意识较弱,且很难获得参与感。而在要求学生参与分数评定后,每位同学都具有足够的参与度,更能够借由此形式从听众视角获得演讲经验。评分过程中由笔者发布评分标准,从多个限定角度进行框定,引导学生明确评判角度。评判基本项目具体包括: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内容熟练、概念准确,讲解清晰、表达生动,PPT展示清晰、版面合理、重点突出,时间把握合理。此外还设置附加评判项目,包括研究内容与水平、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鉴于授课对象多为研究生一年级同学,科研工作刚起步,很难对内容的科学意义与水平给出准确判断,因此附加评判项目不计入分值,只作为引导学生思考的手段。该成绩评定流程实施以来,明显获得来自学生的正向反馈:一是学术研讨整体的气氛热烈,问答积极,所有同学都在进行全程参与;二是学生能够通过多角度细致评判他人的学术报告,换位思考,从而反思自己报告的不足;三是加强了学院内研究生新生对药学各研究方向的初步了解,为后续研究工作中可能的学术交叉创造了契机。收集学生评分卡后发现,同学们对于学术报告质量的判断标准几乎都能达成共识,争议性不大,因而也能保证多人评分的公平性。

3 总结

综上,笔者针对现阶段药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代表性问题,在本学院开设了旨在提升药学研究生学术英语交流实用技能的课程,通过对授课内容的丰富和实施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加强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药学研究生
第一届/第二届雷达学报博士论坛优秀学术报告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