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典籍中地名的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以《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英译本的地名为例

2021-01-02韦希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语言学异化译文

韦希杰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7)

1 生态语言学概述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简称EL),又称语言生态学(ecologyoflanguage),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研究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语言学家E·Haugen在1971年最早提出并使用“语言生态”(languageecology)概念,他在《语言生态学》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将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作隐喻类比。生态语言学认为,世界上任何语言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自然、社会、文化、人群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语言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语言的多样性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一大重点。与生物生态多样性一样,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确保人类在地球上健康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生态语言学从全球生态系统的高度思考语言多样性问题,探索语言、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作用关系。

2 语言多样性与异化翻译

语言的存在构成了世界语言的生态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的加速衰变和消亡已经不再是正常的发展变化现象,原因是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普及和其承载的文化霸权。表现之一便是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交往的文件往往是用归化方法译成英语,较多地去适应英语语言文化。长此以往,弱势语言的国家民族主体性难以得到彰显,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过程被加剧,语言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抵制英语的霸权,保护弱小民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已是刻不容缓。

美国学者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提倡“存异”而非“求同”。他“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1]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保存异国语言的特色,使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并促进文化传播。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异化翻译可以让强势的目的语的读者更多地了解并接受弱势语言及其文化,提高其地位,拓宽其文化影响范围,从而为弱势语言的生存拓展空间,是保护语言及文化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从而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生态的平衡。[2]

3 中国典籍中地名的异化翻译策略

中国的典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出版是我国提升国际形象,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典籍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传播民族文化,异化翻译策略应为首选,可以更好地保留汉语的文化信息,避免因归化策略所造成的“文化亏损”。译者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把弱势语言翻译成强势语言时,要多采用“异化”或者“译者现形”的翻译方法,结合脚注、尾注、解释等辅助翻译技巧,传播弱势语言的声音。[3]

地名不单纯指代某个地方的名字,还涉及历史、地理、文化、语言、民族等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名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翻译地名需要译者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喻世明言》中的名篇,冯梦龙根据史书的记载,经过艺术加工,生动地叙写了南宋末年奸臣贾似道的一生。本文将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杨曙辉、杨韵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英译本的地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说明中国地名采用异化策略翻译的必要性,希望对中国典籍的地名翻译提供帮助,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3.1 音译

当原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很大和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和新产生的术语主要用音译。《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英译本中的地名大部分采用的是音译法,即用汉语拼音把汉语词汇拼出,如“Xiangyang(襄阳)”“Fancheng(樊城)”“Zhangzhou(漳州)”“Ezhou(鄂州)”等,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的特色。

3.2 直译或音译加注释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地名翻译中的注释必不可少,加注释时应当考虑地名的作用,如表明位置,则可以注明是今天的哪个地方;如蕴含其他意义,则应当一并在注释中说明。[4]当文内注释过于冗长时,会影响译文的简洁性,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文末注释的方法。

例1:理宗大喜,遂封为两淮制置大使,建节淮扬。

译文:Immensely delighted,Emperor Lizong appointed him military commissioner of the Huai region to be stationed in Yangzhou.

Note 13:The Huai region is between the Huai River in the north and the Yangzi River in the south,in present-day Anhui and Jiangsu.

宋朝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叫“路”,北宋初年全国分为十三路,后逐步增加,南宋时期的路总数在十六七个左右。淮南路在北宋元丰后分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淮扬”一词出自南宋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其中“淮左”指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自此扬州又称为“淮扬”。考虑到现代读者不一定清楚“两淮”的地理位置,译者把“两淮地区”直译为“theHuairegion”后,在文末进行注解,指明“两淮地区”大致在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北部。

例2:当初北宋仁宗(注:原文有误,应为真宗)皇帝时节,宰相寇准有澶渊退虏之功,却被奸臣丁谓所馋,贬为雷州司户。

译文:Back in the days of Emperor Renzo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Prime Minister Kou Zhun repelled the Liao invaders from the north at Chanyuan,but the evil court minister Ding Wei cast aspersions on him and contrived to have him demoted to the post of comptroller of revenue of Leizhou.

Note 30: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Jingde reign period(1004-7)under Emperor Zhenzong,the Liao swept south in an invasion against the Song.Kou Zhun(961-1023),the prime minister,led an expedition to Chanyuan(in present-day Henan)and killed the leading Liao general.However,the advocates of appeasement prevailed and negotiated peace in a treaty historically known as the Treaty of Chanyuan.

澶渊即北宋时的澶州,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因古有称为澶渊的湖泊而得名。“澶渊”在中国历史上因发生过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而著名。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下侵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率军亲征,双方在澶州对峙,宋军射杀辽军主将,辽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签订盟约。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基本结束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长期的和平。在翻译“澶渊”这个地名时,译者选择了音译和文外加注的方法,说明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也告诉译文读者与该地有关的信息。鉴于对“澶渊之盟”这个历史事件进行解释需要一定的篇幅,文外注释也保证了译文的通畅性,使得译文读者的阅读不会因此打断。

3.3 增译法

增译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增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汇和表达,以便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例3:那时宋朝仗蒙古兵力,灭了金人。又听了赵范、赵葵之计,与蒙古构难,要据河守关,收复三京。

译文:At the time,the Song dynasty had just wiped out the Jurchens with the aid of the Mongolian army.However,following the advice of Zhao Fan and Zhao Kui,the court engaged the Mongols in hostilities over control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Yougu Pass and demanded to recover the three cities of Kaifeng,Luoyang,and Yingtian.

“河”“关”“三京”到底指哪些地方?生活在南宋和冯梦龙时代的人自然不会陌生,但对于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读者来说,会是一头雾水。如果简单直译成“river”,“pass”和“three capitals”而不加以解释,就很难让读者理解。事实上,“河”指黄河,“关”指潼关,“三京”指的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北宋时,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为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为北京,其中东京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靖康之变,金国灭北宋,之后建立的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两国疆界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正式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格局,北宋四京俱沦入金国版图内。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灭金,但双方对灭金后河南地的归属没有明确约定。南宋理所当然认为应收复中原故土,主战派大臣赵范和赵葵兄弟提出“据河守关”的建议,即把南宋的边境从淮河、大散关一线向北推进至黄河、潼关一线,东京、西京和南京都位于黄河南边,这样势必要收复包括三京在内的河南、陕西等地,与占领这一地区的蒙古军队发生正面冲突。译者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把“河”补充译为“the Yellow River”,“三京”译为“the three cities of Kaifeng,Luoyang,and Yingtian”,增添信息,指出“三京”所指的城市,向英语读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但笔者认为,“关”译成“YouguPass”有误,应为“TongguanPass”;结合历史背景,“京”译为“capitals”更恰当,因为更能凸显出这三个地方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非一般城市可比。

4 结语

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生态健康发展的表现形式,异化翻译是保护语言及文化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保持人类语言及文化生态的平衡。从语言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外推介本国民族文化,应首选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让译文读者了解并逐渐接受这种文化差异。中国典籍中的地名看似简单,实则负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简单的音译或直译并不能达到有效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注释或增译,保证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地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减少阅读障碍,使得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语言学异化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译文摘要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I Like Thinking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