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与策略
2021-01-02范星佑
范星佑 谭 艳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0)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仅体现了教师超高的教学水准,同时也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一种训练;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属于发展中的人,教学得以学生为主角,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课堂上的提问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特点,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打开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养成动脑思考好习惯的;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方式。笔者通过深入乡村的小学语文课堂听课,对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进行一定的探究,总结归纳出课堂提问的当前现状与有效策略。
1 目前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1.1 环境创设不佳
部分乡村小学语文老师没有注重对提问环境的创设,随时随地可以将问题抛出,讲课讲到一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立即提问,忽略了此时此刻学生的状态以及班级氛围,学生有时一头雾水。
1.2 提问方式不够创新
缺乏创新性的提问课堂教学的一大败笔,在笔者所听过的《白鹅》一课,老师的开头提问就很没有水准,她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很通俗的一种问法,一开头就没激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或许她换另一种问法,请同学上台模仿鹅走路的样子或者拿出纸和笔画鹅的简笔画会更好。创新不仅是民族之魂,更是提问之精髓。缺乏创新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也是家常便饭,提问老套,枯燥无味;某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提问毫无新意,对课文的解读枯燥无聊,学生似懂非懂,教者无所适从;在结尾时不断的重复,对此课文的学习结束后,你想到哪些问题?每当学生回答一次,她都问其他同学“好不好”,以至于整堂课都被她毫无技术含量的问题笼罩,而且虽然结尾的问题看似可有可无,可精可简,可繁可陋,但问题提得好,也是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1.3 缺乏对学生的关注
笔者在乡村小学观察发现,有的老师在面对课堂提问时,只顾自己的课程进度,噼里啪啦说完一大串问题之后,没给或者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来思考,还没等学生想出来就急忙公布答案,紧接着继续下面的学习,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在一瞬间灰飞烟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某老师在上《七律长征》时,请同学思考并翻译句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没等同学反应过来就把翻译念一遍进入下一个句子翻译,一点思考得余地都没有,提问过于快速,无法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
1.4 提问反馈激励性语言缺乏
有些老师在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时,对于大多数与标准答案跑偏的回答持否定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了挫败感,将自己的想法封闭,取而代之的是低头不语。将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打击得灰飞烟灭,课堂提问自然不见成效。
1.5 提问术语太过于专业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太过于专业的提问术语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当老师说出某个专有名词时,学生一脸懵的看着其他同学,不知所云;难以理解教师所提问题,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导致场面一度混乱,教师不得不重新组织贴近学生思维得语言进行提问。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但是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过于专业的术语并不符合他们的逻辑思维。
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应具有一定的策略,不能让提问仅限于简单的发问,因为如果只是重复书本上的一些简单问题就能得到答案的做法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掌握一些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希望能对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1 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是提问取得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下的情境教学法可以在此大放异彩;有效的提问需要将情境教学法贯彻其中,良好的提问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张弛力,让学生处其境,想其景,对教材进行深刻剖析,达到人文合一的忘我境界。
2.2 课堂提问要创新大胆,具有趣味性
缺乏创新是课堂教学提问中很难做到做好的。课堂提问注重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好的问题执行起来往往一本万利,毫不拖泥带水;所以要将创新贯彻到提问中,与课文紧密相连。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奇特新颖心理设置问题,把学生带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完美地与创新所契合,成效无懈可击,让整堂课在理想与现实的交替中前行。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开头的提问就很好的体现了创新性原则,“只有一个地球”顾名思义当然与地球密切相关,地球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当然王老师的创新之处当然不在于直接对同学们发问关于地球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抛砖引玉,直指美国《时代周刊》。并发问“你们知道1998年时代周刊的年度新闻人物是谁吗?”通过和学生对《时代周刊》年度新闻人物的闲谈,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引出了“地球”这一主题,让地球的新形象在同学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好奇心瞬间被激起。有别于通俗老套的提问,王老师为自己的课堂提问制造了闪光点,让众所周知的知识点焕然一新,并且还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求知欲,这就是创新的魅力所在。所以课堂提问也应遵循此原则,让创新凝聚课堂,让提问不再枯燥。
2.3 提问应遵循激励性原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正如小学特级教师于漪在某节公开课时,讲到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千万万颗行星”时,有同学提出了“万万”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如此问题惹得全班哈哈大笑。于漪老师见此发问“众所周知,‘万万’的意思是‘亿’,那么问 题便来了,这句话为什么不将‘万万’改成‘亿’呢?”于老师这么一问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大家思考过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于老师的总结与提醒,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刚才提问的那位同学并对他鼓掌。我们在提问中尽可能的将孩子的愿望呵护好,以慈母而非毒皇后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回答,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要给予肯定的赞许。多用“你真棒!做得好!真勇敢!没事,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想学生所想,让提问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拷问。
2.4 提问要具有目的性,直奔主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问亦如此,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预设,在提问之前应充分考虑其目的。如著名教育家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她在讲解“子”一字时,她问同学们,晏子原名晏婴,但是为什么称呼他为晏子呢?学生回答道因为晏子是齐国大夫,对齐国有功劳,全国百姓都爱戴他,所以尊称他为晏子。那么问题又来了,假如窦老师也生活在那个年代,要注意老师的性别,我可能也对国家做出了我的贡献,他们怎么不称我为“窦子”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窦老师的提问直击我不能被称为“窦子”的原因与性别有关。从而引导同学们思考原来“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以此获得对“子”更加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可见有目的性的问题往往更具冲击力,收到点石成金的优良效果。明确提问的范围,提问的学生,希望得到的结果,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将问题具体详细化,通过一定的目的达到一定效果,这就是目的性问题的终极目标。
2.5 提问的语言表达要贴近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逻辑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中即使有了抽象思维的存在,但依然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理论性太强的问题不是小学生所能接受的,反而使他们思维混乱。于永正老师在解释《番茄太阳》一文中“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一句时,他先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个“追”字,为什么说明明的笑声能追着人走呢?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同学们回答拟人的手法,他就拿自己为例,只有贴近学生的思维,提问才算成功。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调动了课堂气氛,巧妙的提问,犹如抛砖引玉一般,能让学生的思绪如喷泉般涌出。学生思维的开拓往往是由有效的提问引领的,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思维所能达到的制高点,课堂提问的还在于师生间能获取相互有益信息,也是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学生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反馈,不断调整学习态度,加强学习方法,博得师生共赢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