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教“一五三”教学模式案例探索
——以《求职信的写作》为例

2021-01-02董秀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导学微课探究

董秀娟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一五三”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是指:“一”是指创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做学研改,迭代层进”教学理念,解决学生主动性不强问题;以真实情境,项目化写作任务为载体,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究学习、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阶段,完成问题导学,小组促学,微课助学,讨论释学,评价测学五个关键环节,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强化学生的“读—写—研—改”过程训练,注重写作主体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现过程与结果综合能力评价,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种类文书的性质、未来岗位文种使用频率,分别以项目、活动、案例为载体,创新思维,以“问题导学”为思维导向和内在线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营造氛围,运用原创应用文闯关游戏为新课开展有效预热。基于“一五三”教学模式,探寻个性案例,在课堂中如何应用“一五三”模式值得我们探索,下面将通过《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求职信的写作》为例探究“一五三”教学模式。

1 课前自主学习

求职信的写作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求职文书模块的重要部分,在讲授求职信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求职简历的写作方式,本次课将在求职简历的基础上,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掌握求职文书的重要性,并区别了求职简历与求职信的区别,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给大家抛出“为什么有求职简历还要写作求职信?你怎么理解求职信?求职信和求职简历区别在哪儿?”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并布置小组任务写作求职信,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到任务中,小组组长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简历和求职信有了简单的了解,并且大致知道了简历和求职信的区别后,通过实际写作小组探讨进入课堂学习环节。

2 课端导入学习

课前每个小组已经完成了求职信的写作,通过互换的方式,在课堂上模拟求职现场,互相找出每个组的优缺点,实际通过班级模拟招聘会,模拟应聘环节,选出小组最优秀的求职信以及写作不规范的求职信在石墨文档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找出每组展示求职信的优缺点,在小组探究学习中纠错、整改、完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

3 课中探究学习

通过“读、写、研、改,迭代层进”的理念架构逻辑顺序,运用“小组促学、微课助学、讨论释学”等关键步骤和策略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学生写作的求职信内容及格式上,小组互评完写作好的求职信后,教师再通过展示真实案例,例纠错点评、让学生在纠错点评和老师的补充点评过程中,渗入理论知识,掌握求职信写作的方式及格式,通过真实的写作案例,让学生掌握求职信的写作精髓,避免误入求职写作的误区,再通过总结深化等几个环节进行突破,使学生掌握求职信的写作要求也就是知识点、能够完整写作一篇求职信也就是技能点、在写作过程中渗透诚信写作这一思政点,通过职信写作“五”环节有效达成目标。

(1)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兴趣。以求职信写作真实项目、案例为载体,以“问题导学”为思维导向和内在线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知识学习营造氛围。

(2)通过小组促学,解决重点知识点。学生完成“探究案”——求职信的写作和简历的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通过同层“对学”,解决一般问题,并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求职信写作中语言的运用、标书的方式等问题向小组提交,然后小组集中讨论提交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教师全程参与指导。

(3)微课助学,引出重难点。针对课时重难点,教师制作微视频,将问题形象化、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视频,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4)研讨释学巩固重难点。探究研习是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中完成。师生通过反馈点拨、高效展示、合作交流、点评提升、归纳反思等,对核心问题展开探究,答疑解惑。

(5)评价测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小组促学”结束后,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对优缺点进行点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纠正错误,将求职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重点知识进行梳理,例如,在写作内容上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介绍评价自己一定要适度,要自信不能自负,可以谦虚但不要过分谦虚。写作格式和语言上,一定要格式完备,缺一不可,并且要区分投递求职信的方式,网投以及现场投递求职信的注意事项等;在求职信写作语言上行文流畅、不写空话套话、称呼一定要明确等;最后在求职信写作中融入思政教育,点出在写作求职信时一定要诚实守信,正所谓诚实守信、“信”如其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锻炼表达与交流能力,进行思维的碰撞。

4 课尾总结学习

总结与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结合课前自测、课中数据平台形成性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做全方位凝练总结,并再推送全课测验,通过“评价测学”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贯穿“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怕挫折、追求卓越、彰显格局、拓展国际视野的岗位素养教育。并且在课堂中创建“赛课融通”评价,实现教学评价与竞赛评价的融合。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系统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变化的信息和证据,根据赛课融通标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教学过程和质量的考核。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评价与竞赛评价的融合。

5 课后拓展学习

通过线上反复式复习、收集资料、挑战难度分层作业,力求让学生在格式准确度、文辞精准度、小组配合度、文书完成度、过程有效度、拓展广泛度等方面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对技能的掌握度。

以求职信的写作为例,课前教师再平台发布任务,让学生写作好求职信,熟悉相关文本结构,结合微课学习,及时与教师线上互动,为教师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课中根据模拟情境写作求职信,实现师生、生生、组间完成“读、写、研、改、展、评”等关键环节,解决重难点。课后通过分层作业,挑战最后的加分项。

除了求职信还可以以传播文书“新闻”写作为例,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导学任务,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收听新闻,熟悉新闻文体结构,结合学习平台“新闻六要素”微课学习,自测预习效果,及时与教师线上互动,为教师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课中依托写作项目情境观看新闻动态,寻找消息写作角度,辨析提取素材,师生、生生、组间完成“读、写、研、改、展、评”等关键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软件、团队配合读、写、研、改、测、评、教师精讲解决教学重、突破教学难点。课后拓展分层作业,团队完成平台知识技能点的复测,同时挑战成立“记者采访团”采写稿件,推荐学生作品投稿新闻媒体平台,按录用发表级别给以加分鼓励。

高效课堂的实施,高效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通过研读、讨论、实践,整合大赛各环节的内容和标准,分解赛项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教学。在资源转化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符合行业标准、契合生产或工作过程、突出技能特色。通过严格教育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岗位的素养要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精细化的重要性,逐步培育师生的工匠精神。还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教学过程和质量的考核,内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导学微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