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寓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1-01-02钮羽群
钮羽群 潘 铖*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2.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高校公寓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场所,统计显示学生的休息、学习、娱乐、交流等活动涉及70%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可认为是他们的第二个家。由于其所属人群(在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且伴随我国90年代后期的“社会办大学”的模式转型,导致大学生公寓是人群最混乱、事件最高发和管理最困难的“三最”典型。古有孟母三迁的举动说明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成长,公寓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公寓也由于其种种特性受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成为事件的核心焦点,即使再小的事件也会迅速升级。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公寓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的稳定。高校公寓管理遵循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管理学生、服务学生,为“第二课堂”提供平台。浓厚的公寓文化也是学校向外展示的招牌。
1 当前大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层次过多,管理力度不够
随着大学的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公寓管理层已经是一个看似独立于大学教育系统之外,但又与高校本身管理密不可分的特殊存在。目前,高校公寓管理主要包含高校内部的后勤部门(一般为社会托管公司)、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等。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战,存在教育和管理的盲区。例如,隶属于公寓社会托管公司的一线公寓管理员和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各院系的辅导员是公寓日常管理的中坚力量。公寓管理部门认为公寓内的学生工作由学校学工部门来抓,他们偏重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和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而学工部则认为学校公寓管理已独立出来,公寓内的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应由公寓管理部门完成,两部门之间相互推诿[1]。
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激增,有出现重视建设轻视管理、重视教育轻视生活的现象,一些高校对于公寓管理没有准确的认识,对于公寓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社会化的公寓托管公司打破了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固有模式,形成学校多部门和公寓托管公司的共同管理模式,新型公寓管理模式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经验,各项制度也不完善。例如,公寓的结构和设计不合理,底层多被商店占用,缺乏相应的学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学生的许多需求不能及时解决,易使问题堆积,引发更大的矛盾;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管理能力和经验[2]。
当前各高校公寓管理不断深入改革,公寓管理和建设的模式越来越丰富[3]。现阶段90后大学生人群独生子女较多,社会经验近乎为零,人员单一化,使其成为犯罪分子优先考虑人群[4]。学生公寓也成为安全事故爆发的重灾区,安全稳定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底线,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5]。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却充斥着推销、盗窃、诈骗等犯罪分子的活动轨迹,大学生现金财务等受到损失[6],不利于大学生得正常学习和生活。由此可见高校公寓的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借助社会力量支持高校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的管理成本,但同时也削弱了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
1.2 校园文化建设不足
目前高校公寓管理过程中手段较为单一,缺乏教育管理和文化建设功能,认为公寓只是大学生居住场所,忽视了其育人功能,大学生公寓的教育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弱化。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吉俊民曾说“学生公寓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学生公寓管理者是没有讲台的教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者要以公寓为阵地,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立德树人。”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是公寓发挥育人作用的基础。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指大学生长期的公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包括了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消费方式等,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在高校公寓社会化多年改革后,高校公寓的硬件改善较大,公寓环境的提升明显。但是,各高校在大学生公寓的软件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许多的公寓活动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很好的利用公寓阵地来进行思想教育,没有树立品牌文化[7]。
1.3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匮乏
近阶段的大学生近乎全部都由高中生直接过度,缺乏社会经验,安全意识低,抵抗社会诱惑能力差,易被社会不良分子诈骗或利用,造成自身安全与钱财方面的危机,甚至导致犯罪。对基础设施的认知和日用电器等常识缺乏,在室内私拉电线、网线,使用违规电器,破坏基础设备,以及不妥善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离开宿舍时忘记关门,甚至乱扔钥匙或随便给别人等,寝室安全隐患不断,甚至发展为较严重的安全事故。
1.4 大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利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人群,却不断的被爆出网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而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物质不断富足,学生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和个性需求有很大的变化,学生中的贫富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增加了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的难度;部分学生道德意识较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罔顾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沉溺网络游戏,崇尚自由,以至荒废学业,人际关系差。
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对策
2.1 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首先,建立和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是发挥学生公寓多功能作用的基础。从学生公寓管理的实际出发,定期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完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学生公寓管理分工明确,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做到四个凡是,即“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其次,增强管理力度的投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公寓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高等教育逐步普及,表明学生已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对象,因此学校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主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改变之前把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当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把管理转化为“服务”,实现“管理、育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目标。
2.2 营造公寓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公寓管理相结合,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营造积极向上、和睦温馨的公寓文化氛围。例如,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寝室美化大赛,各项体育竞赛,生日送祝福,美食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3 辅导员和学生自管会进驻公寓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通过入住学生公寓,深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在公寓管理中成立学生自管会,吸纳优秀的学生加入组织,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又能把公寓工作的重难点传递给学生,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参与公寓管理,一方面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另一面能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此外还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高校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拓展学生教育管理内涵、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带来重大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正确看待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推动高校公寓更快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