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课程思政理念搭建高校线上专题教育平台

2021-01-02宗春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思政教材政治

宗春燕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近些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也进入了活跃期。线上教育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线下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在特殊时期,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模式,与线下教育相辅相成。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之时,高校由于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来源范围广,往往会受到出行的限制。大学生处在思维和行动的活跃期,城市封闭、出行受限、学生滞留校园无法返乡、学校被迫停止线下授课、校园物资缺乏等现实问题,很容易让“高度限制自由”下的高校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不适,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革中谋求新发展,将提升亲和力与针对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满足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理论与情感需求[1],将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统一起来,以学生为本,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2]。根据现有的多个研究表明,在线下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3]-[6],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高校应当重视线上课程的开发,以线上加线下的教育模式,实现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7]。一方面,寻找有效、灵活线上教育教学模式,上好新形势下的网络课程,提高灵活性,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应结合社会发展动态,以史鉴今,利用党史国史故事,结合国家社会治理过程中鲜活的案例,让思政教育更加稳人心、激斗志,从而稳定校园秩序、激活学生学史爱国的正能量,让思政课教学更有亲和力、针对性。

1 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与发展

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协同教育,课程思政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将课堂的主要任务由教学转变为教育,将教师的职能由传播者转变为引导着,通过对课堂的重新塑造,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蕴含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中,提升课堂教育的品质,给知识和能力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帮助学生进行灵魂的改造[1]。2010年,上海市率先进行了“学科德育”的课程改革理念,多所高校纷纷推出了大国方略、闻道中国、治国理政等名师课程,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通识课课堂[8]。课程思政理念强调从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着力将思政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平台的现实意义

2.1 利用网络载体,汇聚强大正能量

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游戏、网络聊天、刷剧、看视频占据了很多大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极易诱发身体和心理等诸多健康问题。传统思政科以线下形式为主,教学内容有教材可依,准确翔实,但往往灵活性受限。而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有效防止不良信息或负面舆情带来的消极思想。

2.2 普及科学知识,坚定必胜信心

大学生处在由简单的学校向复杂的社会过度的关键时期,当一些重大事件突发时,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和意识形态的匮乏,许多大学生会产生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慌的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线上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历史的和科学的视角,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正向内驱力,提高学生动力感,增强学生主动求知意识。

2.3 学习英雄事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而不断奉献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批不畏生死、勇于担当的典型人物,他们的故事作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能够唤醒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同学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和感恩意识,达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3 线上思政教育平台的教学实践

要实现线上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及使用,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教材建设。

3.1 注重特色课程的培育

搭建线上思政专题教育平台,需要在教学内容、教材挖掘及教学方式上作出改革创新,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网络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形式多样,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效的进行利用,是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努力达成的教育目标。思政教育元素的利用,首先需要对高校思政课程的体系进行新的创造,将彰显我国繁荣昌盛的教育元素放到网络课堂教育当中,让学生从教育的源头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其次,转变教学方式,利用专题教育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方位学习机制,将思政元素无缝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三是深挖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素材进行挖掘放大,在挖掘放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将思政教育的外延无限扩大,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通过专题教育平台的创建,可以让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更加立体化,更加生活化,让学习生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加和谐,提高学生的道德建设。

3.2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在于教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将思政教育融入网络课堂的教学水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学会建立网络思政教育教学的模式。在网络课堂的教学当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为学生重塑三观,让学生能够对正确的三观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能够清楚地分辨不良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并且自觉抵制网络世界当中反映出的各种不良观念的侵蚀。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解答解惑,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时代性。四史教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四史的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传导主流价值观的需求。

术业有专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虽然有着较强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但对于专题教育平台的搭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在搭建思政专题教育平台时,要让有技术经验的专业人员与思政课程教师相互配合,将思政教师放入网络技术团队是比较有效的做法。在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思政教师能够对思政教育的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对网络教学的方法给予技术人员指导,使教育平台能够更好的、更全面的发挥出思政课堂的育人功能。

3.3 加强对教材的建设

高校思政专题教育平台的搭建与使用,离不开学校对教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思政课程教材都是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教材当中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少之又少,需要教师去不断的挖掘。因此,加强对教材的建设,也是有效搭建和应用思政专题教育平台的另一重要手段。在加强教材建设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生活中的思政等内容编写入思政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或以辅助教材的形式,配合主要教材使用。此外,还可以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多渠道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

4 小结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显性思政”通过在高校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实现,“隐性思政”则强调发掘高校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有机结合。利用线上灵活且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专题思政教育,实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中“隐性思政”的目的,将科学和历史知识的普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思政教育实效,为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树立积极心理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思政教材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材精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材精读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