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竞争
——感染病学不断创新,引领发展
2021-01-02陈丹,沈昱平
感染病学科的发展历史,是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传染病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缩影。浙江省感染病学科的发展,从艰难起步到跨越发展,已有60余年历史。目前,我省感染病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推动了我国感染病学的发展。
1 浙江大学感染病学的发展回顾
1.1 创建学科,起步发展阶段 1955年,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将原由内科承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划分出来,建立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病房。1956年,浙江医学院建立传染病学教研组,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成立传染病科。随后,传染病教研组、传染病科和传染病研究所先后建立,为我省传染病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王季午教授作为感染病学科创建人,他总结了国内外传染病研究最新成就,主编中国第一部传染病学参考书,是中国编著传染病教材的奠基者,也是中华内科学会传染病学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的前身)首任主任委员。
1.2 克服困难,艰苦发展阶段 1966—1986期间,对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当下流行病开展全面研究工作;1979年开设肝炎专科门诊,传染病研究所也开始集中开展病毒性传染病的系列研究,期间荣获多项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同时,学科教学工作加强,开展了高层次传染病研究和临床人才的培养,推动传染病学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3 明确目标,快速发展阶段 1986年以后,浙江医学大学传染病学科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传染病科进行合并,重新组建传染病研究所;2001年,感染病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更名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学科重视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课题研究,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难题,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果。
1.3.1 人工肝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1986年,李兰娟教授组建人工肝课题研究小组,历经10年,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重型肝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获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李兰娟教授由于在传染病诊治领域,特别是在人工肝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和贡献,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还当选了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此后,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担任第八、九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1.3.2 微生态学研究创新发展 1994年起对肝病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进行了系列研究,首次提示肠道微生态变化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2001年李兰娟主编《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研究的基础。2007年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3.3 传染病防治成绩显著 2003年SARS袭击人类,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全面开展对SARS患者的实验诊断、临床救治和科技攻关。浙江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发生二代传染病例、没有一位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的省份。
1.4 把握机遇,跨越发展阶段 2006年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传染病大楼投入使用。2007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入围教育部“2011计划”,实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2019年,正式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实验室充分整合国内优势资源,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重大科学研究任务为牵引,开展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实现学科的跨越发展。学科带头人李兰娟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主编研究生、长年制等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科自2014年起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
1.4.1 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病、肝衰竭诊治研究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人工肝治疗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显著降低;首创Li-ALS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新方法,5年生存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重症肝病诊治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创新团队奖;创建全国最大规模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及大数据云平台,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和重症化发病机制研究突破。
1.4.2 创建肝病肠道微生态诊治新理论新技术,引领和促进国际人体微生态研究 创建全球首个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基因集,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获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1.4.3 新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技术新突破 2013年浙江大学感染病学科领衔H7N9禽流感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组,在发现新病原、确认传染源、明确发病机制、有效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新性地应用李氏人工肝技术救治H7N9重症患者,消除细胞因子风暴,显著降低病死率,成果在《NEJM》发表,研究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李兰娟带领传染病团队奔赴武汉,深入红区,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推广应用“四抗二平衡”经验,并将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还积极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新冠疫情防控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同时实验室开展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重磅揭示国际首个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细结构,成果于9月14日刊登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Cell》。
2 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发展回顾
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原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成立于1982年。1987年,浙江传染病肆虐,分会专家为我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献计献策。1998年,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积极开展高层次学术活动,促进感染病学科的发展。同时还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重视知识的更新。分会联合肝病分会于2003年举办新发传染病国际研讨会,探讨SARS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200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2009年,积极参与制订国家级指南及诊疗规范——由李兰娟院士牵头修订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2009年版)》,以及《戊型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2004年以后,分会每年召开全省委员会1次,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的同时,加强自身素质和水平建设。十三五期间,分会还成立护理学组和儿科学组,通过一系列活动带动传染病护理及儿科传染病业务水平;在医联体创建感染病学科,远程医疗协作方面硕果累累;“省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构建完成。近40年来,感染病学分会不断壮大,积极推动着学科的发展。
3 浙江省传染病学发展的展望
历经60多年的发展,浙江大学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内学术水平领先的传染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基地之一。本着“开放、竞争、流动、联合”的方针,在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今后将继续整合相关学科的精华力量,开展创新性研究。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医学高峰”建设,同时依托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力量,重点提升基层(县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及传染病救治能力。
成绩只代表过去,传染病学科的美好未来需要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开创。未来将继续瞄准传染病研究前沿,注重原始创新,继续充分发挥临床和基础研究密切结合的特色,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与国内外的广泛合作,把浙江省传染病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与临床技术平台,为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继而有效控制传染病,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根据对本刊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娟教授的采访和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发展简史及浙江省医学会八十周年纪念册等材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