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之我见
2021-01-02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钟佳燕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钟佳燕
柏格森说,每个伟大的哲学家只会思考一件事,并试图在他的一生中表达出来。如果是这样,海德格尔在想的是:存在。
但是,这立即引发了一个问题:存在问题不是一直在西方哲学中实现的吗?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主线,一直是关于存在的研究。巴门尼德着眼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存在之外并非无存在”等著名命题。恩格斯将整个西方哲学史简化为存在与思维之间关系的问题。存在怎么可能是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偏见掩盖了存在的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尽管当代哲学研究中形而上学的复兴,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的意义”问题由于其明显的自证自明而逃避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被牢固地覆盖了,阻止人们深入探索存在意义的核心思想障碍是,人们简单地将存在者与存在等同起来,并适用于存在问题的传统逻辑与存在问题的独创性相结合的本体是完全等价的。
一、如何追究“在”—“此在”
存在何以在?当海德格尔回答这个问题时,他采用了诠释学的方法。在德语中,“在”是动词,不定式。海德格尔将其用作特殊的哲学术语,强调应从动词中理解它,其含义表示表现形式和存在,而“为什么存在”则表示“应如何存在”。因此,过程—时间性是在的特征,存在就是存在物在时间中的显现和活动过程。
既然作为一种基本的本体论,“存在”是通过“存在”的过程和时间来揭示的。海德格尔认为,研究“存在”的“方式”是研究“存在”的含义。必须首先研究“此在”的含义,并且必须扩展和细化“此在”的含义。他所谓的“此在”是“存在”“此刻和现在”,即“人类的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在于一个人的“我”中,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总是与他自己的“存在”相关联,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被显示为一种临时形式。“存在是一种“存在”的方式。“简单地说,这是他关于人类自我存在的本体论的基础,用以克服传统哲学主客体分家的“二元论”。
人是唯一能领悟自己存在(此在)的存在物并追问它的存在,因而才能揭示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且此在还能领会其他存在物存在的意义。“此在”优越于其他一切的存在,其他一切的存在都是从“此在”出发,由此产生的。
(一)“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在世”
“存在”的意义是在“此在”面前开显出来的,“此在”为它们赋予了意义。所有与“此在”打照面的存在,构成了所谓的世界,当然“世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没有固定不变的、与人无关的所谓本质。围绕“存在”与“此在”的关系,存在一种中性状态,也就是“在之中”“此在”总是被包围在世界之中,即“在世(In-der-Welt-Sein)”。
人类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与世界同步出现。“此在”不是具有一定条件的东西,因此,它不是与世界的空间联系,而是与世界融合的时间联系,在一起出现,并且存在关系。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而是意识的产物。人们不能离开世界,离开世界也就没有人生。
因此,活着并不意味着将一个独立于世界的人置于一个世界容器中,而是一个人与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存在状态,活着意味着需要应对各式各样的存在者。传统的认识论没有看到这种自然存在的状态,因此提出了“一个主体如何识别一个物体”的问题。
当前,这个问题是由一个可以与世界分离并单独存在的主体提出的。然而存在不分主体和客体。现实世界是我们在忙碌的活动中之亲交的世界。一个人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在世界中和他所接触的事物中,一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有什么感觉,他就于何处实际生存。海德格尔称人为“此在”,意思是“存在于此”,以避免误解人为主体。
从海德格尔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社会属性。人们只是“此在”个体。这种“此在”本质上只是一个可能性,人们借此来选择自己;而这种可能性同时也是一种“独特性”,它可能并不总是与任何其他人相同,总是“你的存在”和“我的存在”。但是一个“此在”的人不能不与其他人打交道,也不能不与其他人联系。
海德格尔将此连接称为“共在”。像此在这样的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一个人沉浸在世界中。同样,其他人也不是孤立的对象。所有人都是此在,而就浸入他人而言,此在总是共同此在,在世总是共同在世。即使你归隐山林,也仍然活着,并且你的存在仍然受到共存的制约。共存并不意味着要比较许多孤立的对象,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周围没有人。
(二)“此在”的在世状态—烦、畏、死
海德格尔认为,对“存在”的研究在于“揭示”人类存在的形态,而人类最“真实”的形态最能反映人类自我意识的情感是“烦,畏,死”。这些是人类的本能意识活动和人类情感的存在。人类可以说是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一个人的生活是通过他的情感和情绪来揭示的。“存在”是“此在”存在的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通过他们的“烦”的经历来管理与外界的关系。他认为“此在”的存在就是“烦”。“烦”与“此在”具有相同的本体论含义。海德格尔说,“烦恼”的基本含义是“忧虑”和“焦虑”,也意味着“欲望”。而“烦”又不同于“麻烦”“烦”是指面对事物时的情感,也就是说,应付事物是让人感到烦心的事,与人打交道是一个麻烦。“烦”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基本状态,也是本体存在状态的基本现象。
海德格尔的“畏”与恐惧不同,但存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以下事实上:恐惧是一种小的恐惧,而畏是一种巨大的恐惧。所不同的是,可怕的事物存在于世界中,而畏是完全不确定的。“畏”不知道它害怕什么,它只是此在展开中的一种状态。畏所畏者就是在世的“在”本身,它恐惧的是全世界。
海德格尔说,为死而生就是畏,到头来就是畏死。只有死亡排除了任何意外和暂时的选择,只有自由地为死而在,才能赋予此在绝对的目标。因此,海德格尔说,本世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此在无时无刻不在害怕死亡中度过,而此在也在害怕死亡中,领悟到人的真实存在。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虽然烦、畏、死是三位一体的事物,但最基本的就是死亡。因此,他认为,一个想要成为“强者”的人必须面对死亡,并果断而自愿地选择死亡,这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目标。
二、“此在”的本质被遮蔽—人之沉沦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有三个特征:第一,它是被迫抛入这个世界中的;第二,“此在”是一种可能的“此在”,它面临着各种可能性,不断筹划,不断超越自身;第三,“此在”的本质总是现实地被遮蔽着,沉沦于日常的俗世生活之中。
海德格尔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此在”的本质总是被遮蔽着,成为一种“没有本质的存在”。这是因为人生在世充满着“烦”,或者是“此在”为了逃避对“烦”的“畏”,沉迷于日常生活,于此求得安宁,忙忙碌碌当中忘掉本真的东西。人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与他人、他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丧失了自己,“此在”失去鲜明的个性、独立的能力、独特的见解,被其他人、物约束,扔在人堆里找不出来了,可以被任何一个他者替换。不论是与他人合谋还是为敌,个人总是要维系于他人,结果个人的本性脱身而去,被一个异己的他人占有了。
那么,何为“其他人”?海德格尔说,这个“其他人”是不确定的,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一些人,不是所有人的总数,但是他真实存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这个人是中立的,没有人称的。这就是“常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己的特征,变得“中立”,彼此无法区分。从一般意义上说,当一个人俯首在“常人”之前时,他就失去了此在;而当一个人与普通人混在一起时,他就沉沦了。
“沉沦”是海德格尔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一个人的描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八卦,人们在常人中整日毫无用处,他们的言论完全是一种强调,没有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被公众舆论所取代,人只是普通舆论的传声筒。第二是好奇,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利益驱动下,人们不断地追求新颖性,并受到好奇心的控制和分心。人的本质和责任完全抛之脑后。第三,踌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坚定的目标,总是受到外界事物的束缚。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被纠缠,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因此,人们只能站在生活的表面上,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生存。
实际上,生活中的日常就是世态炎凉,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总是要与他人打交道。人们无情地竞争并想要取胜,结果将受到他人的控制。当人们处于“不真实的存在”状态时,“常人”就会意识到他的真正独裁统治:人们怎样享乐,他就怎样享乐,人们如何阅读和评论,他就如何阅读和评论,这个人溶解在一个“常人”中,成为“一个没有这种人的人”,并成为“中立的东西”。人的本性被隐藏了,人失去了个性,成为“中性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常人”警惕任何新出现的例外,默默压制所有优越状态,先驱者的精神被淹没,盲目猜测改变事物的可能性。人们只有当自己是“此在”时,才能不断地反思和理解自己,并在反思过程中体验“我的真实存在”。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存在主义从揭示人的存在开始,以揭示事物存在的结构,认为人的真实存在是一种开放的纯粹的有意识的活动,无法通过感官体验来实现和理性把握。我们只能揭示,想象和阐明多种描述人的方式去呈现。同时,他还认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是烦、畏、死。实际上,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体验。他的描述可以揭示人们的真实存在。它也强调存在的超越性,人类的存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设计、选择和创造自己的未来,而这种活动是完全自由的,选择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本质,摆脱与自然,社会和其他人的联系,直接面对上帝,才是本真意义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