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2021-01-02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紫鹏马爱林

区域治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生态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紫鹏,马爱林

一、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制定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稳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胜利。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完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需要建设并不断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实质上就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经济总量首破100万亿元大关。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同时,经济运行逆势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更耀眼的风采。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真正落实,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不断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得到发展,不断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进程,不断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这深刻表明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三)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在文化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20年末全国博物馆3510个,公共图书馆3203个,文化馆3327个。数据表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20年,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成,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坚定维护人民利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重大成果。

二、基本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密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总体规划,并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且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了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全国人民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要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要义,即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其中在社会民生方面指出,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也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这表明我们党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要义。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彰显了巨大的制度优势。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巨大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地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未来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党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进一步战略安排,提出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和国家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铸就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等。这些成就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个领域,能够有效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坚实基础。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梦想起跑线

新时代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起跑线,全国各族人民将在这一新的梦想起跑线上,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生态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