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拟上市民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若干问题与对策
2021-01-02郭雄伟
郭雄伟
(福州中澳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112)
一、前言
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成绩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内控制度的规范问题,国家一直很重视,在2008年5月国家财政部、审计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发布了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有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相应制定标准和操作规范,其中附件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更是专门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应用和执行标准做了详细的指导。因此一套有效且可执行的内控制度体系,是企业在运营中体现高效率的基础,也是拟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合规的起点和基本操作体系。但由于各类历史原因,现今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特别是带有家族性质的民营企业,在对企业整体管控水平及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方面跟已经合规的中小型企业还是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缺失、财务内控意识薄弱和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差等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本文重点对拟上市民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对策的探讨。
二、财务内部控制对拟上市民营企业的影响
1.拟上市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与核心
民营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在发展和扩张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瓶颈,其中业务扩张和融资的不成比例是困扰现有很多民营企业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对各种融资平台的比较来看,IPO是一个最佳平台,不但可以解决企业提供在扩张的所需资金问题,还能迅速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知名度。所以很多民营企业把成功IPO,作为企业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提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拟上市民营企业应该要先打好基础,弄清并制定和执行好上市过程基础问题企业内控制度的合规性问题;其次拟上市民营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合规性的重点核心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1)在新修订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法》中明确且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实施,并将“持续盈利能力”改为“持续经营能力”,但是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各项非业绩指标的审核力度。持续经营是持续盈利的基础,不过也说明一点,一个可持续经营的企业,至少应有一套完整可持续执行的企业内控制度,特别是一部完整且可执行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来对企业进行财务管控,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辐射能力,能极力提高企业整体的内控水平,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能有力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后续其他部门相关涉及财务对接环节的流程顺利推进。
(2)在新《证券法》下也强调了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职责除了中介机构除了守住自己的底线,对拟上市企业的审核要求也更家严谨,故一个拟上市企业的内部管控水平如未能达到审核要求所制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就无法取得中介机构的认可,自然也无法让中介机构去申请申报IPO,后续也无法上市,从而使企业难以获得想要的目标。
因此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讲,应对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进行合理科学规划制定,更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把企业本身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IPO核心重点工作来对待,并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去推动执行。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
完善而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通过控制源头质量和数量、落实监控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监督出库和及时催收回款来规范供、产、销供应链体系流程,使其通过内循环来降低企业内部各环节的不必要支出,达到降低企业内部流转成本,外循环提升外部供应链的采购库存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来降本提效。
(2)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保障拟上市企业财产安全
完善而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指引企业战略不偏离,规范和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确保企业在投资和经营过程对相关项目都能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而使企业管理者始终熟悉和掌握自身的财务情况,使企业能一直准确往正确方向发展。
三、拟上市民营企业存在的财务内控问题
1.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缺失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不但可以测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强弱,也充分体现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重视程度,以目前拟上市民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存在不完善和缺失,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很多拟上市民营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又是企业拥有者,因其自身的内控意识薄弱,认为相关财务内控制度只需要有框架或者直接让财务人员根据以往经验去管控,后续遇到问题只要通过会议形式下发补充,更有甚至直接口头下达,没有必要经常去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相关财务内控制度,此种“亡羊补牢”做法导致相关管控零零散散,没有行有效制度约束,由于制度频繁变化,即使有新的变化因通知不到位造成产生误解和歧义,由此演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万金油”做事方式,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内控制度和其他各部门内控制度制定部分条款互相矛盾,产生严重分歧,遇到事情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不但降低财务公信力也严重影响到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
(2)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本身学历有限且财务知识匮乏,又不重视财务知识学习且对财务部门的不重视,认为财务仅是一个记账核算部门,而不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内控监督执行机构,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的思维上的更重视外部业绩如何去提高,而不重视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从而使整个企业从上而下的基本没有内控意识,致使企业因内部控制的整体环境缺失,而严重影响到财务内控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人才缺失导致财务内控执行力差
不管什么制度只有得到有相应水平和执行力的人才去有效执行才是好制度,如果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再好的制度也只是摆设。目前很多拟上市的民营企业在前期内部机制和薪酬环境因素,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整体水平偏弱,且由于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内控环境影响,企业财务部人员本身水平有限也无相关内控意识,更别谈对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因此,很多拟上市民营企业在规范前期都未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
(1)多数民营企业在拟上市前期的财务内控建设阶段,更多在意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业绩目标,在财务核算后是否能达到预期,但是容易忽视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环节风险管控。在缺乏具有财务内控意识财务人才,去根据企业内控情况的分析提醒,这种过分注重业绩而忽视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管控的做法,容易造成内部生产效率低下,不良品持续上升导致库存积压和因缺乏外部销售指标管控导致应收账期过长,从而造成企业的资金压力过大而导致最终对得不偿失。
(2)拟上市民营企业中很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企业负责人基本是生产经营和财务一把抓且事无巨细,但财务部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部门,作为拟上市企业对人才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内部培养或从外部引进都应作为一项重点来抓,而财务部作为一个机密性很强的部门,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更愿意从内部培养自己信任的人员来担任部门负责人,但企业上市过程中对财务核算及财务内控管理上都有极高的要求,作为财务部门负责人应有对应的专业知识,这种人才短期内无法培养起来,但对外聘请又存在信任问题。因此企业经营者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授权,就会造成因为信任问题引起的财务内部人事混乱导致高端人才低效率,从而致使人才流失。而财务部人员的频繁更换又容易造成财务核算体系错乱和财务内控管理形同虚设,从而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为企业上市埋下重大隐患。
3.内控制度监督机制和监督工具的失效
在企业创业早期因整体环境和思维原因,使得部分拟上市的民营企业对内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化监督工具的建立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监督机构的独立性缺失,部分拟上市民营企业在前期基于成本考虑一般把监督部门的工作划分到其他部门下面,导致出现其他部门对监督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各部门的质疑,使其无法真切反馈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不能反映企业各项业务真实经济活动的可控性,致使财务内控实施有很大的局限性。
(2)监管人员缺失,拟上市民营企业规范前在组织架构上虽有设立企业内审机构,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内控制度支撑和相应专业水平且专职的内审人员去执行,只是让信任的人去做监管,由于监督人员的职业素养、公正性和权威性问题及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最终造成所设立内审机构都只成为摆设,缺乏公信力和约束,还起到反面作用。
(3)在信息化的现在,一套完善且可执行的信息化软件,对一家拟上市营企业来讲,不但是其生产经营流程中有效的监督工具,更提升企业在生产数据整理的时效性和数据核算的准确性,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不用下大本钱投入建设,部分企业由于没有专业人才的管理,就算购买相应的信息化软件但在执行过程中人员流失和培训的不到位,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部门原始数据录入的不准确,直接导致财务的在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出现错误,此举不但不会成为企业财务内控的助力,反而由于信息化软件监督管控的失效,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反而成为了阻碍,不但拖累企业生产效率,还成为企业上市过程的一个阻力和数据问题点。
四、探讨拟上市民营企业财务内控的对策
1.重塑内控架构,优化内控环境
一个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其内控架构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提高企业所有人员内控意识的体系,并使大家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在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后应经常对内控制度进行宣导培训,特别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应作为重点宣导对象,以达到深深的刻入企业所有人员意识中。也督促企业所有人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约束,增进岗位责任意识,进而使其自行遵守企业的内控制度,而不是为了应付各项检查而去执行的敷衍态度。
而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层更应自我提升学习能力,了解财务基础规则,重视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做到制定之前严谨,制定完不轻易干涉内控制度的执行,还应作为表率在执行相关制度时起到带头作用,不得给自己或者相关亲近人员“开绿灯”,财务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如发现还有须完善的地方,也应按内控制度规则流程的要求去制定、审批和发行,最后严格督促各部门执行。在民营企业一旦负责人重视并言传身教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整个企业的内控环境都将得到很大的优化,其他管理层和员工在耳濡目染过程中增强自我的内控意识,后续财务部在推行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过程也将更为顺畅。
2.提升人才培训意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数据汇集中心和经营反馈中心,而一个能力和执行力一样强大的财务部也是拟上市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最大助力。所以在拟上市民营企业中应该重视并给予财务部一个较高的地位,并让其积极参与到企业各项管理中,所有此时要求财务部相关人员能力既要有过硬专业水平,又要有业财融合的前瞻思维,才能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总结,提升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把所有经营过程发现的问题和事项都能以数据方式展示并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在服务各部门的同时也能监督和指导他们,为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后续执行提升相应威信,也体现财务部在企业各部门中的的价值,此外,应做到“砍才不误磨刀工”企业还要制定一个系统且可执行的员工学习和培训提升自我能力的机制,这种培训不但要对财务部人员进行培训,还要邀请相关内控专家或教授等专业人员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才能深入落实企业管理层的财务内控意识,进而通过中层管理人员对部门员工进行宣导。
在拟上市民营企业前期规范过程中,一个既要有价值认同感又同时具备较强专业素养能力和强大执行力的财务负责人是必不可少的,在确定所需人才目标后,为缩短企业的规范过程应通过外部招聘方式,来确认合适的人选。在拟上市民营企业尚未规范时,如短期内部培养暂无法达到要求,此类人才千万要忌讳任人唯亲,把不合适的人员放在这么重要的的岗位,此举不但会影响整个企业IPO进程,更会给企业在未来IPO过程带来不可预见严重隐患。故应及时外聘相关人员并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授权,做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具有可行性并且完善人才KPI考核激励机制来约束和留住专业人才,使其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尽心尽力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
3.完善内控制度监督机制和制定有效的监督工具
在拟上市企业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中,独立而公正的内审机构设立和专业内审人员是非常有必要,内审人员应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和敏锐的风险嗅觉,并具有自主落实监督企业各部门对各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能力,分析和总结各部门执行各项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内审监督工作在保证其独立性和合规性的前提下,要以财务部门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为中心点,从而对整个企业进行监督。
因为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会随着企业自身经营变化需求、业务量和财务内控相关工作的变动,而进行相应的修正,如相关业务和管理的执行流程等。所以一个有章可循和有制度可以依照的财务内控制度,就算内审人员在执行内控流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也是可以及时参照相关财务内控制度中的章节条款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得内控监督机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一个好的财务信息化工具是拟上市企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不但可以梳理和监督企业各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流转、执行和沟通环节等问题,还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数据各环节归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科学性。ERP软件在财务信息软件的基础上延伸出个各部门模块子系统,可以每个月通过各种分析表来反映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如果企业重视并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设,如增加MES系统、智物流系统等智能监控系统,可提高财务内控体系监控到每一台机器和每一个人的运作效率。但是这些好处的前提须有一个完整且可执行的内控制度去约束和指导ERP软件各流程环节设置并使其正确执行,另还应根据内控要求加强基础制单岗位人员和审核人员的培训,职责规定分工明确,所有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才能使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有效的监督工具,更能提高企业的经济化效益,同时还能降低了企业的财税风险和后续IPO方面的财务规范风险。
五、结语
拟上市民营企业如果顺利并成功上市,对企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自我提升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在国内每一次设立新的上市板块时,往前冲的最多就是民营企业。但是民营企业准备上市前规范是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所以拟上市民营企业一旦下定决心要走IPO这条路,企业负责人的思维转变和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这一步是必须要跨出,只有这一步走通了,企业从拟上市到后续上市路上企业内部问题阻碍就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