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烘托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02金丽华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金丽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 江苏苏州 21512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小学音乐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技巧,还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背景,注重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情感的流露自然、真切,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情感烘托在小学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

情感烘托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常,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都是从浅到深进行讲解的,在欣赏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在情感烘托的基础上,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意境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二)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人的心理反应过程,换句话说,音乐欣赏的过程本身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是的,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只有在音乐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量的作品都隐含着深刻的情感,只有学生的情感融入作曲家的内心,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欣赏作品、理解作品。欣赏活动是一种以欣赏者为主的活动,学生通过音乐感知,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情感与音乐作品的触碰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研究和理解,对作品进行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反之,情感体验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认识、评价、理解及鉴赏能力,进而提升音乐素养。

二、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用情感烘托

(一)创设具体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是指小学音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音乐作品风格、内在情感等方面,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滔滔多瑙河”这一单元教学中,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牧羊人》的动画,让学生感悟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乐曲的欢快活泼诙谐,体验人们渴望、怀乡的心情。所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制作导学视频,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到小学生喜欢表演,用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欣赏影片《音乐之声》片段木偶戏《孤独的牧羊人》,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以表演的形式展现,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本歌曲的理解。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不但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导入,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要以激发学生情感为依托,使学生能快速融入课堂。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时刻围绕音乐元素,从情绪、节奏、音高等方面,精心设计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欣赏《美丽的赛琳托》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拉丁美洲歌曲的情感认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提出问题:初听作品,猜猜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谁能讲述钢鼓音乐的历史和音色?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讨论氛围浓厚,学生各抒己见,产生分歧和争议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通过教师的谆谆教导,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新颖富有艺术性的提问不仅能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积极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课程犹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照亮了一线教师的视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一回学习的主人。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学校广播和艺术节节目中经常会听到这首歌曲,很多学生都能哼唱,但是没有学生能够完整唱出来。因此,教师找出教学难点。在课前,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摒弃原本的教学方式,大胆革新,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环境,让学生用边表演边唱歌的方式学习音乐,再结合优美的舞蹈,营造相关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彰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发挥想象,感觉身临其境,从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启发学生画出春机勃勃的景色,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欢快之情。

(三)开展多样性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完整聆听作品,感受作品之美,理解表现之美,发挥创造之美。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结合故事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欣赏《草原小姐妹》歌曲时,简单介绍影片的主要内容——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的英雄事迹。他们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不让生产队的羊群受到损失,两个人顶风冒雪赶羊群,和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羊群终于安然无恙,姐妹俩却被严重冻伤,经过营救,英雄小姐妹才双双脱险。通过讲述故事背景,让学生对音乐形成全面的了解,深刻感受到歌曲之中的自豪感,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德以及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毫不退缩的生活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及音乐素养。比如,欣赏《丝绸之路》《中国花鼓》时,让学生了解弗里茨·克莱斯勒的故事,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乐曲活泼、热烈的氛围。另外,还可以结合游戏进行聆听,比如,学习《向阳花》这一课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击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4]。

综上所述,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活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教师自身、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学学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情感教育能够顺利实施,以此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总之,这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等,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中注重情感烘托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开阔学生音乐眼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