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1-02于灵强
于灵强
(灵台县西屯中学 甘肃平凉 744403)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初中历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初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视野,促进自身核心素养和全面能力的发展。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对待学习往往很难提起兴趣,这严重阻碍了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在下文中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探讨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呆板僵化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虽然照本宣科的教师已经几乎没有了,但仍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束缚,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僵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愿意充分挖掘教材,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这自然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正是由于这些呆板僵化教学方式的存在,导致听课成为了学生的一件苦事,加上初中生存在较强的叛逆心理,学习热情自然很难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受到应试考试的束缚,在教学中只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死记硬背,甚至不允许学生产生疑问,认为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与当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非常不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学生自然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并且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进行教学,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无法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面对大量历史知识时,不能主动进行探索,往往会以敷衍的心态对待学习。
(三)教学内容片面空洞
长期以来,在评判一个学生时,教师通常会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考核也往往会按照升学率和整体考试成绩来判定,这种“一切为考试”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出现片面空洞的问题。初中历史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受到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不能全面展示一件事件的不同方面,只会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这导致教学内容变得干瘪、无趣,不仅不能起到历史教学应有的教育效果,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采用情景式教学
初中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将学生引入课本内容,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2]。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不高,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此,教师搜集了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和配音,通过视觉、听觉等多层次的冲击,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对该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最终,学生不仅了解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南京条约》等历史知识,且还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忧患意识。采用情景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历史课本中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要想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仅凭教师的口头表述是很难做到的。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音频与视频整合在一起,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历史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的时候,该部分内容中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与掌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系列视频和图片,令学生对冷战背景、冷战过程、冷战具体表现、冷战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借助班级内的多媒体工具开展历史教学,将繁琐、复杂的历史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引入
初中历史课堂非常讲究良好的课堂引入,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尤其是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脑子里想的还是课间的事情,如果此时教师直接照本宣科,不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自然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引入的把握,应尽可能通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再引入将要讲解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在课堂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了几种汽车标志,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品牌的汽车,学生看到图片之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马上回答出是“奔驰”和“福特”汽车。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两个汽车其实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学生对此感到特别意外。随后,教师又提出问题:那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汽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学生回答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教师引出了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寻找问题的真正答案。通过巧妙的课堂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又抛出了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习初中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当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以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