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医药卫生类学校《疾病学基础》课程思政之我见

2021-01-02傅凌莉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医学思政中职

周 璐 傅凌莉 吴 波

(1.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重庆 408000;2.涪陵中心医院 重庆 408000)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中等医药卫生类学校在培训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但学习形式不限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提升中职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必要举措。

一、中职学校疾病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职医学校单靠开设思政课程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急需将现有的医学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开启“三全”育人模式。在中职疾病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培养,积极塑造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下,应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有效的路径、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二、中职疾病学基础课程教学与育人思路的结合点

中职疾病学基础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接受疾病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疾病诊断思维能力,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做准备,从而达到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但真正合格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医德医风,必须以社会的福祉为己任。因此,打造专业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体会中国的社会现状、政治上具有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医学课堂教学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点[1]。

三、中职疾病学基础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思政教育

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我国科学家在疾病学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引导与教育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崇尚科研的热情。在讲授疾病学基础发展史时,介绍南宋时期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洗冤集录》对尸体解剖有详细的论述,对疾病学基础和法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勤奋和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医学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之一,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及视病人为亲人,才能真正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2]。

(二)尊重生命和关爱患者的思政教育

对人类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是维护科学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本条件。医学是关乎生命的学科,医生对生命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患者的生存与死亡,也间接决定了患者的家庭幸福指数,如果医生漠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就无法承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因此,在讲授病理解剖时,应首先强调遗体捐献是为医学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要告诫学生尊重尸体,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开展生命教育。在讲授免疫性疾病章节时,特别是讲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时,要着重强调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艾滋病病人是全社会的责任。目前,许多民众乃至少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存在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因此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参加社会实践时,为大众做好艾滋病的相关宣传教育,同时促进学生提高防护艾滋病的意识。

(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思政教育

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观是每个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培养对病人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在讲授疾病病理变化时,强调疾病种类繁多,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细菌、病毒等不断发生变异,新的疾病也会产生,医学生必须能静下心,首先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学习更多疾病。这就要求广大师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牢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用精益求精的医术、仁爱博爱的胸怀、勤劳勤勉的学习态度,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让学生明白,每一例临床病人的临床过程各有特点,没有穷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动态的观点。只有不断且认真学习疾病的基础知识,学习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更准确地诊疗病人,以不负生命相托的重任[3]。

(四)科学严谨和职业责任的思政教育

当前,医疗事故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可能与少数医务工作者缺少科学严谨的态度或职业责任感不强有关。无论是科研还是临床上只有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实验误差和医疗差错。在讲授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告诫学生,必须严谨、客观、公正。因为良性肿瘤如果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甚至进一步化疗治疗,对生命的损伤将是不可挽回的;而恶性肿瘤若诊断为良性肿瘤,也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失去早期诊断及最佳的治疗时间,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和树立科学严谨的医学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中职疾病学基础的课程思政实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明确了中职教师在新时期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为学校营造了更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中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我们仍有不足之处,如思政教育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因此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德才兼备的医学合格人才奠定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思政中职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