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1-01-02温志刚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技工体育课意识

温志刚

(浙江省兰溪市技工学校 浙江金华 321100)

在教育体制的变革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技工学院的教学根本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术的社会好青年。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发挥教育的指导作用,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技工学院培养学生的素质,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用实践联系课程,能够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有重要意义,体育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体育竞技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自主拼搏与奋斗。体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主动挖掘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及时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能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达到既育体、又育心的教学目标[3]。

二、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教师对体育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加之德育意识不足,导致学生课堂上自由涣散。主要体现在:通常是教师把学生集合起来,然后绕操场跑几圈,做几项准备活动,学生对准备活动也是敷衍了事,之后就解散直至下课。这样的上课方式,课堂上一多半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甚至有的学生去买零食,不仅完全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学生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

三、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团队意识

体育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课程,技工院校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活跃的运动表现,其思想、品质、道德往往都会在言行举止上表露无遗,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程内容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团队合作意识与体育竞技精神。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体育项目中有多种体育活动需要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这些运动比赛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因为在比赛中既要发挥个人特长又要加强合作,才能取得比赛胜利,全队努力争取,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目标。在运动的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拼搏向上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尊重比赛规则,深刻领会体育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从而达到德育的渗透融合教育目标。

(二)增加抗压能力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学生要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在面对困难时,把控情绪,积极应对。在体育课程中,结合体育运动,及时转移消极情绪,挥发情绪,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有效完善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因此,技工院校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

在篮球比赛中,输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识。比赛紧张时刻,想要顶住高压反败为胜,就需要顽强不屈的精神与勇气,在困难中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努力奋斗,把控自我情绪,即使比赛失利也虽败犹荣。在比赛过程中调节情绪,面对强者不畏惧,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三)形成竞争精神

技工类院校在体育课上将学生的专业与体育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打破课程边界,帮助学生突破自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专业与实践的融合,有效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德育精神。

例如,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可利用轮胎等道具激发学生的比赛兴趣,使学生在体育竞技与专业学习中共同进步。分组练习轮胎的装卸与搬运,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效果最好的小组胜利,排名比拼,在竞争中净化思想、努力向前,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同时,促进其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效完成德育目标。

四、结束语

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作用,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师要认清德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一部分,创造性地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能促进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德育教育,进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因此,体育课的作用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宗旨是不谋而合的,体育与德育结合,可使学生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完善品格、提高品质。

猜你喜欢

技工体育课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从技工到英雄
体育课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技工与专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