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教育专业学生阅读研究
2021-01-02袁洁
袁 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其以高远的立意、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内容和与时俱进的理念赢得了教学一线的好评。特别是“部编本”教材重视让语文课向课外阅读延伸,向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阅读不足的弊病;但这在无形中也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与水平、阅读深度与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读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从源头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领域,对未来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发展,乃至对未来整体国民语文素质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针对“部编本”教材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加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特点
(一)传统文化篇目增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这一点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因此,“部编本”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教材的选文突出经典性,传统文化篇目明显增多。整个小学阶段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内容,小学一年级就有《江南》《池上》等诗篇,六个年级12 册教材共遴选优秀古代诗文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三成之多,相较原有人教版篇目增幅达80%。篇目的体裁也更加丰富多样,从先秦两汉的古风民歌、诸子散文,到唐宋古文、律诗绝句,再到明清小品、历史散文均有收录。同时,《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栏目也具有学生学习积累古诗、俗语、成语、楹联等传统文化的功能。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
阅读是有方法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比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读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本’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2]。以往的语文教材在课型区分上主要是精读和略读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多讲一点还是少讲一点。“部编本”语文教材把精读课和略读课变为教读课和自读课,教读课以教师讲为主,以课文为例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自读课则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另外,“以阅读方法与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教材编写史上的一大突破”[3],教材在三到六年级编排了4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当作教学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快速阅读。
(三)课外阅读课程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并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 万字以上。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部编本”教材在编写伊始就有意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2]。因此,从表面上看“部编本”教材的课文总篇数减少了,但是却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以及初中的“名著选读”栏目不断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被纳入整个阅读教学体系中,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师要教得得法,关键在于自己先要读得得法,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语文素养的积淀、语感能力的提高、人文情感的升华,都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主体,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否符合“部编本”教材的要求呢?为对这一问题有所管窥,我们在河南省3所开设有语文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内,对1500 名在读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重点了解学生阅读的习惯态度、种类范围、频次时长、方式环境等情况,调查涵盖了语文教育专业1—3 年级学生,兼顾了普遍性和代表性,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34 份,有效回收率达95.6%。
(一)存在主要问题
1.阅读兴趣不浓厚
调查结果显示,有65.6%的学生认为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未来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但整体来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浓。在1434 名学生中,对阅读很感兴趣的比例不足40%,60%以上的同学对阅读兴趣一般甚至是不感兴趣,有的仅是把阅读当作与逛街、追剧、打游戏一样的消遣方式之一。由于阅读的内驱力不足,使得有读书计划并能长期坚持读书的学生仅占18.06%,67.71%的学生虽然制订了读书计划却不能长期坚持,阅读随意性较大。从“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来看,52.02%的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0.5~1 小时,18.48%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1~2 小时;但从整体阅读数量上来看,学生一年的读书量能保持在10 本以上的仅占比15.06%,58.9%的学生一年的阅读数量在1 ~5 本,甚至还有38 人一年下来一本书也读不完。
2.阅读方法不得当
从书籍来源统计上看,图书馆借阅、个人购买和网上下载基本三分天下,学生阅读的纸质书和电子书也是平分秋色。在问及“喜欢何种阅读方式”时,仅有24.9%的学生选择用精读的方式研读作品,不足10%的学生选择边读书边做笔记,超过一半的学生则是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浏览作品。快速阅读,决定了阅读过程不够专业深入。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阅读青春校园类、都市爱情类、悬疑推理类作品上,三类作品共占比58.32%。这些作品题材新颖、通俗易懂,以娱乐和消遣为主,阅读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由于较少精读、细读作品,在阅读一些文学经典时,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效果不理想”,占比41.14%。不理想,表现在看得浅、忘得快、读不懂、悟不透。而“不会选择合适的书籍”位居第二,占比25.59%,也是阅读不得法的重要体现之一。
3.阅读喜好不均衡
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存在明显的阅读偏好问题。一是偏好小说阅读。在传统的四大文学体裁中,小说以75.52%的占比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而散文、诗歌和戏剧的占比分别为16.74%、5.09%和2.65%,相比之下,三者明显受到冷遇。二是厚今薄古,喜中拒外。通过对“最喜欢阅读的文学经典类别”进行调查可知,有65.55%的学生选择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24.83%的学生选择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二者相差两倍之多;而喜欢阅读“外国文学经典”的学生比例更少,仅占9.62%。同样,学生“最喜欢的作品”除了《红楼梦》与《西游记》分列第一、第二之外,其他也多出自中国现当代作家之手,鲁迅、老舍、冰心、巴金、张爱玲、三毛、朱自清、路遥、钱钟书等著名作家仍是学生阅读的首选。
(二)形成原因分析
1.生源质量不高,缺乏阅读养成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高职院校入学门槛降低,生源素质下降,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不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阅读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阅读内容明确,阅读目的多是应付考试;进入大学之后,随着高考压力的消失,阅读主动性也逐渐减弱。虽然也有部分学生对经典作品感兴趣,但更倾向于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相关内容,加之当前手机APP 方便快捷,各类影视作品易于获取,或科幻、或动作、或爱情、或穿越的剧情,屏幕上俊美的男女主角、精美的服饰道具、气势磅礴的特效,使得“追剧”轻易超越“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不二之选。
2.教师引导不够,缺乏阅读指导
现代科技尤其是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人类信息库的内容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一样,只需轻点屏幕,数以百万字的作品就会瞬时展现在面前。面对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读物,学生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由于教师不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阅读方向,学生只能依靠网络上的相关评价去了解作品。同时,教师也没有跟进做好经典解读和阅读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对经典篇目的阅读不深入,进而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3.考评指标不硬,缺乏阅读动力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各有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和“扩大知识面”,有8.19%的学生选择的是“考试需要”,4.45%的学生选择的是“老师要求”,也就是说学生阅读仅凭自我兴趣需求,主观随意性较大,而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数量与质量做出具体的要求,在考试中也不需要学生针对某一作家或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的阅读缺少过程督促与期终考评,也是导致学生阅读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应对策略
(一)开设专业导学,培养阅读意识
学生入校伊始,即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学课。专业导学课分为专业宣讲和专业感知两个阶段。专业宣讲阶段主要是向学生讲解专业特色、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方向以及新课改的前沿资讯,明确阅读对于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阅读的内驱力;专业感知阶段则组织学生到小学教学的一线,通过名师讲坛、听评课等活动直观感受语文教师的阅读素养对语文教学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其认识到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能力,若想提升学识修养与工作能力,唯有阅读。此外,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合理规划时间,结合学业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严格实施,以逐步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不断汲取新知识,构建新体系,进而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阅读指导
提升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优化课程体系,把阅读训练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中去。要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等文学类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家作品为主,尤其要关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作品,重在夯实学生的文学常识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预读作品的基础上,可将学生分为阅读小组,分别搜集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同期作品、作品同一时期其他作家的类似题材作品、作者成长经历逸事等相关信息,形成发言材料,通过课堂讨论、学习交流等方式,分享团队研究成果;之后,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深度阅读方法指导。同时,院校可依托图书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阅读平台,定期调研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专业特点,开展导读服务,结合课程列出阅读指导书目,定期开展好书推荐和知识推送,帮助学生选好书、读好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深度阅读,使学生逐步学会积累知识、整合学识、构建体系、综合运用。
(三)坚持软硬结合,营造阅读氛围
营造阅读氛围,一方面要在“软实力”上下功夫。要用好教师骨干这个榜样。任课教师要领好路子,学生骨干要做出样子,以点带面,纲举则目张。可依托课堂建立阅读兴趣小组,开展阅读与分享活动,互帮互助互学。要用好活动这个载体,组织名作诵读比赛、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书写比赛、课本剧演出、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沙龙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面,而且可以通过创新形式、优化环节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掀起全员阅读的热潮,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每名学生都能明白“读书好”,坚持“读好书”,终生“好读书”,为日后的教书育人积累必备的人文素养。营造阅读氛围,也要在“硬实力”上多投入。学校的硬件环境设施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深度阅读。学校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深度阅读空间、深度阅读时间和浓厚的深度阅读氛围;图书馆在采购图书前,在按照既定采购计划的基础上,也可以征求师生的意见,留出一部分专项资金采购大家希望读到的书目,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做到既专业全面,又兼顾个性需求,不断拓宽师生的阅读来源。
(四)建立评价机制,巩固阅读成果
“阅读是累积式的,以几何式的进展来增加:每一种新阅读都是建立在先前所读的基础之上。”[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巩固阅读成果。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依据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原则,将学生出勤率、课堂上发言、参与主题讨论和其他活动的表现以及对经典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等进行量化,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指标,避免平时成绩评定主观化、随意化,并在此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促进深度阅读。另一方面,在学期末的试卷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作品赏析能力的考察,把题目出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作品而不是死记知识应付考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精读深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