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领导视域下学习共同体建构中学校领导者角色研究

2021-01-02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愿景领导者共同体

王 南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福建 福州 350117)

一、道德领导理论与学习共同体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基本内涵

道德领导理论从价值和道德的角度将道德领导看作改善学校组织管理活动的基础,在学校内部建构将道德领导置于首位的领导系统。“道德领导是指领导者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1]道德领导理论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领导权威的来源。由于传统科层制,领导在学校这一强调教育性和人文关怀的组织中不再适应[2],道德领导提出,学校领导者在具有传统领导权威基础上,还应具有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专业权威指领导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根据情况作出判断应对的能力;道德权威主要体现在构建共同体时组织成员产生的共同价值观及共同责任感[3]。学校领导将道德权威置于首位,以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为辅助管理学校组织,保证组织有效运行。

二是共同愿景的构建。即明确全体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构建共同愿景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依靠领导个体难以完成,须领导者发出倡议,全体成员共同建设[4]。另外,建立共同愿景强调动态性,学校处于变化的环境中,组织成员会不断发现更符合实际的目标,正确调整共同愿景是保证学校管理有积极效果的基础。

三是领导行为的维度。道德领导下的领导行为可分为三个维度:其一,领导之手,指领导在学校管理中展现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其二,领导之心,即领导拥有与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及期望组织进步的信念等;其三,领导之脑,指领导者在脑海中形成的心智图景[5]。领导之脑是领导之心的体现,领导之手是领导之心与领导之脑的外化,三者相互联系,能有效提高领导水平。

(二)道德领导理论下的学习共同体

在学习型社会,建构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开始被广泛倡导。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的学者滕尼斯认为,用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来界定“共同体”是最恰当的,因为他发现个人在共同体中会形成更强有力的、结合更紧密的关系。当代意义上的共同体是指当一群人相互交往,相处时间长得足以形成一套共有的习惯和习俗,互相依赖共同完成某些目的时,就形成了共同体[6]。杜威认为,学校并不仅仅是人们集体学习知识和各项技能的场地,它更类似于一个社会组织,组织中的教育呈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型组织能够使所有人员投入并保持不断学习[7]。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等这些相似称呼反映出了人们对知识社会建构的价值追求。

道德领导下的学习共同体由学校全体成员的自然意愿产生,最终成为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这种紧密团结的特性将共同体中的每个人从单独状态转变为集体的状态[8]。就人际关系而言,在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多是一种自愿关系。就对成员的控制而言,共同体更多是依靠成员间共享价值观及相互沟通等实现内在控制的;就组织间权力分配而言,共同体强调成员共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就团队建设而言,共同体强调成员间相互合作,依靠情感和规范建立团队。共同体是道德的集合体,成员在其中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具有一致认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是在学校中践行道德领导的基础之一。

(三)构建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学校领导者

一般而言,学校领导者是指位于组织中的领导职位,拥有某种领导职务,承担组织中的领导职责,实施领导行为的个人或集体。在组织中,其他成员期盼领导者能发挥核心作用,引导组织朝着更好的情形变化[9]。

学校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领导。构建学校共同体既是学校领导的权力,也是学校领导的义务和责任。从权力来看,学校领导拥有权力是制定规划、提出决策并要求组织成员执行决策的基础,是组织成员共同参与共同体构建的有力保障。从责任来看,当下我国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承担促进学校改进的责任,而构建学校共同体是促进学校改进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构建并维护共同体是学校领导的责任和义务。总之,学校领导在学校这一组织中处于特殊位置,学校领导需要亲身参与到学校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并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在学习共同体中学校领导扮演的角色定位

道德领导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学校是一个由领导与其他成员共同构筑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需要承担各自角色,协同完成任务。在道德领导视域下,构建共同体的学校领导会担任某些特殊角色。

(一)道德榜样

道德领导理论认为,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由于道德权威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首先扮演着道德榜样的角色,把自身具有的良好道德作为管理学校的手段之一。具体而言,就是学校领导者通过培植集体观念、描绘积极的共同愿景、培养具有管理能力的成员等方法,来实现道德学校的积极建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中,作为道德榜样的领导者被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当作可效仿的对象,通过学校领导者个人品格魅力、道德修养及道德行为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引起共同体其他成员的敬仰、信任、认同乃至追随和主动参与。

作为道德榜样,学校领导者需要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营造组织内良好的道德氛围,用自身道德修养及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成员,给予其他成员人文关怀,让组织成员在良好道德氛围的感染下自愿改进自己的行为,追随学校领导的美好品德,从而共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二)可靠的被依赖者与依赖他人者

在实施道德领导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也扮演着可靠的被依赖者与依赖他人者的角色。一方面,作为被依赖者,学校领导者使用自己手中的职位权力或职位威望,为教师或其他学校成员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共同体其他成员一定的支持,并提出一些有帮助的建议。学校领导者在学校组织内具有较大威望和权力,对于学校成员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成员,如果学校领导者支持他们的主张,那么他们的建议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在校内得到认同和推广。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者也是依赖他人者。在道德领导理论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时,学校领导者不仅是拥有权力的主导者,而且是与共同体成员相互依赖的团队构建者。在学习共同体中,学校领导者与其他学校成员的关系是一种组织内部的、有共同意向的关系,学校领导者也需要与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依靠,建立和谐的成员关系,共同承担发展学习共同体的责任与义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仅靠学校领导者一人就能完成的,学校领导者需要改变以往在传统科层制下的独权和授权状态,变成一个可靠的被依赖者,同时也应该成为一个愿意相信并依赖其他共同体成员的参与者。所以,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具有被依赖者和依赖者这两种相互关联的双重角色。

(三)缔造共同愿景的伙伴

道德领导理论强调,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和其他学校成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缔造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学校共同体成员期望达到的未来状态,是共同体发展的方向。缔造积极的共同愿景,对实现学校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进步,激发成员的创新和活力,促进学校改革,建成和谐道德的学校具有重要意义。共同愿景的缔造要求学校领导者和其他学校成员结成伙伴关系,在多项具体的合作活动中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发现彼此一致认同的理念,将此种理念在各项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落实,促使组织成员在共同理念的约束下相互协调,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承担责任,表现出较高的情感道德和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学校所有成员共同缔造并落实共同愿景的目标。

(四)领导者的领导者

道德领导理论指出,践行道德领导的学校领导者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真正扮演的角色是领导者的领导者。所谓领导者的领导者,实质上是指原先的学校领导者要努力把其他成员培养成其各自工作范围内的领导者,这样一来,学校领导便成为一批领导的领导者,不再独自一人管理组织运行,也不必操控所有事件和人员,保证学校领导者更专注于领导工作,减轻自身压力。另外,要成功培养领导者的领导者,学校领导不能仅依靠完成授权-放权给其他共同体成员这一简单过程,而是要在授权的基础上,引导共同体成员将领导行为视作为其他成员提供帮助,遵循全体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将共同体成员的领导素质看作个人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利用外部培训、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校共同体其他成员的领导技能,帮助其成为在某一领域的合格领导者。而依靠这些培养的领导者构建学习共同体,能有效实现共同体成员的愿景。

三、角色定位的路径选择

学校领导者在为构建学习共同体而扮演相应角色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角色扮演失误。为了规避学校领导角色扮演失败的风险,学校领导者角色定位能力和水平则成为缔造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

(一)明确道德领导本质理念,落实行动

学校领导者要明确道德领导的本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学校共同体,形成具有道德的组织团体。 学校领导者需要正确剖析自身地位,将其他成员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且可信任依靠的伙伴,树立重视集体的理念,强调通过培育共同体意识,塑造积极的共同愿景,培养参与学校治理的伙伴来实现对学校学习共同体的积极建构。

(二)厘清与学校成员关系,抓住构造点

在明确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需要厘清与学校各个成员的关系。首先要厘清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者并不仅仅指某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每位学校领导者与其他领导者之间需要达成基本的共识,总体目标一致,否则学校内就会理念混乱,这就违背了道德领导中缔造共同愿景、引起共鸣的要求,也就无法得到学校成员的一致认同,从而导致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难以真正落实。其次要厘清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是在学校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矛盾的两个主体,协调好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维持两者之间的和谐状态,促进两个主体相互协调合作,达成一致理念,有助于团队整体形成合力,减少内耗,从而保持学习共同体高效构建。再次,厘清学校领导者与家长和社区的关系。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家长与社区的支持是外部驱动力,开展家校合作,让家长和社区认同并支持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从而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提高道德领导力

在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下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领导力,在理念上认同道德领导理念后,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经验,调动起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积极性,为共同愿景的缔造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支持。通过各种形式、方法和途径与学校其他成员交流与沟通,给予学校成员人文关怀,使其产生责任感和认同感,让他人愿意追随学校领导,共同构建学校共同体。

猜你喜欢

愿景领导者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海汇村布行业中的真正领导者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