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成功的因素分析
——基于5 位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的个案研究

2021-01-02耿瑶瑶常俊跃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言学外语青年教师

耿瑶瑶 常俊跃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外语人才的成长。外语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外语研究人才,然而鲜有针对外语人才的成长路径进行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选取胡壮麟等5 位国内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为研究对象,对其成长路径,特别是他们成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启示。

一、相关研究综述

从事语言学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术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多种困难、面对重重困惑。黄建华认为,为学有“七难”,即难以“选准专攻切入点”、难以“耐住寂寞”、难以“开阔视野,涉猎其他领域”、难以“借人之长,补己之短”、难以“沉得住气,保持刻苦钻研”、难以切实参与推动学科前进以及难以扶持后学,鼓励创新[1]。

对于如何克服以上苦难、取得成功,不少专家学者从自身的成长经验感悟出发提出了宝贵意见。诸如,汪榕培建议青年教师和学生在年轻时要勤奋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胡文仲强调青年教师和学生要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并且要“利用一切机会设法解决问题”[3];赵世开指出,他人的评价及建议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小的影响,无论面对他人的鼓励还是打击,青年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判断,坚持本心,“走自己的路”,等等[4]。然而,不同专家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对于成功因素的认识有同有异,非常有必要系统地对其进行思考与总结。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5 位国内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的成长路径,旨在探究、总结促使其成才的内外部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探究国内部分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获得成功的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所选研究对象自身所写文本对其进行个案研究。

(三)研究对象及数据采集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国语言学界5 位知名专家,他们的成长路径自述都收录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 年出版的《往事历历 40 年回眸:知名外语学者与改革开放》(以下简称《往事历历》)丛书中。书中所介绍的百余位外语专家、教授、学者中有多位语言学研究专家,他们都为我国乃至世界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得到了学界的认可[5]II。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别是:胡壮麟、何自然、熊雪亮、束定芳、刘正光。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分析5 位语言学研究专家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记述,不难发现每一位专家的学术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取得现有成就之前专家们都经历了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并且专家们的成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一)专家们学有所成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后大环境的改善,学生时代的求学经历以及学术道路上良师益友的帮助,都是铺就5 位专家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

1.时代造就杰出人才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政策变化为专家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例如,何自然提到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外语教学改革的热潮,“外语教育前景一片光明”[5]90;熊学亮也指出“改革开放给潜心做学问的人创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科研环境”[5]389。

2.求学之路坎坷曲折

由于家庭条件和当时教学条件的落后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专家们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然而,正如刘正光所言,正是艰苦的环境“练就了我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强不息的追求”[5]98。

3.良师益友指点提携

5 位专家的成才之路皆离不开良师益友的提携与帮助。例如,胡壮麟在语言学方面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启发,在工作方面也受到了导师以及好友们的多方照顾[5]8;束定芳也提出正是老师、领导、同事、学界前辈和同行好友甚至自己学生的鼓励和帮助,使得自己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下来[5]125-126。

(二)专家们学有所成的内在因素

外界条件能够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内在因素才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条件。5 位专家都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夯实了自己的英语基础,在工作中抓住机遇提高自身能力,且敢于探索尝试。

1.勤勉刻苦,夯实基础

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英语教育,几位专家早期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然而,专家们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了艰苦条件带来的困难,从而获得了现有成就。刘正光认为“持之以恒和勤奋是最重要的”[5]100。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才能获得现有成就。

2.专注工作,把握机遇

5 位专家都选择了进入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工作期间,他们得以接触并参加更多与语言学研究相关的讲座以及会议,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例如,胡壮麟在工作后参加了里奇(Leech)教授和教育家纳特尔(Nuttal)女士的讲习班,使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语言学、交际语法和交际教学法以及转换-生成语法[5]3-4。

3.开设新课,积极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与语言学相关的研究才刚刚兴起,专家们便自己先学习,然后开设相关课程,推广相关理论。例如,何自然在北美学习了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回国后开设普通语言学及语用学的相关课程,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语用学教材,为促进国内语言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5]91。

(三)专家们成功的启示

通过分析5 位语言学研究专家的成长之路发现,专家们的成才是循序渐进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发展兴趣,寻找课题

对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而言,要想继续进行研究,首先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具有针对性和应用价值”的课题[6]。本研究关注的5 位语言学研究专家正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才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语言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脚踏实地,潜心科研

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研究者持续努力的过程。青年教师和学生既然选择了走科研之路,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应抛除杂念,摒弃功利心理,脚踏实地,潜心科研,切勿好高骛远。本研究关注的5 位语言学研究专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皆付出了长久的努力。

3.善于思考,抓住机会

青年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要善于思考和反思,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和学生而言,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专题讲座以及论文著作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机会,因此,他们应当时刻关注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动态,从而提高自身科研水平[6]。本研究关注的5 位语言学研究专家皆是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及时抓住机会,或通过参加讲座或通过到海外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

4.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青年教师和学生对待学术问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自己所不熟知的问题要虚心向他人求教,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即使再优秀的教师或学者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也有穷尽之处,不可故步自封,多与他人交流探讨,虚心求教,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结语

研究发现,胡壮麟等5 位知名语言学研究专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学术成就,是因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作用。这也启示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要培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寻找合适的课题,脚踏实地,谦虚谨慎,潜心进行科研工作,勤于思考,对自身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把握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为我国外语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语言学外语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山教你学外语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大山教你学外语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