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纳什均衡”,生长儿童道德内驱力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17期
关键词:纳什均衡纳什内驱力

陈 杨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道德内化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德育教学中,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要通过内化的途径进行转化,慢慢帮助儿童形成道德认知、信仰及习惯。如诚信方面的缺失、信仰方面的虚无、道德方面的失范等,这些都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了羁绊。因此,教师要能够把握好儿童道德内驱的特征以及规律,不断推进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一、儿童道德内驱在纳什均衡中产生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所谓道德,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形成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将善与恶,是与非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将社会习俗、内心信仰等作为约束人类行为的方式,对调节人和人、人和社会关系有很大帮助。从道德角度来看,个人的道德行为养成它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从外在环境的规范到内在的行为信仰进行演变,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道德内驱是基于道德内化的,也就是由原本的“要我学好”到后面的“我要学好”。儿童通过博弈的方式,根据自己之前所学习的相关理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德驱动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儿童个体在知、情、意等方面都可以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进而逐步形成身心协调、品行统一的道德品质[1]。

二、重建儿童道德内驱“纳什均衡”的意义

(一)促进道德内驱的扩大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立足物质基础的,从根本上来讲,个体的实践还是要归根到人的需要上面,人在生活实践之中,有很多种类型的需要,因此道德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的社会以及集体关系之中,这种外在的道德是可以被转化的,也就是道德内驱不断扩大。因此,道德需要是内化的根本动力,当拥有强烈的道德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道德目标以及道德需求就很高,也很容易养成道德习惯。

(二)促进个体自觉践行道德标准

对于道德而言,它有很多方面的组成内容,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精神方面的归属感需要,在马斯洛层次理论中,当人最基本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一些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这也就需要个体要能够遵循社会道德的规范,处理好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所存在着的关联,在自律性方面的道德需要中,为了社会道德所提出的需要去遵守社会提出的道德规范,还要自觉参与和践行相对应的道德标准规范。

(三)保证道德内驱选择结果的均衡性

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每个人,需要遵守社会为维护共同生活的福祉而建立的规范。这种规范虽然是强制的,但是出自人性的,是人实现自我的方式。在教育中,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促进儿童个体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道德内驱的不同选择,也会对均衡性产生影响。

三、儿童道德内化的提升策略

(一)坚持内驱中的纳什平衡

道德内驱力在儿童的道德养成中占据的是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儿童德育发展的基础,譬如一个没有红灯也没有交警管制的十字路口,抵达该路口的车辆发现已经有车横着堵在路中央了,此时它应该怎么办呢?是发挥高尚的道德感,为大局考虑,让路中央的车疏散后再前行?不,那样的话肯定会有其他的车开到路口中央,自己则永远不能通过该路口。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也把车开到路中央,结果就是四面八方的车堵到一块,谁也别想开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坚持内驱中的纳什平衡,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用典型示范、情绪感染、环境渲染、道理讲解等,激活潜藏于儿童身体中的道德内驱力,以不断完善道德水平[2]。

(二)选择科学的德育教学内容

要想证明道德内化是否科学,就需要关注到它在实施和践行过程中的合理性以及现实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公约?因为如若你破坏了公约,会受到公众的惩罚。你承受不起这样的惩罚,只能遵守公约。那么又该如何来选择科学的德育教学内容呢?

首先,需要教师明确道德建设所提出的基本的要求,即爱岗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儿童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方向。教师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公民道德规范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儿童吸收其中的精华,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道德内驱力,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三)创新德育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般来说,教师组织道德教育肯定是需要遵循一定模式的,而这种模式其实就是相关教育理论最为简洁的表达,也是对相关经验的加工以及概括。对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规律,抓住道德教育的特点,提升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进而不断推进道德教育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道德教育的现状,将各种道德教育的模式进行整合,建立契合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儿童的道德信仰提供信心。

总而言之,儿童的道德内驱力的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梳理道德内化的基本特征之外,也要把握道德内驱中的纳什平衡,选择科学的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不断推进道德内化的效果,完善儿童的道德教育水平,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纳什均衡纳什内驱力
培养内驱力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去产能政策的激励相容安排与系统风险防范
基于纳什均衡的充电桩建设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契约和惩罚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