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2021-01-02郭晨啸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物流

郭晨啸

(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浙江 宁波 315000)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制度变化以及原材料的变化和人民币的变化,使中小企业所面对的融资问题越来越严峻和复杂。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的应用体现出了极其迅猛的发展效果,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和拓展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业务,使中小企业的潜力更高。但是实际中,国内外针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取得的进步也不大,甚至有一些文献仅仅能够反映出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基本思想,对于供应链的理念以及价值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导致相关的理论无法得到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即便是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也仅仅能够从物流方面来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概念以及参与成员等进行研究,体现出深度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这种融资规模基础下的经济体系本身体现出复杂性,需要由多个利益关系的合作以及沟通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相对应的发展,使每一个部分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使整体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本文搭建供应链金融系统共生框架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体系,通过博弈模型来解释这种论证存在的客观性,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去认识供应链金融体系。

一、正确认识供应链金融的性质以及融资的模式

1.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认识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整个供应链来完成各种金融活动等模式,商业银行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能够对其他的单位、企业或者是多个企业提供全面、周到的金融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使整个产业链的供需达到相对应的平衡基础和要求,使产业链的运行能够更加稳定,体现出相应的效果,使该供应链相关的一些企业以及金融机构,还有物流公司之间能够达到互利互存、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以及最终的企业状态,使整体的企业目标能够更加明确。

根据当前企业的现金流出模型,将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融资模式概括为应收类模式、预付类模式和存货类模式,这三种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融资模式中所有的部分都能够体现出供应链金融的中心思想以及具体的特点。在供应链体系中,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够从交易对手或者是金融机构方面获得相对应的融资资金,使中小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体现出相应的效果,使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更加完善。与此同时,也应当明确应收类模式、预付类模式以及存货类模式这三种具体的模式在实际应用环节体现出差异性。应收类模式本身属于一种债权控制的模式,并没有第三方物流来共同参与,同时融资企业本身处于销售商品应收款到期的阶段,质押物主要是债权部分,而融资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会处于上游供应商债券企业,融资企业的融资目的主要是购买生产环节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其他的一些内容。而预付类模式本身属于一种物权控制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往往需要第三方的物流来参与到体系中,融资企业在对原材料的订购以及付款的过程中,能够预购获得相对应的物品。同时,供应融资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会处于下游的位置,他们实现融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分批预付款以及分批提货。存货类模式本身也是一种物权控制的模式,存货模式中会存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融资企业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任何期间有稳定的存货质押物时,物权也就是存货,融资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位置是所有节点中的企业融资,企业融资的用途主要是购买其发展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原材料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物品。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系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集体理论性的特点。具体来说,系统性方面的内容认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这种系统本身是有一部分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完整的系统,能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要素,最终的目的是需要实现供应链价值的增值以及整体单位的竞争力水平提高。而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的成员主要是包括金融机构、核心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以及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有相关的信息软件提供商等。在对具体对象的考虑过程中主要是包括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采取的方法包括信息共享、协调和组织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更大的复杂性问题以及不确定性问题。另外,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各个企业之间的决策行为会存在相对应的关联性,企业要做出决策就需要从整体上来考虑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的反应,并且能够兼顾到其他企业的利润,从而能够发挥相应的价值。与此同时,企业的最优选择也来源于其他企业的选择,同时也会对其他的企业选择产生相对应的引导。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下,各个方面之间的竞争以及合作关系会更加明显,整体的信息也会更加透明,使不同企业内部能够实现集体性的管理,最终体现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应用价值。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主要应用价值

(1)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银行业的利润增长需求

随着现代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有很多大型的优质客户会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式来完成相应的融资,这种直接融资的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使客户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降低,使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占据的融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随着存贷款利率的变化,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一些大型企业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去和大型企业进行议价,这就导致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地缩减,严重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怎样才能够寻找一些新的利润生长模式,使其和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相匹配,并且能够将银行所拥有的一些信贷资源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理性分配,是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去面对和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来了解银行金融服务的主体对象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极快,这也对我国整体经济造成了相对应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灵活的运转方式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来成为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组织。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的融资需求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和强烈,当前企业本身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相对来说又比较缺乏,导致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他们付出的内容无法产生相应的匹配。一般来说,企业在融资方面所获取的融资资源主要是包括内源性的融资以及外源性的融资,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限制以及发展体系的影响,导致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取融资资金的途径相对来说会比较单一,整体的融资模式也会比较局限。中小企业一般会采取内源性的融资来获取相应的融资额,而如果是针对直接融资方面的条件会更加苛刻,对企业的要求会更高,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达到外源性融资方面的需求,导致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很难从正规渠道来获取相对应的资金支持。因此,中小企业可能会依赖非正规金融借贷渠道的应用,包括民间借贷方式等多个方面,使其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周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1]。

(3)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应用推广价值更加明显

供应链金融能够将产业链中的一些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进行相对应的连接,让商业银行能够对整体供应链中的中小型核心企业的价值产生相对应的评估和了解,从而能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加良好的便利条件,使他们能够参加相应的评估并获取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本身的推广价值就是能够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生机,首先能够让商业银行实现稳定的运作,并体现出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其次是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使中小企业能够快速稳定地运行并实现发展,使中小企业得到增值。再次是能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供应链金融合作身份,让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取到相对应的经济利润,使第三方的物流企业从中获取更高的社会信誉,也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2]。

二、无第三方参与的债权控制融资博弈分析

无第三方参与的债权控制融资模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基本的运作方式体现为,处于供应链节点方面的中小企业将他们本身拥有的核心企业的一份债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体系中申请一些信用贷款,也就是说通过核心大企业的资信实力来获得来自银行方面的融资基础,让核心大企业能够成为中小企业的担保,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在此基础上,通过博弈论的相关思想来构建形成专业的数学模型,并且进一步分析供应链金融体系下的融资问题,了解银行企业之间的均衡性问题,对没有第三方参与的债权控制融资博弈情况进行合理性的判断和分析[3]。

1.针对银行企业之间信息完全重复时博弈分析

在基于博弈论基础进行的博弈分析过程中,需要假设某一个中小企业要融资,他们融资的数额为A,而整个融资项目能够实现成功的概率大致为b,假设这个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最终获得了成功,中小企业获得了相对应的融资数额,则成功的回报率为c。在这个体系中,这个中小企业项目成本中关于银行贷款方面的期望收益则能够表示为Abc。如果说在其融资的过程中银行方面提出的贷款利息要求为D,银行针对监督和检查方面所设定的成本为E,就可以有Abc-D>0,0<E<D。

这就表示,如果银行选择贷款,中小企业选择偿还,这种模式使整体上的总收入多于银行选择贷款和中小企业选择赖账,在信贷合作中,贷款总利益在高于直接偿还所获得的利润的情况下,便能够达到良好的资本运转。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银行本身的复杂性致使在根本上难以达成目的和要求,这会使企业的利益和期望无法匹配,而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金融便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4]。

2.针对供应链金融系统下银行企业之间信号的博弈分析

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发现一个良性的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偿还贷款的能力比较高,而在信息完全重复的过程中和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而针对一些劣性的中小企业来说,其本身的成功率就会比较低。在这种模式下,这种中小企业对于获取的融资缺乏全面的约束,可能会选择赖账的方式。

实际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环节普遍会存在两种融资的模式。其中一种是在企业存在的供应链和核心大企业之间存在稳定的交易模式,在这个环节,核心大企业就能够为整体的资金链运作产生良好的担保。一旦中小企业的资金出现了问题,核心大企业也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损失,从而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有一些中小企业就会去选择核心大企业来为其提供保障,这种行为类似抱大腿,会导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损失和效益作用无法得到明确,使企业发展情况受到限制。而另外一种融资模式则是一些劣性的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即便需要融资也不会选择抱大腿,这种模式最终就会导致良性企业能够得到贷款,而劣性企业者得不到贷款。通过良性企业以及劣性企业的区别能够帮助银行和一些资信良好的企业进行信贷工作,使融资的效果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使整体的供应链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5]。

三、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最优分析

针对存在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运作方式是将资金的支配权由银行来掌控,而物流企业能够获取物品的监管权,由银行和物流企业之间共同配合以及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融资服务,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以及物流企业本身是委托方,而中小企业则是一种代理方,这种模式下能够将银行转变为决策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中小企业,这样就能够使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存在而获取的生产利益进行转变,使其最终成为银行的利润,并且能够使供应链的整个模式中所有部分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目标和要求[6]。

首先,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在基于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基础上,可以使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水平更高,体现出最良好的效果,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其次,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方面来看。他们在参与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过程当中,能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的业务更加丰富,发展的水平更高,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经济利润更加丰富,最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再次,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有一些物流企业参与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范围,使整体信贷风险得到相对应的降低,同时也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快地处理掉一些不良的资产,通过和物流企业合作来完善相应的业务体系,和物流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实现对接,并且能够通过这部分客户来开展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工作,体现出相应的效果[7]。

最后,从通过融资获取资金的中小企业方面来看。这些企业本身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将企业的原材料以及市场中经营的各种产品作为质押来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能够帮助这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快速地解决融资问题,使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与此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的资金周转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保障,体现出良好的使用价值,从而能够实现企业各项资本的合理性分配,保障企业的经营模式,促进企业的销售利润增长,使企业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运行,最终达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方面的分析,能够发现在供应链中每一个单位和部分都会更加关注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方面的要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核心大企业以及第三方的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体现出差异性,分别产生着不同的作用。但是这些单位之间却能够相互协调、监督和配合,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体现出良好的效果,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方面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供应链中不同成员之间存在的联系,进一步探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重要的价值,希望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物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