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陆早63 号机采适宜性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1-01-02王大光刘元元叶尔代刘爱忠

中国棉花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吐絮黄萎病机采

王大光,刘元元,巴·叶尔代,刘爱忠

(1.新疆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精河 833300;2.新疆精河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新疆 精河 833300;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 455000)

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缺乏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一直是政府、棉花领域专家、棉花产业相关的企业以及广大棉农关注的焦点。 当前,机采棉生产中推广应用品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与机采棉种植模式的适应性不强、 与机械化管理的匹配程度不高、对脱叶催熟剂的敏感性较差、机采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少等。 优质高效机采棉花品种缺乏,导致棉农对品种选择预期不明确、信心不强、盲目跟风,不利于减少种植品种数量、提升棉花品质。 新陆早63号[1]因其对机采棉种植模式、机械化管理、水肥利用、株型塑造、群体结构调控、机采等技术措施表现出良好的适宜性,在丰产稳产性、早熟性与集中成熟度、纤维品质、植棉综合效益上实现了突破,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新陆早63 号自2016 年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植棉区示范推广以来,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2.2 万hm2,平均籽棉产量为6 150 kg·hm-2, 平均皮棉产量为2 640 kg·hm-2;最高籽棉产量达到7 800 kg·hm-2,最高皮棉产量达3 350 kg·hm-2,纤维品质达到“双3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以上。 2020 年、2021 年新陆早63 号被列为博州植棉区主推品种,为博州机采棉提质增效、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品种[2]。 为推动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品种优势,现将其特性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新陆早63 号的品种特性和机采适宜性

1.1 品种特性

新陆早63 号属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3 d。植株呈筒形, 分枝类型Ⅰ~Ⅱ式, 第一果枝节位5.5~6.0,第一果枝节位高度20~22 cm,在“矮密早”种植模式下株高70~75 cm,在“宽早优”种植模式[3]下株高85~90 cm。 出苗快,出苗后生长势较强,中后期生长势稳健,不早衰;开花结铃集中,吐絮肥畅且集中,铃卵圆形,铃壳薄,铃重5.5~6.0 g,衣分43.00%。 该品种植株茎叶茸毛较多,耐蚜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采净率高达95%以上。

2017 年, 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CC 校准)测定,新陆早63 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0 mm,断裂比强度31.20 cN·tex-1,长度整齐度指数85.10%,马克隆值4.60。

1.2 机采适宜性

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新陆早63 号发芽势强,出苗快,棉苗生长发育健壮,现蕾较其他主推品种早2~3 d,花位合理,结铃快而集中,吐絮畅,含絮力适中;棉花整个生育期生长稳健,长势强、一致性高,早熟性好,成熟集中,丰产稳产性能优异,纤维品质达到“双30”以上,品种特性与机采综合性状要求的匹配程度高。 新陆早63 号是目前博州植棉区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机采的优质高效品种之一。

1.2.1符合提质增效栽培技术要求。 生产实践证明,新陆早63 号不仅对机采棉“矮密早”种植模式适宜性好,而且对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表现出良好的适宜性,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是当前机采棉提质增效的先进技术[3]。 新陆早63 号生长势稳健, 对缩节胺较敏感, 可减少化控1~2 次,简化塑造丰产优质株型、优质高效群体结构的调控管理技术。新陆早63 号第一果枝、第二果枝上举,夹角适宜,且成铃后果枝挺而不下坠,利于提高棉铃品质与机械采收采净率。

1.2.2符合提高机械采收质量要求。 新陆早63 号对脱叶催熟剂的敏感性适当, 棉田脱叶效果好;同时因叶片中等偏小、叶层分布合理,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好,脱叶催熟剂药液能较好地附着到棉株枝叶上;棉田脱叶率、吐絮率、籽棉采净率均能达到或超过当前机械采收质量标准,确保采收籽棉品质优良。

2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1 种植模式

机采棉“矮密早”种植模式:(63+13)cm 的宽窄行种植,交接行行距63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9.0 cm, 播种密度29.25 万株·hm-2, 收获密度19.50 万~22.50 万株·hm-2。

机采棉 “宽早优” 种植模式:76 cm 等行距种植,株距6.7 cm,播种密度19.65 万株·hm-2,收获密度15.00 万~17.25 万株·hm-2。

2.2 播种技术

当膜下5 cm 地温连续3 d 稳定通过12 ℃时可进行播种[4],博州地区一般年份适宜播期为4 月5-20 日,干播湿出[5]的棉田播种后要及时滴出苗水,确保实现“四月苗”。 “矮密早”种植模式的滴灌带铺设在窄行中间,播种量为27.0~28.5 kg·hm-2,出苗率80%以上;“宽早优”种植模式滴灌带铺设位置距离播种行6~7 cm,滴灌带滴头位置朝向播种行, 播种量为18.0~19.5 kg·hm-2, 出苗率90%以上。 播种要求:深度2.0~2.5 cm,覆土厚度1.0~1.5 cm,空穴率2%以下,单粒率96%以上,错位率3%以下。

2.3 中耕除草

播种结束后及时进行浅中耕, 以提温保墒,促进棉种萌发及出苗。 在棉苗现行后、2~4 片真叶期、蕾期,及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为12~15 cm,中耕宽度不低于30 cm,要做到不拉沟、不拉膜、不埋苗、不伤苗,交接行土壤平整、松碎,镇压严实。棉田杂草不仅与棉花争夺养分, 还易造成棉田郁闭、发生病虫危害。 因此,应通过中耕或人工拔除及时清除田旋花、苍耳、龙葵、稗草等恶性杂草,并及时防除全田杂草。

2.4 科学灌水

一般6 月5-10 日第1 次滴水, 滴水量为270~300 m3·hm-2;6 月15-20 日进行第2 次滴水, 滴水量为300~375 m3·hm-2;6 月下旬滴水300~375 m3·hm-2;7 月间隔7~10 d 滴水1 次,每次滴水375~450 m3·hm-2;8 月滴水3~4 次,每次滴水270~300 m3·hm-2。8 月底至9 月初停止滴水。

2.5 合理施肥

采用1 水1 肥的施肥方法, 随水追施肥料。 6月随水追施肥3 次,施肥量:尿素90~105 kg·hm-2、磷酸一铵120~135 kg·hm-2、 硫酸钾45~60 kg·hm-2,7 月随水追施肥4 次,施肥量:尿素300~315 kg·hm-2、磷酸一铵150~165 kg·hm-2、硫酸钾75~90 kg·hm-2,8 月随水追施肥3 次, 施肥量:尿素90~105 kg·hm-2、磷酸一铵45~75 kg·hm-2、硫酸钾45 kg·hm-2,8 月20-25 日停止追施肥。

2.6 化学调控

当棉苗现行后,用缩节胺12~15 g·hm-2进行1 次化控, 以达到促进根系与棉苗稳健生长的目的。因新陆早63 号对缩节胺较为敏感,所以要根据棉花长势科学化控。 每次化控在滴水前2~3 d 进行, 结合化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1.5 kg·hm-2。蕾期化控2 次,第1 次化控在滴头水前,缩节胺用量为30.0~37.5 g·hm-2,第2 次化控在第2 次滴水前,缩节胺用量为22.5~30.0 g·hm-2。在打顶前5~7 d,用缩节胺30~45 g·hm-2进行1 次化控。

2.7 打顶整枝

人工打顶于6 月底开始,7 月5 日结束。 一般在打顶后5~7 d, 待棉株顶端果枝长出5~7 cm时,进行1次化控,缩节胺用量为75~90 g·hm-2;之后7 d 左右再化控1 次,缩节胺用量为75~90 g·hm-2。

2.8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测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棉花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选用5%(质量分数,下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300 g·hm-2, 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25~300 g·hm-2,防治棉蚜、棉蓟马;选用5%阿维菌素300 g·hm-2, 或20%炔螨特300~450 g·hm-2,防治棉叶螨;选用35%硫丹乳油750 mL·hm-2, 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 mL·hm-2,防治棉铃虫。 叶面施药施肥都应在傍晚或下午6 时以后进行,避开棉花开花时间,防止药液(肥液)进入花粉,造成花铃脱落。

棉花黄萎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4],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加强田间管理是减轻棉花黄萎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可以使用菌乐土、枯草芽孢杆菌、棉萎克等微生物菌剂及微量元素肥料,减轻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 棉田第1次滴水施肥开始,随水滴施微生物菌剂及微量元素肥料, 可选用菌乐土可湿性粉剂9.00~11.25 kg·hm-2,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2~15 kg·hm-2,或棉萎克 (微量元素肥料)1.50~2.25 kg·hm-2,按间隔期7~10 d 连续滴施3~4 次, 可预防棉花黄萎病大发生、重发生。

2.9 脱叶催熟

依据天气预报和棉花长势长相,遵循“絮到不等时,时到不等絮”的原则确定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时间,以9 月10-15 日为宜。要求喷施脱叶催熟剂前后5~7 d 的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5 ℃,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2 ℃,棉田棉株自然吐絮率30%以上、上部棉铃铃期40 d 以上, 使用40%(质量分数,下同)乙烯利水剂1 050~1 500 mL·hm-2+540 g·L-1噻苯·敌草隆悬浮剂345~405 mL·hm-2,或40%乙烯利水剂1 050~1 500 mL·hm-2+81%噻苯·敌草隆水分散粒剂375~450 mL·hm-2脱叶催熟。 脱叶催熟剂喷施结束后, 及时把棉田倒伏的棉株扶正,以减少机械采收时的落地籽棉。

2.10 机械采收

喷施脱叶催熟剂后20 d 左右, 当棉花脱叶率≥90%、吐絮率≥95%时,适时进行机械采收[6],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采棉机宜在上午10 时以后至晚上12 时之前进地作业。 严禁在下雨后和有露水的夜间作业。

采棉机作业速度控制在4~5 km·h-1, 作业要求:采净率95%以上,总损失率≤5.0%,挂枝率≤1.0%, 遗留棉花≤4.0%, 采收的籽棉含杂率≤12.0%,含水率≤10.0%。

猜你喜欢

吐絮黄萎病机采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科学家发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型抗菌蛋白
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新顺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