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介的“身份”建构
2021-01-02赵红勋
王 鑫 赵红勋
作为以声音为传播符号,以音频为核心产品的传统广播媒介,已深深地受到了移动互联技术及其理念的影响,重塑了广播媒介的生态格局。在生态重塑的意义建构中,蕴含着界定、阐释与建构自我属性的身份问题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聚焦点。“身份”是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本文尝试考量广播媒介身份建构的多维意涵。
“身份”的拓展:话语表达的双向赋权
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自1940年12月30日创建以来,其“身份”始终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具有社交属性的内容产品被赋予极大的生长空间。新兴广播媒介同样也在互联网技术赋能下强势突破重围,迅速占领大众市场。基于此,广播媒介必须认清移动互联技术是社会交往模式重构的内在动因,加快社交化转型步伐,在信息业态中赢得生机,实现“身份”的拓展。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介“身份”的拓展以社交化为核心,以双向赋权为主要目的,在凸显政治信息发出主体权威的同时,还要兼顾用户的信息表达。
首先,助力政策的大众化传播,担负“信息宣传者”职能。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在将信息传递给听众时首先要进行“软性”“柔性”处理,接近听众而不是让听众疏远。当前新社交媒介的全民普及化给广播媒介搭建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要改变播报语态,更应该从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出发,利用可视化传播平台优化音频页面,强化信息解读,建立全方位传播渠道,将权威的政治信息公之于众。例如,为了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声音”的全方位传递,2020年3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客户端与广大听众见面,与总台“央视频”共同构筑音视频移动端“一体两翼”传播格局。这是总台应对广播听众向音视频用户转变趋势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是广播媒介“身份”拓展的积极尝试。
其次,赋予用户发声权利,发挥“民意反馈者”作用。要及时归纳整合,将最新鲜的民意传递到政府决策层。这样一来,有助于形成上下联动,促进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格局。喜马拉雅FM和荔枝FM拥有强大的社交属性,两个平台都能有效释放声音用户创作权利,因此UGC(用户生产内容)创作占比高,平台中分享互动行为极其活跃。广播媒介要着力突破信息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借助新颖做法,做好与声音用户的深度交流互动。
“身份”的衍变:动态平衡的多元塑造
广播媒介“身份”的衍变历来遵循动态平衡的规律,其以声音为载体传播信息的角色始终未改。此外,如环境监测、社会协调以及娱乐服务等角色在其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征。移动互联时代,声音用户对广播媒介的要求不只是满足于接收信息,更是将其视为日常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特征且不可或缺的服务类信息产品。广播媒介的“身份”实现了由“个性化”到“大众化”再到“类型化”的动态衍进。因此,在社交化语境日益普遍以及通信传播技术不断迭代的当下,广播媒介要在坚守声音传播本质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文化使者”“社会雷达”“情感理疗”等多个“身份”的个性化、多元化塑造,力求在声波建构的信息世界中大放异彩。
第一,广播媒介是精神文化产品的载体。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文化使者”身份被赋予多元意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体现为积极开辟多种渠道,传递多元文化内容。传统广播媒介与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兴广播媒介在信息技术赋能下进行深度融合,大量声音用户对文化内容的消费纷纷转为“线上”,继而引发包括“喜马拉雅FM”、央视“云听”、“蜻蜓FM”等在内的声音传播平台大量涌现。基于此,广播媒介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制作理念,在“线上”积极布局多种文化产品。例如,央视“云听”移动端注重多元文化的挖掘,创新性地在其文化栏目版块设置“遇见大咖”“国学经典”“名著新说”等音频节目,还力邀众多文化学者以声音形式品评经典,力求从多个维度为“在线”声音用户传递文化。另一方面体现为其利用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掌握通信技术资源,重塑社会文化新景观。随着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深度嵌入,以移动音频平台为载体的有声读物渐渐进入大众视野,因此以听为主的全新阅读方式蔚然成风,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产业——有声文化产业。与此同时,“知识付费”的理念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
第二,广播媒介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社区雷达”。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像是社区传播。基于此,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要适应社交媒介给整个媒介生态带来的变革逻辑。广播媒介要以“社区雷达”的身份肩负起监测社区环境、协调社区事务、缓解社区压力、凝聚社区人心的作用。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村大喇叭”利用接地气的社区传播方式及时向民众传递疫情动态、普及疫情知识、发挥应急管理等作用。
第三,广播媒介在移动互联时代还肩负着大众“情感理疗”的重任。首先,广播媒介“亲密性”“伴随性”“便携性”特点是发挥这种作用的重要前提。随着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各大音频平台不断优化内容产出,更多声音用户可以在任一时间、地点享受到广播音频服务。其次,搭载声波的广播媒介直接作用于人类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引起听觉神经冲动。因此,音频节目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安抚民众心灵,给予民众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播媒介将“情感理疗”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各大广播节目中用细腻温和的言语陪伴疫情重灾区的民众。
“身份”的反思:“变”与“不变”的实践转向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介需要在“身份”“变”与“不变”的两个面向中反思。作为声音传播的广播媒介要敏锐察觉到信息技术的更迭带来的智能语音、沉浸式音频广播等融合产品的挑战。聚焦未来,一方面应该清楚地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声音传播过程中自身的优势。总体来说,广播媒介“身份”的建构要遵循“五变”与“三不变”。
首先是广播媒介身份的“五变”。第一,要成为传统媒介思维的革新者。从顶层设计层面打破思维桎梏,用移动互联思维武装头脑,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各类羁绊。第二,要成为开拓多元传播渠道的先行者。声波宣发渠道越宽广,辐射用户就越多元。因此,广播媒介在做好传统宣发渠道的同时,积极开拓移动端口宣发渠道,优化“两微一端”平台建设,完善社交平台渠道,最大范围地将声波传递给不同声音用户。第三,要成为媒介深度融合的示范者。传统广播媒介要与新兴广播媒介在传播内容、传播逻辑、传播机制等维度深度融合。第四,要成为移动社交媒介的实践者。“抖音”“快手”“荔枝FM”等社交软件为我国广播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移动实践平台。广播媒介需要以对话者的姿态进入社交场域并逐渐树立“新型意见领袖”角色,实现多平台、跨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第五,要成为“耳朵经济”的引领者,完善和发展“耳朵经济”产业链。广播要通过高质量的音频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声音用户尤其是年轻听众实现由“收看”向“收听”惯习的嬗变,重新将广播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其次是广播媒介身份的“三不变”。第一,坚守声音传播的本质不变。声音是广播的灵魂,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注重用声音描绘意向、刻画美感。移动互联时代的广播要更加注重声音给用户带来的沉浸式信息交互体验。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声音形式的美好,更好地为听众带来听觉享受;二是内在声音的美好,主要是指传播人间正能量,传递中国好声音。新时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内对外都需要大众传播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广播媒介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积极策划,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第二,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定位不变。人民广播事业始终要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精准地为人民群众传播、解读各级党和政府的政策,还要做好中间桥梁,及时将群众意愿向上传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第三,作为公共服务类产品的属性不变。广播媒介要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音频内容的设置要贴合民众,施惠民众,服务民众。
结 语
广播作为媒介生态中的活跃因素,其发展关系到整个媒介生态的健康稳定。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介“身份”的建构过程也显示了其不断调整自身姿态,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传播逻辑。面向未来,广播媒介“身份”的建构仍在持续进行,要在建构过程中不断反思,回归传播声音的本质,释放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