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的主观性特征
2021-01-02刘韵竹刘传琳张丹丹
刘韵竹 刘传琳 张丹丹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它通过浓缩重要事实,确立报道主题,凸显新闻价值,发挥着吸引受众注意力、激发受众兴趣、增强传播效果等重要作用。身处当下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读题”更是成为许多受众的阅读习惯,因此,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也愈加重视新闻标题的拟制,努力使其产生“吸睛”作用。在众多新式标题中,“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越来越受到众多媒体的青睐。
1.致敬!他们是《红海行动》原型——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央视网,2018年2月3日)
2.世界首次!高铁四电建设全部用上BIM技术(《科技日报》,2019年1月13日)
3.12000元!一个农村九旬党员为防疫交“特殊党费”(新华网,2020年2月9日)
例句中“致敬!”“世界首次!”“12000元!”均为感叹句,尽管结构形式并不相同,但它们以形式简短、焦点突出、态度鲜明等突出特点,与之后的陈述句“联手作战”,在类型众多的新闻标题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闻标题家族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是表达者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从内容取舍到结构安排,从措辞造句到标点符号,无不烙下表达者的自我印记,显示出鲜明的主观性。本文以语用学、新闻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感叹句+陈述句”类标题鲜明的主观性特征。
交际策略彰显鲜明的主观性
尽管新闻工作者们都在努力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但在新闻报道中实现“完全客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的表达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表达者的思维相连接,与表达者的感情产生关联,因此,新闻话语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情感性,在许多新闻中,报道、分析、判断,往往交织在一起。[1]“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的制作者,或者“主动现身”,异常鲜明地通过各式各样的感叹句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或者通过紧随其后的陈述句最大限度真实而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笔者认为,“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交际策略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双重选择上。
(一)整个标题信息的选择
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报道的浓缩,它的任务就是简单明了地传播新闻事件的主要信息,时间、地点、原因等。但是,受到版面、行文等因素的影响,任何新闻标题都不可能容纳新闻报道的所有要素,必须从中做出选择,而信息内容的选择则必然体现着表达者的交际意图,显示出清晰的交际策略,也就必然掺杂着表达者个人的立场、态度、情感,使得标题的主观性呼之欲出。例如:
1.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这次村上春树又陪跑了……(中国新闻网,2019年10月11日)
2.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令村上春树粉丝失望 同时对明年充满期待(人民网,2019年10月11日)
上述1、2两例内容基本相同。如果单独抽取出一则标题,都可以说它客观地报道了新闻事件,但将两则标题放在一起进行比对,则一下子显露出表达者的主观意图:两则标题都提供了“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落选”的消息,不同的是例1关注的是“村上春树”,例2关注的是“村上春树粉丝”,视角并不相同,而视角的差异必然影响到态度与情感。
(二)局部标题信息的选择
3.210万元欠款!北京延庆法院5天为71农民工追回(《北京日报》,2020年1月19日)
4.5天!北京延庆法院为71农民工追回210万欠款(澎湃新闻,2020年1月19日)
两例标题的制作者采取的都是“感叹句+陈述句”的标题模式,然而不同的是,两个标题的感叹句不相同:例3的感叹句是“210万!”,凸显的是法院为农民工追回的欠款数额,例4的感叹句是“5天!”,凸显的是法院为农民工追回欠款花费的时间。再如:
5.争分夺秒!驻鄂部队支援武汉方舱医院建设(《人民日报》,2020年2月5日)
6.争分夺秒!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星夜援建“方舱医院”(《解放军报》,2020年2月5日)
上述两例标题的制作者采取的都是“感叹句+陈述句”的标题模式,且标题的感叹句一模一样,然而两个标题的陈述句在陈述新闻事实时方式方法并不相同:例5的陈述句部分只就新闻事件做基本报道,并未注意与前面的感叹句作出呼应,例6的陈述句中“星夜”一词,凸显了驻鄂部队面对疫情时的迅速反应,与感叹句“争分夺秒!”产生了前呼后应的效果。
语言形式的选择彰显鲜明的主观性
(一)语篇结构的选择
新闻报道的标题,一方面具有浓缩整篇新闻报道,引领全篇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也相对独立,构成一个自足的语篇,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予了新闻报道标题独特的“展示空间”,可以一定程度上摆脱篇幅的限制,采取多样化手段拟制标题,也推高了新闻报道标题独立表意的语篇功能。
1.每人1000元!华东交大向湖北籍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覆盖武汉、宜昌、十堰、黄冈等13个地市。(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年2月2日)
2.华东交大给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1000元专项慰问金(人民网,2020年2月2日)
这两例报道的是同一个新闻事实,且标题中涉及的新闻要素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例1运用的是“感叹句+陈述句”形式,将“每人1000元!”独立成句,充分凸显了数据,实现了扭转受众接受视角的功效。
3.梦想成真!旅德大熊猫双胞胎得名“梦想”“梦圆”(中国新闻网,2019年12月10日)
4.旅德新生大熊猫双胞胎得名“梦想”“梦圆”(中新社,2019年12月9日)
不难发现,3、4两例报道的尽管是同一个新闻事实,且涉及的新闻要素基本一致,但是,例3中由于表达者使用“梦想成真!”将自我代入,感情饱满,具有了鲜明的主观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中的语篇结构模式不单单是通过语句的加长增加了新闻的报道容量,更为关键的是结构形式改变的同时负载了特定的信息内容,比如感情色彩、主观态度。
(二)句式的选择
感叹句是带有浓厚感情具有感叹语气的句子,它用来表达快乐、惊讶、厌恶等不同类型的浓厚感情,“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中的绝大多数感叹句,尽管绝大部分是非主谓句或省略句,但是话语的主体相当明确,均指向标题的制作者,标题中的一个个饱含丰富情感的感叹句便化身为一个个生动的情感符号,将表达者对客观事件的观察视角巧妙地转移到自我情感态度价值判断视角之上,体现出鲜明的主观倾向性。例如:
5.樱花会开,春天会来!立春日,云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原创抗疫公益MV《生命之春》(云南广播电视台,2020年2月4日)
6.心疼!白衣天使甩体温计甩到手发抖,只能用勺子吃饭(中国青年网,2020年1月30日)
例5的“樱花会开,春天会来!”绝非表达者的空洞抒情,它表达的是作者的信念与美好希冀;例6的“心疼!”更是表达者的真情告白,令人感同身受。
(三)词语的选择
新闻写作中历来强调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实际上,“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中恰好与此相悖,作者用来表达感情和态度的形容词、副词可谓比比皆是:
7.尴尬!国足历史首平菲律宾队(《广州日报》,2019年10月16日)
8.厉害!火箭军某旅雨中发射洲际导弹,刷新5项纪录(《解放军报》,2017年9月7日)
9.战机又出事!美空军称多架飞机或在飓风中受损(中国青年网,2018年10月14日)
10.曝光!中国海军竟然还有一支这样神秘的反恐部队(中国青年网,2017年12月20日)
11.超可爱!南方来的“蓝朋友”巡护高原雪山(中国青年网,2020年1月20日)
独立构成一个句子的形容词,在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外更增加了一层语用意义,即表达者的主观感情与态度,而例7中的“尴尬”、例8中的“厉害”就是有着这样特征的形容词;“又”是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积累,“竟然”也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例9、10中的这两个副词,尽管与新闻事件的要素无关,看似可有可无,但是,恰恰因为有了它们,才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新闻的背景轮廓,而且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表达者的态度与情感;至于例11中的“超可爱”更是将副词和形容词搭配在一起构成偏正短语,进一步强化表达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体现出鲜明的主观性。
在语言形式方面,不管是语篇结构的选择、句式的选择,还是词语的选择,“感叹句+陈述句”类新闻标题鲜明的主观性特征总是与表达者的视角和感情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