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探究及应对

2021-01-02

青年记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教育

邵 林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平台和各种思想交锋的主战场,舆情传播呈现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规律、新特点,舆情管理面临新挑战。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社会转型期教育发展面临多重冲击,教育舆情成为公众关注教育的“晴雨表”,各类教育问题、分歧常常成为社会的敏感点、舆情易爆点,教育舆情事件逐年递增,这对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都提出了考验。

社会转型与传播环境变化加剧教育舆情高发风险

1.舆情频发:话题更趋复杂纵深化。根据《新华财经年报》2019年对国内网络舆情的分析,在各种舆情话题不断、热度持续升高的大背景下,教育舆情在各类舆情当中表现出进一步复杂化的特点。

首先,教育舆情涉及范围更趋复杂化、纵深化,有校园安全、学术不端、师德师风、招生考试培训机构乱象等诸多问题,引发舆论场波动。如“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漳州一公办幼儿园只招干部子女”等事件,由于涉及学生较多、家长负面情绪激烈,诱发了较为恶劣的舆情。同时,学术不端、学校管理、师德师风也是2019年教育领域舆情的重灾区,如“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北京大学退档风波”遭质疑热议。还有诸如未成年人性侵案、虐童案、校园霸凌等极端事件更是触及社会价值观底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激发舆论。

近几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刊社下属中教传媒智库舆情团队的监测同样发现,教育舆情关注点日趋复杂多样,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覆盖面更广。“学前教育、减负、校园安全、青少年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等都是会内会外持续热议的主题。”[1]而教育理念转型期,各种观念价值的不同也带来舆情发生,如“毛坦厂中学模式”“衡水中学进驻浙江”等新闻,引发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讨论。

2.热度走高:“共情效应”易引发群体情绪。因为教育涉及人群众多,面临的问题、遭遇、苦恼、困惑比较接近,容易引发共情效应,因此教育舆情往往容易引发人群更大范围内关注。

2019年10月一篇由微信号“格十三”发表的《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使南京教育引发社会强烈关注。[2]事件起因是南京家长投诉教育局“荒唐”的减负政策,随后“南京的父母太难了”迅速上了微博热搜。根据新浪舆情通数据平台统计,三天之内全网热度指数峰值达到33.95,热度均值为14.18,敏感信息占比达10.45%,事件引发网友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减负就等于制造学渣吗》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为1.5亿次,讨论数达1.13万条。[3]而事件过程中,浙江公布的“减负33条”,以及广东等其他省份公布的相关政策,引起这波舆情的持续走高。“减负”长期以来都是教育舆论的易燃点,其中还往往关联着青少年睡眠不足、近视率肥胖率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话题,曾经“某家长辅导作业引发心肌梗塞”的个案事件也引发家长圈和媒体热议。

美国学者柯伯斯在阐述教育政策的特殊性时认为:“大多数公民对教育系统都有一定的接触,都相信自己对教育系统有特殊的了解,对公立学校的管理有一种亲自参与的欲望。”[4]教育舆情通常都是由教育相关的突发事件或敏感话题激发,而单个教育问题又常常与很多其他教育问题有着紧密关联,如“减负”就关系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关系到高考招生选拔人才方式,关系到择校、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等方面。多个问题之间互相关联牵扯,容易形成舆情传播连锁反应,导致传播影响力倍增。

3.传播迅速:“移动社交媒体圈子化”推波助澜。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完全再造了信息传播的机制和形态,网民数量激增,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传播无处不在,一方面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成为舆情主战场,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因传播的圈子化、群落化等特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容易被迅速放大直至爆发式增长,传播过程中,内容被不断扩充甚至误读。而同时,抖音、快手、B站等各种平台,以及网络、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信息表现形式、表达方式、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平民化、娱乐化等特点和倾向,延续了热点事件的“保质期”,更加剧了舆情的影响。

新传播环境下优化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之策

1.强化风险思维,提升舆情管理能力。舆情从产生到逐步平息都有规律可循,通常要经过潜伏期、显现爆发期、发酵增长期、减缓消退期等几个阶段。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阶段之间演变的进程,给舆情应对处置提出更高要求。

第一,做好议程设置。对于涉及升学、招生等重要政策出台,均应事前参照实际情况研究舆论引导策略,做好议程设置,根据传播规律和公众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推进公共教育议题的公布、讨论,引导教育舆情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二,做好协调联动。教育舆情的发生往往涉及教育、公安以及网信等多个相关部门,因此要建立健全多部门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既要完善工作网络,强化教育系统内部的沟通联系,加强风险排查与整改,也要实现与其他部门共享资源,制定明确的教育舆情预警机制,根据事态的轻重缓急,进行科学研判。

第三,做好舆情监控。参照既往的经验教训,做好全面的舆情风险排查与诊断,不但要考虑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还要考虑操作性,甚至还应包括是否人性化等原则。通过舆情监控,随时关注舆论动向,并制定应对风险的步骤和口径,科学应对。一旦出现舆情,根据既定预案及时回应处理,避免事件升级扩大,甚至产生次生舆情。

2.强化数据思维,提高舆情应对水平。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环境、受众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表达诉求、分享信息,因此舆情数据越来越呈现大数据特征。“大数据技术为舆情处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理论支撑和保证,也成为舆情研究关键技术的支撑和核心理念。”[5]大数据背景下,做好教育舆情应对工作,应当贯穿数据意识。

在网络舆情监测和数据分析服务方面,人民网在国内起步较早,2008年建立舆情监测室,2017年改组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建设舆情数据库和舆情案例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媒体行业以及科研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大数据下的舆情研究。提升教育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应避免白手起家,注重合作与共享,目前,中国教育在线已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建立合作,依托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等的技术优势,将海量的社会认知转化为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社会评价,提升大数据环境下舆论引导的专业化水平。

3.强化群众思维,提升舆论服务能力。教育是国之大计、民生之大计,做好教育舆情工作,不只是针对教育负面信息、突发事件做被动应对、处置平息,而是要强化群众思维,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疏解情绪、化解矛盾,凝聚更多共识。

第一,把握教育舆情应对规律。教育公共卫生等舆情事件,应对不及时不得当,往往会引发社会各界对相关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疑、责难,容易衍生出社会舆情。“重大舆情5小时内发声,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他热点舆情原则上48小时内回应”,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回应,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媒体要主动频繁地与相关部门沟通,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向公众释疑解惑,有效引导舆论。

第二,回应公众关切。教育舆情危机爆发后,一些政府部门或学校往往采取“鸵鸟政策”,故意回避、不予回应,或者避重就轻,结果往往导致谣言四起,错失主动应对的时机,引发系列舆情危机。反之,重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发声,并跟进舆情动态,正面宣传主动引导,同时彻查事件原委切实解决问题,有效化解危机,甚至能化危机为契机,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第三,主动传播形成合力。针对有关校园安全、高考方案、中小学招生政策这类社会敏感度高、公众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也容易引发舆情。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新闻单位应多从群众角度出发,建立一批专业水准高、有社会影响,包括教育专家、行业精英、资深教育媒体人等在内的舆情应对专家库,在关键时刻和重要问题上主动发声,积极引导舆论,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舆论生态。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舆情
舆情
舆情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