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国企集团实施混改的路径研究及案例分析

2021-01-02何政军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改革

李 略 何政军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政策分析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概念,历经20余年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中。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及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常常可以看到通过合资合作、并购、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等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对于如何正确贯彻政策要义和理解混合所有制内涵,处理好混合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关系,处理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发展及稳定的关系,已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应坚持战略导向,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充分论证分析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举措能否满足战略规划实现条件,厘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切忌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发展直接画等号,防范改革过程反复;其次,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在引入非公资本过程中,注重转变思维、解放思想,以发展眼光正确地看待企业改革,评估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诉求和路径,充分尊重非公资本股东的意愿和建议,从而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实现国有企业实力与非公资本活力的有机结合;再次,应坚持问题导向,混改的实质在于“改”,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认识到由“混资引战”向“转制提效”的全面性和关键性,通过引入高认同感、高匹配度、高协同性非公资本实现补足短板和做强长板,不断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坚决防范出现为“混”而“混”、以“混”代“改”的倾向。

一、多元化国企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和挑战

回顾国企改革历程,先后经历了“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股份制与加强监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五个阶段,每一轮改革都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深化,助力企业不断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激活发展动能和实现快速发展。多元发展的国企集团,往往总是要面临行业的适应性这一关键问题,解决好从单一产业到多元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资源配置、创新发展、市场开拓等问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帮助新兴产业单位补齐竞争要素,获取行业资源和经验,推动产业按照各自行业规律经营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企业经营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多元国企集团虽然具有“多元发展、产业互补”的布局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减速换挡”“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挑战。但客观来看,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引入更加市场化的机制,将很难在新常态下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除了上述行业适应性问题,还包括亟待解决的核心人才的激励问题,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组织面临的效率问题,集团管控面临的复杂性问题,等等。注入市场化要素,持续优化高端人才引进、青年英才培养、组织机构变革、差异化管控等方面机制和制度,打破惯性思维和利益掣肘,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

首先,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清晰地回答多元企业为什么要实施混改,并充分论证混改的目的。要通过战略规划梳理明确发展目标及方向,明确企业今后发展目标、业务布局、盈利模式,剖析企业存在的短板及瓶颈,论证清楚混改是否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有效措施。绝不能把混改和员工持股画等号、混改和企业上市画等号。

其次,多元国企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改革总要求,还要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分类分层改革的原则,基于行业标杆、企业定位、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从外部市场吸引力、内部改革风险等纬度分类界定各企业,把握改革整体节奏,聚焦改革重点目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选择适当改革时机和路径。多元国企集团在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进一步对子企业进行分类界定,一是按照商业类和公益类、产业市场化竞争程度、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分类,鼓励和支持市场化竞争程度高的商业类子公司积极引入非公资本,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尽可能地压缩管理层级和实现扁平化管理;二是按照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改革策略,按照支柱型、成长型、培育型、退出型四种类型,各有侧重地推进股权结构的改变,差异化精准化界定经营责任考核方式,以更好地引入外部股东激活企业市场化活力。

例如:对新布局的新产业,也就是培育型产业,应优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探索开展员工持股;对企业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同时资源投入需求量大、需要大力支持和重点发展的成长型产业应重点考虑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已经营数年、但仍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经营状况不良且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产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资本,并探索实施员工持股,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要为低效、无效业务或无发展前景的产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让渡控股权,探索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推动在充分竞争性产业领域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多元国企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应从战略梳理、制订改革方案、履行申报程序、开展审计评估、实施产权交易、实现机制转换等六个方面开展,依据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细则,明确分层分类推进、引入各类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等改革举措落地的原则和要求,为全资、控股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各级分子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提供更加系统、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

三、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要有清晰的多元产业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战略不清晰,想混混不成,无论长期的战略投资者还是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或是实施了员工持股的核心骨干,都看不到企业清晰可预期的战略增长或明确的商业模式或可接受的投资回报,进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信心不足、进度缓慢,乃至导致混合所有制改革流产。战略不清晰,想改而改不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企业推动改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障碍迥异、影响因素诸多,若不充分论证如何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效率和竞争能力,理顺战略发展目标和改革路径举措间逻辑关系,只会让核心骨干员工对改革、对企业滋生出悲观和不满等情绪。

二是切忌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和实现员工持股画等号,其根本目的是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国企生产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不管是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还是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实现混合所有制,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形成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模式。多元国企集团分层分类稳妥推进混改,目的是科学规范引入各类投资者,在产权层面实现混合的基础上,建立起国有股东、各类投资者、骨干核心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混改对补短板、转机制、激活力的促进作用。因此,真正成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在发展战略、股权架构、投资人选择、交易定价、核心层激励、管控优化等六大领域系统性突破,让国有股东、投资者、骨干核心层共享企业发展的收益和红利。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不忘初心,锐意创新,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是建立以章程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依然通过行政报批开展企业经营,无法褪去行政化管理色彩,难以科学合理地开展分级、分层、分部授放权管理,做实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制度,则非国有股东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也难以能确保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懂行规、讲行话”的市场经营主体。建立制衡有度、科学民主的治理机制和决策制度,探索“授得出、接得住、行得稳”的行权机制,将成为混后改革的重点,成为决定混合所有制企业决策效率、内部活力、市场能力的关键要素。

四、中车株洲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中车株洲所推行“小总部、大产业”模式,一方面做小做精做强总部;另一方面对所属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结合政策和公司多元产业实际,制定一企一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成熟一家推进一家,各有侧重地深化改革和推动企业发展。

对于支柱型产业,通过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打造出时代电气、时代新材两家上市公司平台,累计募资近50亿元,支撑了中车株洲所连续实现200亿、300亿、400亿的规模跨越;对于成长型产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加快破解功率器件研发周期长、产业投资大等难题,历经十年,在国内率先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和规模制造能力,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于培育型产业,率先引入利于产业发展具有市场协同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在新设混合所有制企业过程中大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作价入股及股权奖励计划,既确立新产业破局发展的基本盘,也通过正向激励有效地促进科技人员活力动力。对于退出型产业,坚持以战略为导向有序推动,恪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底线。通过借助资本运营平台,将部分产业在高估值状态下适时地让渡控制权,通过参股方式加速建立健全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值和产业市场化能力的加速提升。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改革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改革之路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改革破题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