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保险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影响研究

2021-01-0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保险劳动力

刘 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一、前言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预计中国将于2023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在2033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也将会是前所未有的。为短期内应对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所导致的劳动力锐减问题,国务院计划于2022年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延长老年劳动力的在业时间,起到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效果。退休老年人有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有关政策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对临近退休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延长实际退休年龄,还可以为保障养老体系转轨提供帮助。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也使得中老年群体有条件继续投入劳动力市场,在延续自身劳动价值的同时促使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是缓解我国目前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会养老支出增加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并分析了目前国外和国内学者在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口再就业影响方面的研究,为合理利用闲置老年人力资源,制定一套与我国目前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二、文献回顾

1.国外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进展

在发达国家,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已积累了较多的研究经验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比如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关于研究老年再就业行为的数据库——健康和退休研究(HRS)数据库,学术研究大量的出现。

目前,关于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力供给和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2种结果:一部分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参与养老保险会激励退休老年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但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即参与养老保险的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概率反而更高。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水平越高,行为主体的当期收入会提高,预算约束会变小,从而再就业动机则会降低,相反亦成立。因此Samwick认为退休年龄对老年人口再就业决策会产生特殊影响。同时,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也是退休老年人是否选择再就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1]。Pleau和Shauman使用美国CPS数据发现,退休人口的养老待遇水平与退休老年人口选择再就业呈负相关,即养老保险参与程度越高,选择重新就业的概率越小[2];Ruhm发现,养老金水平越高,65~69岁退休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会越低[3];而Cahill等基于HRS数据发现,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变化导致的收益降低,成为激励退休老年人口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继续工作的主要因素[4]。

2.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进展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的研究有从规范分析向实证分析转变的趋势,且实证分析越来越成为主流方法。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文献等二手资料,研究此领域其他学者的观点,并给出相关建议。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结合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相关模型,因是否享受养老保险是二元变量,大多采用probit或tobit等。但在控制变量的选取、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等方面不尽相同。

从研究内容上,目前国内关于养老保险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没有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国内大多学者主要研究了局部地区的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再就业决策的影响,大多研究使用CHARLS微观数据库、各省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养老保险与退休人口再就业的关系。首先,阳以南发现,只有在养老金水平超过某一拐点水平之后,养老金水平与退休人口再就业的选择才会呈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养老金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退休老年人口会选择不再进入劳动力市场[5];张川川发现养老金水平的上涨是导致退休人口就业率2002-2009年期间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6];冉东凡、吕学静采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发现,与没有参与养老保险的相比,参与养老保险的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概率更低;其次,养老金水平提高会显著降低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可能性[7]。由此可见,总体上养老保险会激励退休老年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都是侧重于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养老保险还会对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留住劳动力的激励工具。

通过以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决策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能因为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可能因为样本的选择问题;其次,从微观层面讲,决策主体的个人特征如家庭净收入、个人资产、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配偶情况、子女数量、是否自愿退休,等等,都会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最后,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决策行为的影响。

三、促进我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建议

让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再就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物质经济水平和其他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极大,且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算完善和健全,养老问题是社会和家庭面临的巨大负担,如果让具备劳动能力的退休老年人口直接退出劳动力市场无疑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需要一个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口再就业。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养老保险制度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中国劳动供给不足、社会养老支出增加的国情,给出以下建议:

1.鼓励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受社会人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判断养老保险对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就业退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本身就是在为退出劳动力市场前所做的财富准备,对于拥有较高学历的人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相对较短,延迟退休对他们来说可以增加实现自我的机会,退休年龄后延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的问题;其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支出增加的压力。延迟退休政策在使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增加的同时,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则会相应减少。

2.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并不是一味地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也要关注养老待遇水平的适度性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好适龄的劳动力资源,例如,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缴存的制度设计,对延迟退休的老年劳动力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此外,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差异,相关政策应在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上有所倾斜,例如,相应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其必要性。完善养老保险体系,也有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实现。

3.保障老年人就业权利

一项好的或合适的养老保险政策应该做好积极促进就业,并且适应当前我国就业形式多样化的需求。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体力、精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为了更好地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可以对招聘老年劳动力的企业提供补贴、减税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企业成立专门的机构对老年人提供就业培训指导,构建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此外,老年人再就业需要有法律保障,制定保护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保障老年就业权利,发挥老年人力资本的价值。

四、结语

对于养老保险对退休人口再就业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得出的结论既有共性又有不同,这说明养老保险与退休人口再就业的关系需要通过更多的规范或实证研究来进一步考察。

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通过对办理退休手续但仍具备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是否参与养老保险对其再就业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就业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人力资源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顺应目前老龄化的大潮,准确把握劳动力市场未来的发展动向,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养老金养老保险劳动力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