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激励决策应用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分析

2021-01-02杨曜光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决策效果制度

杨曜光

(西安卫光气体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逐渐朝着复杂化的方向转变,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制定更加科学而完善的激励决策,以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高员工管理水平,不断地加强企业当前的发展活力,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1]。激励决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心理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开发人才潜在能力,吸引、挽留优秀人才为企业效力,并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从中可以看出激励决策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因此,要充分地发挥激励决策本身的优势,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影响企业激励决策的因素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制定激励决策时,需要明确其中的影响因素,根据员工需求的不同层次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激励策略,从而使得企业当前的激励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增强,从整体上看影响企业激励决策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激励

大多数企业在制定激励方式时,通常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例如,奖金、奖品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补贴等等,企业以业绩考核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物质奖励方式,激励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地调动被激励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大多数企业中实用性是比较强的。但是,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过度奖励或者是目标扩大化时,员工将对企业当前的激励制度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形成新的“平均主义”,扩大化地分配奖励等于无激励,导致最终激励作用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2]。

2.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狭义上指工作地周围的物理环境,如办公室、工厂、车间等,对工作环境可从个体的、人际关系的和组织结构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它是提高岗位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认同感的重要场所、空间、氛围。其中包含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等不同的方式,能够使员工产生对企业本身的依赖感和归属感。首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状态,合理地规划人力资源构成形成新的生产力,改善内部环境,增强员工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干净、舒心的工作环境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内部环境能够得到净化,提高员工当前的归属感。如果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并不认同周边工作环境,会影响最终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也会导致最终激励效果无法得以充分地突出;其次,大多数企业选择工作本身作为主要的激励奖励方式,例如,通过工作内容的转换进一步地明确工作目标,通过提高绩效奖励、减少工作时间或者简化操作流程简以迎合员工的心理,但是,大多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懒惰的情绪并不来源于工作的本身,而与安全隐患、人与人的沟通环境氛围、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当职工产生了负面情绪,那么在工作主动性方面也很难满足相关的标准,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激励方式,才可以提高员工当前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

3.员工的发展

大多数员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首先要考虑自身未来的发展,例如,在企业发展中是否给优秀员工提供一定的晋升空间,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通过满足这一条件制定员工激励制度,根据企业当前发展规模优化整个激励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晋升激励法和培训激励法是员工激励策略中的三种常见方式,灵活运用这三种方式,在企业与员工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企业不再局限于以物质激励为主的单一激励方式,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3]。

二、企业激励决策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一部分企业在以往经营管理时制定了激励策略,但是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还无法达到预期的状态以及标准,在当前激励决策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首先在激励措施方面缺乏个性化的特征,不同员工在工作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激励制度实施来说,需要根据不同员工本身的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措施,但是,一些企业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个性化的因素,使得最终激励效果很难满足相关的标准。例如,对于同一种激励措施来说,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员工,而忽视激励对象的诉求,采取“一刀切”的激励方式将难以符合多数员工的需求。只有根据不同的员工需求制定相对应的积极措施,才可以提高最终的激励效果,但这一特征在大多数企业激励决策中并不是非常的明显[4]。

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激励策略还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例如,在制定激励制度之前,没有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非常草率和盲目地制定激励决策,导致最终激励效果很难得到充分的保证,在企业日常发展过程中制定激励决策时,需要按照当前的发展规划以及个性化特征来提高激励决策的实施效果,但是一些企业在日常制定之前,只是照搬照抄其他地区或者是企业在激励措施方面制定的一些思路,并没有开展深入的调查以及分析,导致激励决策制定缺乏长久性的考虑,具备单一性的特点。

三、企业加强和完善激励决策应用的措施

1.突出个性化

不同员工在工作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制定激励措施时,要通过个性化的调整来满足员工当前的发展需要。大多数企业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通过激励政策来鼓励员工不断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对于激励方式来说包含内容也是比较多的,例如,除了常见的物质激励之外,还包含的情感激励以及学习激励等方式,在激励制度制定时,需要严格按照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突出激励制度本身针对性的特点,多方位地满足员工本身的发展需要。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来说,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在薪酬待遇和工作职责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可以分为物质性和价值性,物质性的员工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是真正的喜爱自己的工作内容,只是为了维持日常的生活进行工作,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员工,可以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提高最终的激励效果;对于价值性的激励来说,主要适用于一部分员工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积极地面对挑战,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并且也不会在后续工作岗位中推卸任何的责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实际工作效果。对于这类员工群体,可以采取精神和荣誉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提高实际的激励效果[5]。企业只有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正反激励相结合,加强对激励政策的重视力度,丰富激励手段,才能实现对所有员工激励和推动作用。

2.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

在激励决策制定时需要符合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提高激励决策的效果以及作用,例如,在制定激励决策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员工个人信息、员工的收入以及工作能力等等,以此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与此同时,在激励制度实施时需要做好资料的搜集,按照不同的激励内容做好信息的合理性划分,保证最终决策能够具备科学性的特点,以此完善最终的激励效果。从企业当前发展现状来看,制定激励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激励制度制定时,需要和企业当前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不要只是为了实行激励政策而制定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很容易会出现损伤企业利益的行为或者是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例如,成本方面的压力等等。在实施物质激励时,需要把握好奖励的尺度,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提高激励效果科学性,从而使激励效果能够得以充分的保证。

3.创新激励模式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在制定激励决策时需要融入创新的因素,从而使激励决策的实施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正反两个思路充分发挥决策本身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区分不同岗位人员个人能力的差别,通过正面激励的方法提高实际的工作效果,以此让员工能够形成完善而科学的主体认识,之后,再以自我判断为主要内容充分地发挥激励本身的优势。一方面,需要将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进行相互的对比,产生明显的对比状态;另一方面还需要将业绩评估和个人成长速度进行相互的融合以此来完善激励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帮助职工在企业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得激励模式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在实际判断时需要树立更加全面的群体意识,面向岗位员工本身的工作需要制定不同的激励模式,获得更多员工的认同,并且使激励制度能够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平衡其中的关系彰显客观价值,只有通过侧面和反面多方位对比,才可以实现激励制度不断创新以及发展。在激励制度优化时需要完成数据的统计以及搜集工作,及时地发现在当前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主要的工作成果,企业也可以在内部构建不记名信箱,了解员工对于当前激励机制实施的一些建议以及看法,通过不断地完善激励策略,提高激励的效果,从而使得激励效果能够得到不断增强。

四、结语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激励决策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根据以往激励制度实施中的一些问题,更加科学、有序地制定和优化方案,并把握企业发展中的最佳时机,根据不同员工思想状态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完善激励模式,加强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增强员工对激励决策的认同感,从而使激励决策的工作效果能够有效地增强,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决策效果制度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