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角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启示
——以镇平县为例
2021-01-02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县委党校白小平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县委党校 白小平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要途径,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创新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各地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镇平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该县通过搭建联排联调办公室、社区警务室两级组织架构,全面形成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的高效工作模式[1],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把党的政策及时传达给群众,把群众的意愿、呼声、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形成良性互动、和谐稳定的局面。
一、镇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本情况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毗邻南阳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410个行政村,总人口109万,是一个人口大县、民族工作大县。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利条件
1.少数民族群体多
镇平是一个多民族县份,共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72万人,占镇平县总人口的6.2%。其中,蒙古族4.2万人,回族2.4万人,满族、土家族、藏族等其他24个少数民族1000余人。全县22个乡镇街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居住人口超千人的乡镇街办有1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48个。
2.民族特色经济产业多
目前,全县少数民族群众领办创办企业196家,以清真食品、牛羊屠宰、肉食加工、汽车配件、冷藏运输为主的民族传统产业已初具规模。少数民族从业人员1.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3.各民族和谐相处基础好
经过多年的努力,镇平县已形成了以石佛寺镇为中心的维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片区,以郭庄乡为中心的回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片区,以晁陂镇为中心的蒙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片区,构建的24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形成了全县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
4.民族政策落实好
多年来,镇平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文化政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矛盾,统筹谋划,全域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郭庄乡、石佛寺镇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镇”荣誉称号。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制约因素
1.服务管理任务重
众多的民族元素、多元的文化基因、差异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信仰,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群体、大社会”,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任务十分艰巨,也成为管理工作的最大难点。
2.民族特色产业弱
近年来,虽然镇平县民族特色产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受管理意识落后、吸引不到高端人才、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亟待提升、资金短缺、扩大经营制约因素多等的影响,上规模的产业比较少,品牌产品少,竞争力差,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3.干部专业水平弱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靠人,镇平县缺少懂民族政策、熟悉少数民族事务和语言的干部。尤其是缺乏会维族语言的干部,导致宣传教育、思想沟通工作显得苍白无力。
二、镇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具体举措
镇平县站位国家全局,坚持依法管理,加强区域协作,形成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2018年12月,镇平县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荣誉称号,是全国204家命名单位之一。
(一)强化常规管理,落实机构保障
1.加强党委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建立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月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县委书记、县长每周现场办公一次,查找问题短板,制定对策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政班子把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做到机构人员、目标任务、规划方案、具体措施四落实,确保创建活动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创新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服务核心作用,以少数民族党员为主体,宣传党的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其主动参与自身管理、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3.制定长远规划,打造示范片区
结合镇平特点,着力创建维汉、回汉、蒙汉三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片区,放大示范效应。制定住房优惠补贴政策,建立天下玉源社区,优化居住环境,教育、医疗资源给予倾斜。建立民调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合作。
4.设立发展基金,提供常态化保障
在创建活动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千方百计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县财政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列入预算并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改善民族聚居区域基础设施和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实际困难。
(二)强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镇平县紧密结合镇平实际,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教育方法,最大限度争取人心。
1.广泛培训教育
加强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要选择有效路径,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切实强化宣传效果[2]。镇平县在全县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夯实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的物质基础,通过广泛培训教育,使各级党委把民族政策学习纳入中心组日常学习内容,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觉。
2.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鉴于此,镇平县编印《民族政策常识读本》4000多册,制作宣传版面742块,印发宣传材料5万多份,组织大篷车、宣讲会200余场次,发放《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致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一封信》10万余份,大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过程。
3.强化舆论引导
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栏、制作专题、人物访谈等形式,充分挖掘宣传载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及时报道宣传争创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使民族团结理念在全县各族人民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发展民族经济,夯实创建根基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镇平县以产业和就业为主体,发展民族经济。
1.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
以项目建设和项目帮扶为核心,整合资源,支持少数民族乡镇及少数民族集居区加快发展。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1个少数民族乡、13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4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倾斜。同时,进一步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以民族特色为主体的旅游业、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生产、形成特色产业提供基础条件。
2.做大育强优势产业
发挥柳泉铺镇田岗村屠宰牛羊杂肉食品的加工技术优势,集中发展屠宰加工业,逐步形成了屠宰、肉食加工、畜牧养殖等多项特色经济产业,牛羊杂加工企业已达10多家,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形成年加工牛羊杂3-5万吨的生产规模,占南阳市场的70%以上,同时还远销重庆、四川、湖南、湖北、上海等地市场。
3.打造民族产业品牌
打造汉军鹅腿、金贵牛腱、甲林肉食等少数民族品牌。引导曲屯镇发展汽车附件产业,规划建设汽车附件城,注册“吉美特”“美德利”等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该产业已拥有2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带动周边4个县市、10余个乡镇2.5万人从事该产业的生产加工,形成了稳固的加工基地。
三、社会治理视角下镇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启示
镇平县多措并举,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镇平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路子,被国家民委称为“镇平现象”。镇平县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等荣誉。分析镇平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具体方法和启示如下:
(一)坚持党建统领,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民族团结工作与社会治理体制紧密相关,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落实,才能坚决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一方面要构建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治理体系构架。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明确各级党政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在创建中的职责和任务,方向一致,共同发力,形成创建合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治理制度。要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事项作为重点,制定制度,规范程序,有效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由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
(二)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社会稳定是根本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就将一事无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一是立足全局,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准确把握本地潜在的政治安全风险,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同部署,人防物防技防共发力,积极预防,增强社会治安局势掌控能力,掌握主动。二是坚持法治,严厉打击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是教育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教育方法,最大限度争取人心;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宣传少数民族先进事迹,潜移默化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三)坚持人民主体,做好服务管理是宗旨
民族地区宣传工作做好服务管理是宗旨。一要健全组织,打造有力的服务核心。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全覆盖。二要整合资源,建设完善的服务阵地。在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专业性服务,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归属感。三要创新载体,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在民族团结中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激发“社区街道工作”主动性,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4]。
(四)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
教育是铸牢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途径[5]。镇平县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长期工作来抓,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标的融合教育,来增强各族群众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党的光辉照耀全国各族人民,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镇平大地上永远绽放。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镇平县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互联网+教育”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保障。
四、总结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立足实际,在实现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基础上,把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团结进步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民族团结新局面,实现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常态化,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拓宽脱贫增收渠道,引导群众守法经营、勤劳致富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