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溶”成“神”(下)

2021-01-02◇聂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虚空客体写作者

◇聂 闻

“溶”,是指溶“境”;“神”,并非指“封神”,而是指“神奇”。“溶”入“境”中,便可让文字显出“神奇”的效果。

何为“境”?创作主体,依据自我情感意愿借助文字符号创造出的精神世界,即为“境”。境,有写作主体的境,有写作客体的境。写作主体的“境”,是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写作客体的“境”,是作品本身营造的“境”,包括作品中人物的心境——感知感觉、精神活动等。所以,境,是写作者思想认知,情感态度,知识储备相辅相溶的共同体;境,是只感其神、不见其形的虚空之物。在作品中,写作者要体现自己的心境,这是构成作品“境”的前提,作品本身是一个“境”,作品里的人,又会生成“境”中之“境”……写作时,作者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认知、情感态度、知识储备自动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笔下的境,若是刻意,作品便有了裂痕,就成了败笔。只有主客体之间所有的“境”互溶互通,才是和谐的、其乐融融的“境”,才是匹配度高的“境”。

“境”由何来?写作者,又是如何入“境”、溶“境”的呢?

“境”是虚空的,那是不是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镜中花,水中月?其实并非如此,入“境”、溶“境”还是有基本规律可以遵循的。

写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笔下写的“象”(写作客体)要像“象”(客体所处的环境、具有的特征、感知感触等),在锁定创作对象之后,调动全部感知感觉,用五感六觉形成表达所需的“境”,让想象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作品信息交互的“境”。这就要求写作的时候,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注一处,凝思一点,这样才能闯入笔下要表达的那个“境”中,最终实现用情感还原情境,用情境表达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进入一种冥思的状态——与身边现实世界处于隔绝状态,会进入笔下的那个“境”中,就像是时空闯入者,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穿梭旅行,亲身经历,感受那个世界里的一切。此时,人只是一个转换器——将那个世界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助文字符号还原出来;这时的人也像是一台摄像机,将溶于那个世界里的经历,全部拍摄之后,借助笔这种工具,利用纸和文字符号这种媒介,将所有影像信息储存下来。而阅读者借助对文字符号的解码,在作者的引领下,重新进入作者曾经闯入的那个“境”中,体味人、事、物、景、情的悲欢离合,是是非非。作者在写作“境”中对自我消溶得越彻底,读者追随作者的心“境”也会溶得越发没有自我,最终让作者的“境”与作品的“境”、读者的“境”三位一体,形成作者、作品、读者情感的共鸣。

写作中,每个人都可以入“境”、溶“境”,区别只在于入“境”后溶“境”程度的深浅。

入“境”、溶“境”通过训练可以部分实现,但写作者自我长期练写,更为重要,才是关键。练写,不仅可以让人将入“境”后的情景、情节更为熟练地、出神入化地转化为文字符号,也可以极好地培养、锻炼人的专注力,可以让写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写作的“境”之间自由出入、切换。

写作者入“境”之后溶得越好,对“境”还原的品质往往就会越高。对“境”还原的过程中,人的言语、文字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如今,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入“境”甚至溶“境”的意识与行动,但做得很不够,特别是溶“境”方面,我们较多的精力与做法,是在培养人的表达力。但在作文教学中,若缺了入“境”、溶“境”这一环节,表达就失去了言语的场域,这样的表达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表达的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在“境”中表达,表达“境”中之象,既可以降低表达难度,又可以提高表达的效度与品质。

入“境”尚可通过创设来营造,溶“境”却几乎全靠个人秉性、修为来实现。“境”的虚空,导致其不可教。不可教,就无法引起人的关注与着力,这是写作教学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也是作家不能培养的根源所在。

写作的范畴很大,所以这里所讲的“境”,都是狭义写作,是就文学创作及作品而言。实用性写作或作品,虽然也有“境”的成分,但相对来说,很弱很弱。实用文里的“境”,用现在流行的提法来讲,用“读者意识”一词似乎更为恰当。因为无论是写一篇演讲稿,还是通知,人在写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读者对象,尽管更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想着“为谁写”“为谁看”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就有了“境”的因素。

猜你喜欢

虚空客体写作者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虚空通道大迷宫
你在黑暗中看我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浅议犯罪客体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关于它,或水
概述奥地利普通术语学中的对象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