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霞芳教授治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经验举隅

2021-01-02陈雯陈柏陆封玉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远志竹叶病机

陈雯, 陈柏陆, 封玉琳

现代儿童因为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父母的期望及复杂的社会环境,身心健康也因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国4~1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1]。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又称为神经发育性疾病,是一组在发育期即出现症状的疾病,通常起病于儿童进入小学以前,并存在个人-社会能力、学习或职业技能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育缺陷特点。这类发育缺陷性疾病存在的范畴较广,可以从局限的学习或执行功能到社会技能或智力的全面损害不等[2],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儿童擦腿综合征、智力障碍、学习障碍等都归于本病的范畴。

导师王霞芳教授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探索发现,此类疾病其诊断病名虽迥异,症状亦有不同,病情复杂,反复发病,顽固难治,然从病因病机、病情发展来看,又有类似之处[3],现已成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病,故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重在辨证求因,推理论治。王教授谨遵《内经》《伤寒论》《金匮》等经典理论指导,经数十年临诊辨治,逐步总结出一套诊治规律,上升为理论,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案和治则方药,常获佳效。笔者侍诊多年,深有领悟,试述于下。

1 病因病机

王教授认为此类疾病之病因有先天遗传因素,如胎孕不足、胎中受惊,气血逆乱,痰浊阻络动风;或先天元阴不足,神不守舍。后天有因产伤缺氧、跌仆外伤、积瘀阻络脑失精明;或食哺喂养不当,气血不能充养脑髓,精明为之失聪,渐见精神神经发育迟缓;或心肝火旺,痰瘀交阻,窍道不通,神机不运,心脑失养。其病位在脑窍,病机与心、肝、脾、肾虚损有关,又因痰、火、风、瘀诸邪相应为患。临床每多虚实兼夹,以阴精亏虚,元阳不足,气血两虚为本;心肝火旺,痰浊壅盛化火动风为标。主张从脏腑阴阴气血虚实辨证,再以痰、火、风、瘀论治,后图其本。因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标本虚实常相互转化,必须根据病情变化,及标本虚实孰重孰轻的情况,须按中医望问闻切四诊所获,辨证求因,推理论治,不必拘泥于病名囿限,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知变应变,标本兼顾,治病求本[4-6]。

2 辨证论治

2.1 痰热化风型 此类患儿除注意力难集中、抽动或擦腿等主要症状外,临床常兼见烦躁好动,易激惹发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带数。辨属痰火内壅,引动肝风,上扰心神,常兼有肾虚精亏。先拟泻火清心豁痰宁神,平肝息风。首以王氏验方泻心宁神汤为主治之,待心火降风痰蠲后,阴虚本显,改用百合地黄汤或甘麦大枣汤,合左归、右归饮之类,滋水涵木,补肾填精健脑,常能异病同治而获效[7-8]。

2.2 虚风浮越型 此型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或因产伤,或为他病所伤,或情志刺激等因素,逐渐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以肾精失充,虚风浮越为本;心肝火旺、积痰动风为标。

2.3 阴虚阳亢型 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均有赖于肾精上输供养。小儿肾精不足,常致心肾两虚而神气焕散;肾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而上扰心神。

3 典型病案

患儿女,9岁。2004年10月17日初诊。上课好动坐立不定1年余。患儿烦躁易怒,上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无法独立完成,成绩下降明显,纳谷少,厌蔬菜,嗜荤腥、零食、饮料、甜品,身形矮小,面色欠华有虫斑,眵多,二便尚调,夜难成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辨属痰火壅盛扰乱心神。先拟泻火豁痰,宁心安神。首选泻心汤宁神加减。方药:制半夏、茯神各10 g,黄芩、竹叶、柏子仁各9 g,黄连3 g,青龙齿先煎、珍珠母先煎、磁石先煎各30 g,石菖蒲15 g,远志6 g,7剂。

2004年10月24日二诊。睡眠改善,心神较宁,纳增便调,苔化薄润。痰火渐降,再拟养心润肺滋肾,安神定志。改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方药:百合、石菖蒲各15 g,生地12 g,淮小麦、青龙齿先煎、珍珠母先煎、磁石先煎各30 g,炙甘草5 g,红枣5枚,柏子仁、竹叶各9 g,远志、山茱萸各6 g,黄连3 g,14剂。

2004年11月7日三诊。诸症向和,上课自控力加强,偶有分心,面转清润,纳佳眠安,苔化薄润,脉沉细。再拟滋肾填髓,宁心安神。原方再合左归饮出入。方药:百合、生地、石菖蒲各15 g,淮小麦、青龙齿先煎、珍珠母先煎各30 g,炙甘草、远志、龟板各6 g,大枣5枚,竹叶、益智仁、山茱萸各9 g,黄连3 g,14剂。

按:患儿平素饮食厚味太过,脾胃运化失职,湿食内蕴,煎炙为痰,痰火上扰心神而躁动易怒,上课注意力难集中,成绩明显下降。先予王氏泻心宁神汤(乃宗张仲景泻心汤衍化组成)出入泻火豁痰,清心安神以治其标。二诊:痰热渐清,神宁眠安较能自控,学习进步,诸症改善,唯元阴本虚象露,症变法变,治则方药随之而变。改用百合地黄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滋肾,安神定志。三诊时诸症向和,原方合左归饮出入,滋水涵木,补肾填精养脑,而获显效。

4 讨论

4.1 异病同治 此类患儿其诊断病名各异,症状亦有不同,然病因病机、病情发展又有类同之处,王教授提示应以辨证求因,推理论治为要,常可异病同治,体现了“治病求本”之宗旨。

4.2 分期论治 辨证属痰火壅盛者,王教授自拟验方泻心宁神汤(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筛选而成)或黄连温胆汤出入主治,加菖蒲、远志、天竺黄以豁痰开窍;参入琥珀、钩藤、珍珠母、竹叶、龙齿等,平肝息风清心安神,此为第一阶段,常能蠲痰浊、通窍道而平肝风。药后痰火渐化,心脾两虚,或心肺阴虚,或肝肾阴亏,或肾元不足之象显现,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左归丸或右归丸等方组合应用,以益气滋阴养血,填精健脑息风,此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病情缓解或停发后,继予龟鹿二仙胶出入改为汤剂,酌加益气活血通络之品,脾肾双调,养心柔肝,峻补元神,气血上供使髓海充盈,智能日进。

4.3 善用药对

4.3.1 菖蒲配远志 菖蒲,入心豁痰开窍,《本草正义》谓其“开心窍,补五脏者,亦以痰浊壅塞而言;荡涤邪秽,则九窍通灵,而脏气自得其补益……且清芬之气,能助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故能益智,久服不忘;远志,“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本草纲目》。菖远同用,则有肾气上通,心气下降之妙,自能运其神机而开窍醒脑益智。故可加入各阶段方中施治。

4.3.2 龟板合鹿角 龟版,“专补阴衰,善滋肾损”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有通补任脉之义,具开合张翕之机;鹿角,咸温入肝肾,强精活血,有通补督脉之功,其阳刚之性使元神充养,龟鹿相配,贯通任督而育精化神,能益智强志,振发神明。

4.3.3 龙齿同竹叶 龙齿,味涩性凉,入心肝经,镇惊安神治烦热,《别录》谓其:“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竹叶,甘寒入心清热除烦,“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重庆堂随笔》,两味相配,善治小儿惊痫抽风、烦躁多动、心神不宁、梦多惊哭等[9-11]。

猜你喜欢

远志竹叶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厚朴课程 远志人生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毛远志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