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中考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1-01-01刘宇怀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深度文本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目标,结合阅读课例,对中考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多维度文本分析、对文本脉络进行深度梳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质疑等策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逻辑性、创新性和批判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刘宇怀,福建泉州现代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第一批)“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中考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LCJG145-023)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成思维品质的发展。

英语阅读能够体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水平。英语阅读课素材包罗万象,很好地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当前中考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其重要的测评内容。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初步接受系统的英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心理上却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不懂事的特点。因此,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把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课堂核心。但是当前大部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比较程序化,学生无法深度解读文本来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质量低下。因此,研究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度阅读教学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

黄远振指出,深度阅读是读者以某种方式解读文本、品味文本、实现自我意义建构,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的阅读。深度阅读教学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林崇德指出,思維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逐步趋向高级思维品质。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陈则航等在基于文本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即基于文本分析,推动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冲破思维定势,设置任务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度挖掘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三、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中考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现在以笔者执教的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话题SectionC的部分语篇为例,探究指向思维品质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1. 多维度分析文本,提升灵活性思维。灵活性思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概括能力,能够触类旁通,善于全面分析问题。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化观念,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以Unit 2 Topic 2 Section C的语篇“What Mothers Said to Eat”为例进行多维度分析,该文章的主题语境是健康可基于提升灵活性思维进行以下的分析:

本课的主题语境是饮食与健康,是一篇关于母亲对孩子提出饮食建议的文章。文本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段,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母亲们总是建议孩子们应该吃什么。第二部分中,四个母亲分别从少盐少糖少垃圾食物以及多喝牛奶多吃蔬菜水果等方面对健康饮食进行建议。一方面,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从四位母亲对孩子的饮食指导的语言描述中,生动勾勒了不同母亲的形象,不同的亲子关系活灵活现。

这样的文本分析清楚地体现了文本的主旨、主题结构和主要信息,并从多种维度对文章的情感线索进行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制订健康的食谱,亦可以从亲子关系这条线入手,让情感得到升华,在关键问题的讨论中提升学生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中应打破对教材的固化思维,在概括文本内容、提炼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2.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脉络的深度梳理,培养逻辑性思维。近年来中考英语阅读语篇总词数逐年增多,语言点多,难度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脉络进行梳理,培养学生从宏观上驾驭阅读文本的能力,学会理清语篇的主题思想和构建整体框架,重视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并教授相应的思维方式,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基于前文对语篇“What Mothers Said to Eat”的分析,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中提出如下问题:(1)Are the mothers similar to each other?

(2)Why are different kinds of mother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Whose mother do you like best? Why?

(4)If you are Jane, what will you do when forced to drink milk by your mom?

(5)If you are a nutritionist, what kind of advice on eating habits can you offer to teenagers? Can you write a passage for them? And how?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们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厘清不同母亲的做法和观点,用比较和分类的办法推进深度思考,从而归纳出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进一步加深对亲情和爱的理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改善青春期家庭关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授归纳与演绎、分析现象与本质等思辨方法,厘清文本的细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指的是思维活动的创新,对于个体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等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式,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

Unit 4 Topic 2 Section C阅读语篇“How to Protect Yourself in the Earthquake”的主题语境为意外和自我保护。在授课伊始,笔者结合课文的主题语境在班级安排了一次防灾应急演练。结束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两个形容词描述此次演练的感受,沉浸式的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火速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回答。学生给出了“excited”“scared”“frightened”等答案,但是陈天学生出乎意料地回答了“relaxed”。因为他平时比较淘气,笔者以为他是在搅局。但是他接下来的回答却让我意外。他说:“At first, I was shocked. I tried my best to protect myself. When I heard you say the self-protecting training is over, I felt relaxed”。于是笔者庆幸自己给了学生解释的机会,并且水到渠成地引入对地震中自我保护的讨论。初中生作为初级英语学习者,在提升语言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创新。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文本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真倾听,及时鼓励,激发他们产生对语言的自信,并给予中肯的意见和修改,才能适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4. 鼓励质疑,发展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包括对问题和现象的深度理解、分析判定和推理论证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课前做好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课中及时提问,鼓励质疑。

在Unit 2 Topic 3 Section C的语篇“Keeping Healthy”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该文本的主题语境是健康,以报告的形式从健康的饮食习惯、运动、快乐和拒绝烟酒四个方面对如何保持健康给出建议。在课文的1b中,学生用思维导图填空的形式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1) Have healthy eating habits;(2) Play sports;(3) Be happy;(4)Stay away from smoking and drinking。在完成练习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Can you divide the talk in other ways?有些学生提出从physical和psychological两个方面去分类,也有学生提出从say yes to good habits和say no to bad habits两个方面去分类。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书本中的信息能够大胆质疑,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分析信息,对于不同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进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课,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深入挖掘文本信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解疑、完全释疑,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引导,加以鼓励,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阅读更有深度,在锻炼中形成更严密更有逻辑性的思维。

四、结语

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中考深度阅读教学建构阅读和思维品质培养的桥梁。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很多活动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结合课堂实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阅读课堂通过深度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首先,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有利于灵活性思维的提升;其次,利用问题法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脉络进行梳理,有利于培养逻辑性思维;再者,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创新性思维;最后,鼓励质疑,发展批判性思维。总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刻多维度的分析,立足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善于在教学设计和教學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批判性深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