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
2021-01-01林芳金建斌
林芳 金建斌
[摘要]药品具有安全、有效、可控三大基本特征,其中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医药学是我国特有的医学知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的支持,在数千年时间里中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广泛接受,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但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还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用药安全性,对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中医药;安全性;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90-02
中药药性比较平和、天然,而且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最近几年,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中药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为了让中药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时,就要对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进行重点关注。对于现在临床中药治疗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我们对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的措施,这是解决用药不合理的必然对策。
1中药安全性概述与“毒性”中药
最近今年,中医药客观疗效逐渐受到了国际认可,世界人们对中药的应用越发广泛,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药的不良反应。例如,在2017年的时候国外刊登了一篇讨论马兜铃酸和肝癌关系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刊登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中药用药安全,也让人们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敬而远之。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俗语,这句话就是说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不良反应和非治疗作用。我国历代医学家已经对中药的安全性有了一定研究,但是在现代药物毒理学和临床安全用药方面还缺乏有效数据支持。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利用现代的药物毒理学知识对中药安全性进行全面研究,还要根据安全性评价原则全面分析中药安全性,同时还要对能够提高中药安全性的技术进行研发,并对中药安全研究体系进行建设,为中药安全基础数据的完善创造条件。
“毒性”中药是中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对于“毒性”中药我们需要进行正确认识。我国的《中国药典》中收录了具有强烈毒性的10种药材、具有毒性的42种药材以及具有微弱毒性的31种药材。现代人们所说的毒性药材并不是真正的毒性药材,而是对毒性来源误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偏差概念。药物所表现的偏性性能之一就是毒性,我们用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用药物的偏性对抗偏性。中药组方配伍存在复杂性和客观性,这样就会给中药基础研究增加难度,再加上研究基础不够扎实、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临床应用,因此,需要积极研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措施。本文对临床中药用药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在临床上选择应用合理用药应对策略前的一段时间和应用合理用药应对策略后的一段时间进行对照,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需要每組拿出120张处方进行对比,然后分析比较每组在论治、剂量、炮制和联合用药方面的情况。观察组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20~50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43例、呼吸道疾病32例、胃肠疾病24例、其他疾病2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0~55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51例、呼吸道疾病24例、胃肠疾病25例、其他疾病20例;对两组处方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2.2方法全面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配方,并对药物配方、治疗效果、配药方式、不良反映进行实时记录。通过对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和具体情况进行结合,最终促使解决策略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2.3观察指标对两组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概率进行观察。
3结果
本文试验中应用了合理用药应对策略的观察组成员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为5%,明显低于没有应用合理用药应对策略的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概率为18.3%),本试验证明了实施合理用药应对策略能够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详见表1。
4讨论
4.1中药用药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合理用药是中药学临床重点,临床医师应掌握充足的药理学知识,将药物合理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使得药物可以充分的发挥保健和治疗效果。在本次试验中引起中药不良反映的因素主要有:不恰当的药物用法和用量、没有合理的对中西药进行联合使用、不恰当的炮制方法、没有遵守辩证论治原则等。4.2药学监护价值药学合理监护可以避免药物不良
反应的发生,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想要提高临床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映,就要对各个环节的用药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需要对中西医辩证治疗进行结合,还要对用药禁忌进行重点关注,尽量避免出现重叠用药情况,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药材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
4.3提高中药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策略通过上文研究可以发现药物中含有“毒性”,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成分中含有毒性物质并不是说这个药材就不能应用在临床上,在临床上应用就会致使患者出现“中毒”现象,因为临床医生可以采取协同减毒、炮制解毒、复方配伍减毒、辩证结合以及以毒为能等策略来对中药“毒性”进行消减,而且还能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提高中药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1对中药材进行合理炮制:中医使用的药材必须是经过炮制之后的中药饮片,这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对中药进行炮制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和辩证施治用药原则,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药物性质、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临床需求是确定炮制工艺的重要依据。炮制工艺能够对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严重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必须确保炮制工艺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恰当性。例如,生附子中含有剧毒乌头碱,但是通过高温炮制能够将剧毒的乌头碱变为乌头次碱,这样就能实现降低生附子毒性的目的。生何首乌苦涩有毒,但是经过九蒸九制后可以变为气味香甜的补益上品,炮制减毒是提高中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2对药物进行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应遵循七情和合原则,所谓的七情和合就是指在一个处方中存在的两味药材或两味以上的中药饮片就会产生对动物体有益或有害的反应。在七情和合中除了单独一味药发生作用以外,其他六个方面都是对配伍关系的论述。对这六个方面进行概括可以得到四种结果:协同用药能够增强某些药物的功效,进行临床用药时需要对这些中药饮片进行充分利用;有些药物可能会因为协同用药而发生减弱疗效的现象,这是临床用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些药物能够通过协同用药对原有的毒性和副作用进行减轻、消除,临床上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减轻毒性药毒性,提高用药安全性;有些药物单用没有毒性和副作用,但是和其他药物进行协同用药就会出现毒性和副作用,这是临床用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于不能协同用药的中药饮片一定不能弄混淆。配伍禁忌理论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发现了很多配伍禁忌中有着特殊内涵。基于此,想要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不仅要对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进行遵守,还要根据科学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理论。3遵循病症结合原则:中医诊疗的一大特色就是辩证论治,而且辨证论治已经得到了很多医学专家的认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很多医学领域。当代中西医结合界应用最为普遍的诊疗模式就是中医辩证论治和西医辨病进行结合后形成的治疗模式。中医辩证论治要求对同样症状但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同的患者也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关键就在于病、证、治,只有明确了病、证、治,才能合理的使用药物,才能确保治疗的针对性。病症结合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障。4以毒为能:以毒为能是中药和西药的共同特征,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复方黄黛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治疗。现在国际上对APL进行治疗时使用最多的药物就是亚砷酸注射液,这种药物可以说是西药,但是三氧化二砷也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将亚砷酸作为治疗白血病的主要药物并不是完全安全的,但是在我国临床上治疗APL时使用的复方黄黛片和青黄散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将中药的以毒为能和配伍理论进行合理应用能够起到巨大的治疗效果。5对临床易感人群进行密切关注:易感人群是临床用药中需要进行密切关注的人群。现代医学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原因都归结于环境因素和遗传体质的共同影响。例如,何首乌对很多人而言都是补益药材,但是对一些特定人群而言却有着很大的肝毒性。因此,我们需要对临床易感人群进行密切关注,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充分考虑,避免由于疏忽造成严重后果。6对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进行严格控制:中医学理论认为药物的偏性之一就是毒性,西方医学也认为,药物和毒性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剂量的多少。对中医和西医临床用药历史进行调查发现,没有合理规划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是发生药物毒性事件的主要因素,因此,进行临床用药时,一定要对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要关注毒性和功效之间的转化关系。
5结语
总而言之,很多因素都能对临床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采取合理用药应对策略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对中西联合用药是否合理进行重点关注,同时还要对药物进行正确炮制,并遵循辩证论治原则等,以此来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提升,避免临床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朱艳.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27-129.
[2]戈大春,陆麟,汪一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63,172.
[3]韩永禧.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名医,2018(11):210.
[4]孟贤.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4):143-144.
作者简介:林芳(1985.09-),女,汉族,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收稿日期:2021-2-25 接受日期: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