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2021-01-01向旭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妇科炎症检验方法微生物

向旭霞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微生物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病原菌检验结果、假菌丝、菌丝、菌孢子检测率。结果:(1)分析两组患者病原菌检验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檢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分析两组患者假菌丝、菌丝、菌孢子检测率: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对患者采用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检出率,相较于干化学酶法更能提高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方法;妇科炎症;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446.5; 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180-02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Microbiological Test Methods in Gynecological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Fungal Infection

XIANG Xu-xia(Qinghai Oilfield Hospital, Dunhuang Gansu 7362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icrobiological test methods in gynecological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fungal infection. Methods:20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inflammatory fungal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Results:(1)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thogenic bacteria test 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2)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seudohyphae, hyphae, spores detection rate: data show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seudohyphae, hyphae and spores dete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inflammatory fungal infection, the microbial 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ulture method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pseudohyphae, hyphae and spores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dry chemical enzyme method, it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in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icroorganism; Test Method;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Fungal Infection

妇科炎症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共同所致的疾病,多由于病菌感染后造成生殖道细菌微生物过度滋生后导致菌群失衡引起的疾病[1]。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我国成年女性约有50%以上的人群均患有严重程度不同的妇科炎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2]。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对患者的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并针对患者展开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对此,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培养法以及干化学酶法进行检验,旨在分析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对妇科炎症患者疾病诊断的作用,详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52.3±2.3)岁;对照组100例,年龄在28~69岁,平均(42.5±2.4)岁;两组患者均未患有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干化学酶法进行检验,方式为:提取适量患者阴道分泌物,取软试管,并在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释液后将分泌物放置在试管中,取出反流装置,将样本液滴入反应装置中放置在37℃的温度下保存,10min 后在反应装置中滴入终止液。(2)观察组患者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测,检测方式为:提取适量患者阴道分泌物送检,使用沙保罗进行细菌培养,接种后将温度调整为35℃,观察患者真菌生长情况。

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检验后患者病原菌检验阳性率、假菌丝、菌丝、菌孢子检测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计算出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帮助分析,表示方式为(%)和 ( x ±s),若分析后显示为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病原菌检验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分析两组患者假菌丝、菌丝、菌孢子检测率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妇科炎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导致妇科炎症发病率逐年增长,且疾病类型复杂多样,给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带来了难度。妇科炎症发病后,患者普遍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加重、患处瘙痒、灼烧感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3]。目前临床針对该类患者的诊断主要采用患处微生物检验,通过检验患者患处病原菌等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但如何提高病原菌检验准确率,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干化学酶法是指将所需检验的样品直接倒入到不同模式的干燥试剂条上,利用被检样品的水分作为溶剂引起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对患者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检验方式。其所需的标本量少,具有较高的测定灵敏度 [4]。此外,干化学酶法中的多层膜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以此减少测定过程中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率。培养法是指将已经接种过的培养基放置在37℃的培养箱中放置18h 以上,通过细菌的生长和观察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定,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式[5]。培养法可维持稳定的操作条件,能够有效实现机械化以及自动化,从而提高对病原菌检验的准确率[6]。此外,培养法能够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增加对患者病原菌、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的检出率,且检测出的正确率更高。培养法在临床检验中通常可进行药敏以及菌种试验,相较于干化学酶法,培养法对患者病原菌敏感性更高,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优势更明显[7]。

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培养法以及干化学酶法进行检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测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的检测率;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相较于干化学酶法,培养法更有利于提高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能够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类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对患者采用培养法对患者的微生物检测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假菌丝、菌丝以及菌孢子检出率,相较于干化学酶法更能提高患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婷芝.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真菌感染的检验效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 , 2019, 30(2):58-59, 48.

[2]  董泽令 , 韦莹 , 何璐佳 , 等. 探讨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中的应用的效果[J].饮食科学 , 2019, 24(8):143-143.

[3] 关尚 , 徐涛 , 翁杏华 , 等. 妇科炎症感染中白带真菌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8, 12(11):68-69.

[4]  甘宇 , 苏国生 , 黄小华 , 等. 1847份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 , 2020, 17(5):67-70.

[5] 余长芳. 探讨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与临床诊治情况对减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2020, 20(15):176, 178.

[6] 魏卓 , 杨广民 , 荣爱红.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状况的检验效果对比研究[J].系统医学 , 2019, 4(20):32-34.

[7]  陈中湘 , 袁正泉 , 谢丽云 , 等.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 , 2018, 24(21):125-127.

猜你喜欢

妇科炎症检验方法微生物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原因都在于你的生活细节
妇科炎症会自愈吗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是何因?
女性患了妇科炎症哪些不该吃
浅谈电力变压器结构特征和检验方法
新形势下对变造文件检验的新认识
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的控制研究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