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1-01-01苏江涛
苏江涛
[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60例
乳腺病变患者作为试验样本,各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MRI动态增强检查、联合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手术病理:良性乳腺疾病28例(囊肿4例,纤维腺瘤9例,乳腺腺病6例,硬化性腺病3例,脓肿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例),乳腺癌32例(浸润性导管癌23例,混合性癌3例,髓样癌1例,导管原位癌5例)。联合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超声检查,数据方面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单独的MRI检查、超声检查,联合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可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在临床中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动态增强
[中图分类号]R445;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76-02
乳腺疾病主要包括5大类,即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其会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肿瘤,尽早筛查、诊断和治疗对提高乳腺癌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以往临床主要以X线、超声、MRI进行乳腺病变的诊断,然而单一影像学技术的优势、缺点各有不同。本文抽取本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试验样本,现进行以下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患者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7.3±4.2)岁。病理确诊结果:28例(46.7%)良性乳腺疾病,32例(53.3%)乳腺癌。
1.2方法选择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及四通道乳腺专用线圈,保持俯卧位,双侧乳房保持自然下垂状态,将双侧乳腺与两侧腋窝区确定为扫描视野范围。横断位时选择快速自选回波成像T1WI,横轴位与矢状位扫描选择T2WI脂肪抑制。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时需要连续进行7个时相的采集,自第2个时相起,通过手背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将0.1mmol/kg的Gd-DTPA对比剂注入,TR、TE分别为7.2ms、3.5ms,不存在间隔,重复进行7次扫描,扫描用时为8分钟48秒,设定速率为2ml/s,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到手背静脉,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对导管进行冲洗。
进行超声检查时,选择的为探头频率5~13MHz的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纵切、横切扫查乳腺各个象限,再依次扫查腋下淋巴结,观察病灶形态、位置、边界、毛刺征以及是否出现钙化、包膜。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情况,以信号的血流丰富程度作为依据分级血流。
1.3观察指标以ACR(北美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标准作为依据,对MRI、超声诊断的良性、恶性进行判断。联合诊断判定标准如下:如果高频超声或MRI出现不一致的诊断结果,需要以高频超声或MRI诊断结果中有一种诊断符合作为依据对各自恶性诊断标准符合,判定为恶性,则最终结果就判定为恶性;MRI、超声诊断均为良性,则最终结果就判定为良性。敏感性=真恶性/(真恶性+假良性)×100%;特异性=真良性/(真良性+假恶性)×100%。
1.4统计学评析有关数据进行处理时选择版本为SPSS22.0的统计学软件,(x±s),计数资料行表示时用的为百分率(%),作对比时用的为χ2检验,P<0.05则可以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乳腺病变类型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8例良性乳腺疾病中4例(14.3%)囊肿,1例(3.6%)乳腺导管扩张症,5例(17.9%)脓肿,3例(10.7%)硬化性腺病,6例(21.4%)乳腺腺病,9例(32.1%)纤维腺瘤。32例乳腺癌患者中5例(15.6%)导管原位癌,1例(3.1%)髓样癌,3例(9.4%)混合性癌,23例(71.9%)浸润性导管癌。
2.2比较诊断结果将手术病理结果作為参照,联合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超声检查,组间在数据差异上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2.3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MRI检查:真良性13例,假良性9例,真恶性12例,假恶性13例;超声检查:真良性11例,假良性10例,真恶性11例,假恶性13例;联合检查:真良性25例,假良性2例,真恶性27例,假恶性4例。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比单一的MRI检查、超声检查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3讨论
乳腺癌作为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是导致广大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早期予以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特别是及时切除<2cm的肿块,可有效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2]。乳腺无创检查主要将影像学作为首选,其中超声、X线、MRI检查等均在乳腺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三者在筛查和诊断乳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均比较高。X线片在临床中普及时间比较长,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相比于超声、MRI,其在病灶内钙化上的显示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3]。
从超声声像角度进行分析,相比于良性病变,恶性肿瘤总是显示出不规则的形态、不完整的包膜、边缘毛刺或分叶、内部存在细小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特征,可明显提高检出率[4]。但因为超生检查针对回声改变不明显和微小病灶的分辨率并不是十分理想,鉴别具有丰富脂肪的乳腺病灶难度较大,漏诊、误诊率较高。通过超声定性判断的方式,主要将多普勒血流信号及呈强回声的微钙化灶作为依据,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阳性率存在差异。相关研究发现[5],超声诊断的最高阳性率在75%以下,最低在55%以下,可以将其作为筛查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将乳腺腺体结构、腋窝淋巴结清楚的显示出来。MRI成像不同的扫描范围,可对角度不同的原始图像进行获取,更加直观、准确的哦按段乳腺深部结节、肿块或周围侵犯组织,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乳腺恶性病灶往往表现出不规则的形态,若出现早期快速、环形強化或不均匀强化的特征,则可初步判定为恶性病变。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征象[6]。相比于超声,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略高一些。之所以存在误诊的情况,主要在于病变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强化,边界是可清或欠清的情况[7]。恶性病变发生误诊,多是由病灶和瘢痕组织、炎症、肉芽肿发生混淆导致的,另外,医师诊断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MRI的缺点在于对钙化不敏感,扫描用时较长,价格较高,在时间-强化曲线上良恶性病变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8]。本次试验中,联合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于单独的MRI检查、超声检查,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乳腺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方面,联合检查高于单独的MRI检查、超声检查,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相关研究学者的结论基本相同。
总而言之,超声检查方式可对乳腺病变进行直观显示,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MRI增强检查方式能够对乳腺病变进行直观、全面的显示,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MRI动态增强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可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在临床中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健,徐甜甜,杨登法,等.MRI动态增强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3):401-403.
[2]李晏,郑晓林,刘碧华,等.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20,31(10):1283-1287.
[3]周意明,陈宏,徐筑津,等.比较乳腺动态增强MRI定量和半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4):488-492.
[4]余涛,王聪,凌洪.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钼靶摄影中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5):122-125.
[5]潘利福,邝平定.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4):655-657.
[6]张利平,袁戴海.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103-105.
[7]李志凯.三维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5):663-664,669.
[8]雷鸣峰,邓宏亮,金汉葵,等.磁共振成像评价乳腺血供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0):70-73,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