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抽血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

2021-01-01秦林芬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探析门诊抽血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实施的常规门诊抽血管理人员(参照组,n=30),及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常规门诊抽血管理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安全管理的门诊人员(研究组,n=30),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门诊抽血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针刺伤、标本丢失、标本凝血、漏采血项目)、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评分(抽血条件、抽血过程、抽血常见不良反应)及患者纠纷、投诉几率。结果:研究组门诊抽血人员抽血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门诊抽血人员的护理纠纷、投诉几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抽血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通过提高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了解,有效降低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关键词]门诊抽血护理;护理安全管理;抽血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59-02

抽血是患者诊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气候的转变等使多种疾病的患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成熟,大部分疾病均可由血液检查进行准确的疾病确诊和疾病发展参考依据,门诊抽血成为当前临床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健康安全的前提基础[2]。但门诊抽血时间短,患者流动性强,差异性大,可因多种外界因素导致抽血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加强门诊抽血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解决门诊抽血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降低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纠纷、投诉率等极为重要[3]。基于此,本文就门诊抽血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实施的常规门诊抽血管理人员(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31.32±12.01岁),及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常规门诊抽血管理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人员(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32.08±11.54岁),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门诊抽血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门诊抽血护理人员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1.2.1参照组对参照组门诊抽血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抽血管理,既核对患者信息后,给予常规消毒、标识、患者抽血时状态观察等。

1.2.2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抽血护理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安全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1建立门诊抽血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5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共同制定门诊抽血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抽血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定期开展小组会议,以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相关讨论,得到最佳解决方案;2制定门诊抽血应急方案:小组成员经多次会议讨论,明确当前临床门诊抽血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后搜集相关解决资料,两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再以应急方案进行讨论及研究,明确是否完善,确保完善后方可正常有效的投入使用;3为保障门诊抽血人员严格遵守门诊抽血规章制度,应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与控制,使门诊抽血人员自觉有效的以规章制度约束或提醒自己,使门诊抽血相关步骤完全规范,以较高的服务质量降低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4]。尤其加强门诊抽血人员的院内感染相关治疗培训,保证门诊抽血室定期消毒处理,以无菌的室内环境为患者实施抽血,避免交叉感染,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4抽血护理安全管理应做到实施更新,每当出现新的抽血不良事件后,均进行探讨及解决方案和应急方案制定,再加以完善后更新至门诊抽血规章制度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安全的同时,降低护患纠纷率。

1.3观察指标统计对比两组门诊抽血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针刺伤、标本丢失、标本凝血、漏采血项目)、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评分(以本院自制抽血相关知识量表,对门诊抽血人员进行抽血条件、抽血过程、抽血常见不良反应等抽血相关知识进行评分,各维度为均十分制)及患者纠纷、投诉几率。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门诊抽血人员抽血不良事件发生分析研究组门诊抽血人员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评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门诊抽血人员纠纷、投诉几率分析研究组门诊抽血人员的护理纠纷无投诉,而研究组纠纷、投诉几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3。

3讨论

门诊抽血作为临床重要护理实施场所,患者人员较多,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在抽血过程中极易产生多种意外事件,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但门诊抽血是血常规辅助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5]。

常规的门诊抽血管理,无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抽血人员难以应付常见抽血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患者的血液样本保存,还极大增加了临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安全作为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关键。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管理措施,是保障护理工作顺畅进行的重要前提。通过以患者的角度出发,明确临床抽血门诊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以此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將患者的需求及治疗效果摆在首位,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质,不断优化,保障患者的抽血安全性及满意度[4]。且在门诊抽血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规范的相关流程,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意识,优化抽血流程的同时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使护理人员以优秀的整体意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抽血护理[7]。

综上所述,对门诊抽血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通过提高抽选人员对抽血相关知识了解,有效降低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傅琴香,林瑞娇,查全萍.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抽血护理质量及宣教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8):67-69.

[2]田利红.探析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养生,2019(5):76-77.

[3]张欣荣.门诊抽血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4):409-410.

[4]桑锦霞.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8):152-152.

[5]单波,刘红,宋兆宁.门诊抽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8):169,172.

[6]阚宁.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门诊抽血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113,120.

[7]周娇,刘伟芳.门诊抽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39-42.

作者简介:秦林芬(1982.05-),女,汉族,本科学历,河南安阳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门诊护理及采血。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69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如何加强心内科(综合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