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护理干预前提下予以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021-01-01黄瑞玲李月园罗会平
黄瑞玲 李月园 罗会平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的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的100例病例,均为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性维持性血透的高血压患者。患者均遵医嘱居家口服降压药物,将患者按入院顺序统一编号后,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严格饮食及禁忌、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依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取维持性血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其血压控制效果,提升患者口服降压药的依从性,并使其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维持性血透;口服降压药;延续性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07-02
维持性血透是采用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有效延长尿毒症等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采取维持性血透治疗,既可以治疗由慢性肾病引发的尿毒症,对于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引发的尿毒症效果同样显著[1]。高血压不仅可引发尿毒症,并且采取维持性血透的患者,高血压也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由此可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还可以因此消除尿毒症致病病因,对病情有缓解作用。高血压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口服降压药进行血压控制,而患者依从性差是导致血压控制率不达标的关键。为此,在维持性血透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观察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的100例病例,均为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性维持性血透的高血压患者。将患者按入院顺序统一编号后,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8~76岁,平均(56.8±3.6)岁。病程2~22年,平均(10.3±3.2)年。维持性血透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10例,尿毒症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6~78岁,平均(57.0±4.0)岁。病程2~20年,平均(10.8±3.6)年。维持性血透病因糖尿病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病8例,尿毒症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临床监测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均采取维持性血透治疗;遵医嘱居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器质性或系统疾病者;严重沟通障碍或者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研究者。分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叮嘱患者出院后保持健康饮食,严格遵守饮食禁忌,并遵医嘱口服降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保持健康生活,适量运动,进行自我血压监测,定期复查。定期打电话随访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1)联合社区干预。获取社区管理部门的协助,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社区高血压病管理标准》,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其进行高血压风险等级划分,进行分级管理。对于血压值处于正常范围者,采用1级管理,对于血压值高于基础值10%患者,采用2级管理,对于血压高于基础值20%以上患者,采用3级管理。根据不同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不同方案管理[2]。(2)健康教育。采取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方式,提升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并在讲座开展期间,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值。通过重点对高血压与维持性血透的关系进行讲解,提升患者的重视度。对口服药物控制血压效果进行重点强调,保证患者遵医嘱用药。(3)用药指导。很多高血压患者对如何服药并不了解,护理人员可通过微信群发布信息的方式,对各种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方法、剂量等进行详细解说,并明确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对用药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明确,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叮嘱患者不可私自增减药量、更换药物,保证药效。(4)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高盐、高糖、高脂肪类食物均是饮食禁忌,需要严格控制每天摄入量。而猪肉、带皮鸡肉等食物也需要严格控制,高纤维素、优质蛋白以及高维生素食物是首选,并多使用玉米油、橄榄油级及菜籽油等补充人体所需的脂肪酸[3]。(5)生活习惯干预。引导患者戒烟戒酒,并每天进行耗时30min左右的有氧运动,包括跳舞、散步以及爬楼梯等活动。并定期到医院复诊。并采取每月1次上门随访的方式,对患者口服降压药情况,饮食及生活习惯、运动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监督,提升其依从性。
1.3观察指标(1)评估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评估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参考范围: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评估两组患者依从性。评估项目包括遵医嘱用药、严格饮食及禁忌、戒烟戒酒、定期复查。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x±s)描述计量数据,以t检验。以n(%)描述定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两组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依从性分析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严格饮食及禁忌、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依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采取维持性血透可以保证进行良好的肾功能替代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提升其生活质量[4]。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引发血压异常升高,而反过来,高血压也会引发尿毒症病情加重,进一步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5]。由此可见,对于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来说,进行血压控制非常有必要。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间期,一般居家口服降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不强,容易导致依从性差,不能够定期定量服药,也不能够进行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的控制,导致血压水平发生明显的波动[6]。
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采用维持性血透的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的干预中。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获得社区管理部门支持,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方便随访和监督。并对患者高血压风险程度进行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还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进行高血压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口服降压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等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提升患者的认知[7]。也对患者实施了用药指导,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口服降压药知识,帮助其明确遵医嘱足量、定时服药的必要性,以及不能擅自更换药物的原因等,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通过饮食指导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辨别健康饮食以及饮食禁忌,并严格戒烟戒酒,并保证适量的运动及定期复查,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的辅助效果[8]。
本研究结果说明通过延续性护理提升了患者对高血压控制知识的认知,促使其进行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的自我管理,定期、定时用药,提升了血压控制效果,并且患者依从性也明显提升。
综上,延续性护理将护理监督工作延续到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过程中,可提升患者用药、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魏雪莲.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5):588-589.
[2]林丽萍.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9,9(29):60-61.
[3]梁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降压药物与随诊间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6):33-34.
[4]王靖,王晉生,李娜,等.伴有高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压节律变化特点及干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528-532.
[5]林秀娣,詹月妹.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J].蛇志,2018,30(3):140-142.
[6]张立娣.血液透析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7):194-195.
[7]门丽丽.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特勤人员生活方式中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2):115-117.
[8]邹丽娥,刘汉伟,王春凤.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7):79-80.
作者简介:黄瑞玲(1978.12-),女,汉族,广东清远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